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今冬遭遇“极寒”的可能性有多大:潮汐1800和55年周期

已有 6018 次阅读 2010-10-9 08:0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冷冬, 潮汐周期, 千年极寒

我们在201051825日指出,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如果2010-2011年“真拉尼娜”发生,2009-2010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目前处于观察阶段,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一旦确认,及时通报【12】。

全球低温严寒证据正在接踵而来。据扬子晚报2010107报道,北半球拉响极端寒冬警报 中国可能难以幸免【3】。

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袭击北半球,从美东、欧洲到亚洲,都经历了有气象记录130年来最热的夏天,但入冬后气温开始骤降,北半球气温可能要比往年偏低。气象专家警告说,欧洲可能将面临“千年一遇”的新低温,中国等亚洲地区也可能难以幸免。这种异常气候与干扰大洋暖流活动的“拉尼娜”现象有关。

波兰科学家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形态,是因为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所致。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要角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3】。

                1800年小冰期周期与潮汐变化有关

从15至17世纪的200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这个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值,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8】。潮汐还有2.2、11、22、55年周期变化。

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15-17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400-600年,根据潮汐调温1800年周期,3100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发预测

 

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低温冻灾被称为50年一遇的突发灾害,在严重的灾害损失面前,有人可能心存侥幸,以为50年后才能再次遇到同样的灾害,丧失了预防灾害再次发生的警惕性。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历史规律,未来30年内低温冻害频发。

研究表明,中国严重的低温冻灾集中在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而在20-30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低温冻害的强度较小。50年前的195412月至195512月湖南严重冻灾发生在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南方的低温冻灾发生在2000-2035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间间隔53年。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12151955121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28-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121,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根据中国北方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8-2009年、2011年、2015年、2018-2019年是预测的厄尔尼诺年,因而是可能的北方严重低温冷害年。

依照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表,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1977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为5次,即平均5年发生一次;而1985-2007年期间一次也没有发生。综合考虑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数据,上次冷位相期间中国平均每4年发生一次严重低温冻害。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为共7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8-9年。

1946-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1955年到1984年,开始时间后延了9年,结束时间后延了8年;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2008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8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8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30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根据统计规律,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的预测和预防形势严峻,低估或忽视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7】。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010915(北京时间)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黑子的磁场在过去20年内呈稳步下降趋势。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16年,太阳表面的黑子将变得了无踪迹,并将维持至少数十年。此一现象上次发生时,正是17世纪地球的长时间低温期。在1645年至1715年间,太阳黑子一直呈“失踪”状态,这一时期被称为“蒙德极小值”。而该现象发生时,整个欧洲正在经历持续了数十年的低温“小冰河期”【9】。

我在2004527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2010-2011年冬季的严寒与2008年以来太阳黑子谷年的异常低值有关。

2008年初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2009-2010年冬季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2010年北半球高温和南半球低温,都表明全球气候冷暖的变迁不是单向的,异常变暖之后,会有异常变冷出现。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9】。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今年910月份北半球可能会迎来拉尼娜事件。发表于 2010-5-25 8:00:3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8310

2.  杨学祥。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20100518 13:43 来源: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10/05/1813437483113.shtml

3.  宋世锋。北半球拉响极端寒冬警报 中国可能难以幸免()2010-10-07 03:11:00 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http://news.163.com/10/1007/03/6IC3METU00014AED.html

4.  杨学祥。防灾不能心存侥幸:未来30年内低温冻害频发。2008-02-24 14:42科学网论坛。http://bbs.sciencenet.cn/showtopic-6764.aspx

5.  杨冬红,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国低温冻害频发. 上传日期:2008-2-28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34.htm

6.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 来源: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8.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J]. PNAS, 2000, 97(8): 3814-3819 

9.  杨学祥. 2016年太阳黑子将消失 气候变冷学说风靡全球. 发表于 2010-9-21 2:55:06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5144

 

 

附件:

