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西藏聂拉木县19日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已有 3652 次阅读 2010-10-20 02:0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地震

西藏聂拉木县暂无地震伤亡损失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17:48  西藏商报
  商报讯 (记者 崔运宇)昨日上午4时11分,在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发生4.7级地震,相隔仅8个小时后的12时26分,几乎在同一地点再次发生3.4级地震。截至昨日17时,自治区地震局暂未接到地震损失报告。

  自治区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立刻做出反应,确定地震时间、地点,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报告地震情况。同时向当地政府了解地震是否造成损失,损失情况如何。“因为这次地震震源较深,所以对当地影响不是很大。”自治区地震局办公室彭主任介绍说。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19/174821308241.shtml
新西兰基督城市19日发生5级地震 暂无伤亡报告
来源:环球网 2010年10月19日10:03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 大中小
  环球网记者梁旭报道 10月19日,当地时间11:32:13时新西兰基督城(Christchurch)市发生5级地震。

  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报告称,地震中心位于基督城西南10公里处。美国地质调查局监测的地震级数为4.7级。目前还未接到相关伤亡报告。
(责任编辑:曾安能)

http://news.sohu.com/20101019/n275976211.s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0-10-19 21:28:07 3.1 31.2 103.3 21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0-10-18 12:26:53 3.4 28.8 86.0 9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地图 2010-10-18 05:49:37 4.6 28.1 104.1 11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
地图 2010-10-18 04:11:19 4.7 28.3 85.8 8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地图 2010-10-17 04:08:32 6.1 -20.3 -173.8 30 汤加
地图 2010-10-16 05:06:10 3.0 36.7 87.5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
地图 2010-10-15 05:01:55 3.4 28.6 105.0 8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江安县交界
地图 2010-10-14 10:19:45 3.3 38.6 73.9 13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地图 2010-10-12 23:53:25 3.9 39.6 103.3 5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地图 2010-10-12 09:48:35 3.0 37.5 75.4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地图 2010-10-11 20:55:01 3.4 37.5 102.2 4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
地图 2010-10-10 06:00:01 3.0 43.9 87.0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地图 2010-10-10 00:16:09 3.9 32.1 104.5 18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交界
地图 2010-10-10 00:13:05 3.0 38.3 75.6 15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地图 2010-10-09 16:26:05 3.1 24.9 98.3 5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交界地区
地图 2010-10-09 14:48:50 3.6 33.0 106.2 6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
地图 2010-10-09 14:07:06 3.2 42.4 128.3 1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
地图 2010-10-09 13:45:14 3.7 42.3 128.4 1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
地图 2010-10-08 15:01:23 3.6 29.1 109.8 4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
地图 2010-10-08 13:43:10 6.2 2.8 128.2 140 印尼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0-10-08 11:49:11 6.1 51.5 -175.2 3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0-10-08 11:26:13 6.4 51.4 -175.3 2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0-10-08 07:03:48 3.7 31.3 103.5 16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0-10-07 17:11:00 4.4 33.6 90.9 1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
地图 2010-10-07 15:47:12 3.4 33.8 90.9 1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
地图 2010-10-06 12:50:58 4.3 28.3 105.0 10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兴文县交界
地图 2010-10-06 11:26:07 4.5 32.7 85.3 9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地图 2010-10-06 06:49:30 3.3 41.8 77.8 10 吉尔吉斯斯坦
地图 2010-10-05 13:02:09 3.1 24.0 106.2 7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交界
地图 2010-10-04 21:28:37 6.1 24.2 125.3 30 琉球群岛西南部
地图 2010-10-04 18:45:34 4.2 25.5 105.8 10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交界
地图 2010-10-04 13:01:51 3.3 44.3 82.3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
地图 2010-10-03 01:30:14 3.6 46.7 125.2 6 黑龙江省大庆市市辖区
地图 2010-10-01 15:42:46 3.1 31.0 103.4 11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0-10-01 12:19:44 3.2 32.6 105.3 13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地图 2010-09-30 06:48:19 3.1 31.8 104.0 18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
地图 2010-09-30 05:51:18 3.1 23.8 102.0 9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地图 2010-09-30 01:10:50 6.6 -4.9 133.8 10 印尼阿鲁群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0-09-29 01:33:51 4.9 24.1 121.8 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0-09-27 19:22:48 6.0 29.7 51.6 30 伊朗
地图 2010-09-26 14:37:45 4.0 41.0 74.8 8 吉尔吉斯斯坦
http://www.ceic.ac.cn/

2010年7-11月为强潮汐时期,持续5个月,是超常的强潮汐时期,10月为第四个强潮汐月。在强潮汐组合期间,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请注意观察检验。
    潮汐组合A:2010年9月30日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4.55452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0月1日为下弦,潮汐变化达到极小值。
    潮汐组合B:2010年10月8日为日月大潮,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7度,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2010年10月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4.45586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0月15日为上弦,为潮汐最小值。
    潮汐组合D:2010年10月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19度,10月23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2010年10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4.33506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0月30日为下弦,为潮汐最小值。
    本月为强潮汐月,天文奇点非常集中,表现为潮汐组合数量变少,日月大潮集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附近,潮汐南北震荡变小,有利于旱涝不均和冷热不均分布;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变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109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75021.html

上一篇:海南还将连遭三次降雨天气袭击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千年极寒”无科学根据 当事者称被断章取义
收藏 IP: .*| 热度|

1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