今冬遭遇“极寒”的可能性有多大?
来源: 辽沈晚报    关键字:最低气温;奥伊米亚康;极端天气;大洪水;1933年    作者:王琳 范欣 杨静 杨帆    2010-10-09 06:49
  有气象专家警告说,欧洲可能将面临千年一遇的新低温——“千年极寒”,中国等亚洲地区也可能难以幸免。
  而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我国是否将接受千年极寒的考验?我们的这个冬天将有多寒冷?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家气象方面多位专家出言谨慎:无法预测这一极端天气对中国的影响,也没有任何可考价值信息显示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具体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2010年,世界各地频现极端天气,问号已经不单停留在《2012》电影中那可怕的预言。在这样一个背景,讨论单一的导致原因已经失去意义,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所说,应当科学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注意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民生工程建设以及加强民众自救常识宣传。
  世界极端天气气候成常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早在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中就表明: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强降雨、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一语成谶。
  2010年的第四天,韩国首尔遭遇73年最大降雪,本次降雪从当日清晨5时开始,首尔地区积雪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达到了7.5厘米,到下午2时达到28.5厘米,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
  而在早些时候,印度1月2日在24小时内,至少有30人因寒冷天气死亡。同时遭遇寒流的国家波及孟加拉国、美国、英国、波兰等。瑞典气象部门公布的数据,北部西博滕省的海马万地区1月6日凌晨的气温降至零下38.8℃,创瑞典入冬以来最低纪录。
  大气环流异常是罪魁祸首?
  在翻看2010年各国有关“极端天气”报道中,几乎每个月都至少有一个打破纪录的极端天气,而被打破的纪录也均在50年以上。
  俄罗斯的热浪引发森林大火,巴基斯坦大洪水,中国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持续北方到西部的异常强降水,极端事件接二连三,在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看来,这些事件实际是有某种联系的,“气候变暖是个大背景,但不主张把气候变暖作为直接原因来理解,更大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李泽椿曾表示,大气环流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等交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机制,也是这些物理量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大陆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特定的、异常的大气环流格局,就产生了极端的天气灾害。
  也有专家指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
  中国极寒可能性多大?
  印象中极寒天气最可能出现在北方,《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出现最早的极端最低气温是1970年1月份发生的-38.1℃,但1931年1月份曾出现过-41.4℃,这是哈尔滨有观测以来的最低纪录,但也远不是中国的极端最低气温。大兴安岭的免渡河在1922年1月16日曾观测到-50.1℃的温度,是新中国成立前气温记录中的最低值。
  那么,对千年极寒可能登陆中国的猜测到底可能性有多大?多名专家均出言谨慎,拒谈猜测和影响。其实早在今年8月份,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曾表示,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无论是入汛以来,华南、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都表明当前我国天气气候的异常性。
  那时矫梅燕便称,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极端天气频袭辽宁
  10月,对于辽宁来说,正是秋季与冬季的分水岭。每到这时,冬季是否寒冷的猜测就会成为人们讨论的重要问题。在经历了2009-2010年漫长的冬季和今夏漫长的汛期后,人们似乎对今年冬季的天气格外关注,甚至有很多人相信2010年的冬天又将是一段漫长、严寒的日子。
  虽然还没有科学的数据支持,但从之前的气象现象,也许我们可以感受到今年严冬的气息。
  2009年10月19日,辽宁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冬天,比常年提前1天。虽然提前这一天并不起眼,但这个冬天却足以让辽宁人印象深刻——入冬10天后,辽宁就迎来第一波寒潮;最冷的隆冬时节达到55天,足足比常年多出21天;直到3月下旬,冬天仍未结束,但大范围降雪次数已经达到16次,并且仍然保持着平均4天一场雪的频率,成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大范围降雪次数第二多的年份,仅次于1965年。
  入夏以来,辽宁又经历了6轮强降雨天气。铁岭阿吉、抚顺、沈阳、大连、丹东等地都曾出现过一级暴雨。8月20日,鸭绿江水位陡然猛涨,50个小时内流量达28000立方米/秒,创1995年以来最高纪录,成为建国以来鸭绿江第二大洪水。
  沈阳供暖提早应对
  越是临近冬天,大家越是关注供暖。特别是一旦遇上严寒天气,供暖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百姓的切身利益。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房产局了解到,沈阳市及各区近日召开多次会议,安排部署供热工作。沈阳市要求各区尽快制定完善应对严寒天气的供暖应急预案,调配好人员和物资,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用户室温达标。
  10月7日,沈阳市政府召开了今年第四次供热工作动员会,要求各区(县)、开发区政府、各供热单位要认真做好试运行工作,10月21日至25日供热系统进行冷态试运行,10月26日至31日供热系统进行热态试运行。各供热单位要通过冷、热态试运行,提前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确保11月1日全市热源开栓率达到100%,用户室温达到18℃。
  沈阳市提出,今冬采暖期,全市供热质量要大幅度提高,供热投诉要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规模以上供热企业,必须高质量完成供热准备工作,要在供热试运行、煤炭进场、依法依规收费、制订应急预案等方面做出表率,确保供热准备工作万无一失,在全市供热工作中发挥出示范作用,在群众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各区要在开栓前组织对辖区内供热单位的“三修”、储煤、收费等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方位排查,重点排查可能影响按时开栓的供热问题,特别是对于在上一采暖期投诉量大、投诉率高的供热单位,要重点关注。
  同时,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房产局将对各区和供热单位的准备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开栓前,按照绩效考评工作的要求,对各区供热准备工作进行一次排名。在今冬采暖期,沈阳市还将按照省里的要求,开展供热企业的评比活动。
  沈阳酝酿低温补助
  沈阳已经有了设置低温补助的想法。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但单位可以根据情况为员工发放这方面的福利待遇。
  昨日,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对低温补助作出了这样的回应。
  2009年1月,由于部分地区连续遭遇-10℃的罕见低温天气,英国数百万名相关弱势群体领取了低温补助。
  这几年气候异常,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超低温的天气,有的地方还创造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记录。虽然国家有规定在气温超过40℃的时候可以不用上班,但对低温好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样,对于低温补助也没有相关的法规。
  天热了,职工可以得到高温补助。那么天冷了,能有低温补助吗?目前,全国相关的法规只有一个1960年的《防暑降温办法暂行条例》。而因为时间太久、操作性差,早已经名存实亡了。近几年来,有关低温补助的呼声在民间不断涌起。
  低温补助是否能以明文规定出台?昨日,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目前还没有关于低温补助的相关规定。但沈阳已经有设置低温补助的想法,还需要具体逐步实施。
  对于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职工如何保证在低温工作下的权益。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不排除有些单位为员工发放这些方面的福利待遇。
  新闻延伸
  世界最冷的地方:南极洲
  人们通常认为,北方的天气会比南方冷,而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既不在北半球,也不在北极,而是在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 1967年,挪威科学家曾在那里测到-94.5℃的最低气温。相比之下,在有人居住的大陆上,冬季北半球最冷的地方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地区。这个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1月平均气温达到-48℃;维尔霍扬斯克1892年观测到-68℃的极端最低气温,奥伊米亚康的极端最低气温是1933年观测到的-78℃。
  中国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
  我国有观测记录的最冷的地方要数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 1969年2月13日,该地最低气温达到-52.3℃,成为我国最低气温纪录的保持者。
  很多人可能认为,中国最冷的地方应该在青藏高原,应该在西藏。可是西藏最冷的那曲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也只有-41.2℃;拉萨只有-16.5℃。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夏天是冷源,而冬天又称为热源。但如果在喜马拉雅山顶峰进行常年观测,肯定会出现中国的最低气温。
  辽宁最冷的地方:铁岭西丰县
  辽宁最冷的地方是位于最东北的铁岭西丰县。2001年1月13日,西丰最低气温达到-43.4℃,成为辽宁最低气温纪录。
  记者 王琳 范欣 杨静 杨帆 
责任编辑: 李淼川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wy/201010/t20101009_200735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71249.html

上一篇:中强地震频发和潮汐组合:关注地震的统计特征
下一篇:《大连行杂吟》观后感
收藏 IP: .*|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