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东部暴雪百年一遇 2月转暖希望渺茫

已有 6440 次阅读 2010-2-7 05:4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潮汐组合, 暴雪, 预防

“最大降雪量居庸关27毫米,怀柔23毫米,昌平16毫米,城区平均13毫米”,2月2日晚8点48分,北京市气象台最新降雪报告显示,24小时内,本市降雪量创下了自1951年以来1月份最大降雪纪录。此次暴雪创造了全市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降水量最大、雪层最厚4个纪录,还顺便刷新了市气象台预警信号发布记录。

美国东海岸中大西洋地区5日晚遭遇暴风雪袭击,这是近两个月来美国东部遭遇的第二场暴风雪。气象部门说,降雪过程预计持续一天,首都华盛顿一带雪情最重,积雪厚度可达76厘米,为近百年来之最。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地区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多家航空公司取消5日晚和6日的航班,学校5日停课一天,民众纷纷抢购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天8时至14时,新疆北部的新源降雪9.6毫米、巩留2.0毫米、富蕴1.1毫米,其他地区降雪不足1毫米。

春运期间的灾害天气主要是降雪、大雾、大风和冻雨,北方以降雪、道路结冰为主;南方以大雾、冻雨为主。2月转暖希望渺茫。

美国东部暴雪 百年一遇
 
     
 本站    2010-2-6 23:06:00    发布者:[本报编辑] 
 
    

2月5日,在华盛顿街头,一名行人在风雪中行走。新华社记者 张军/摄

  
积雪厚度可达76厘米  东海岸部分州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东海岸中大西洋地区5日晚遭遇暴风雪袭击,这是近两个月来美国东部遭遇的第二场暴风雪。气象部门说,降雪过程预计持续一天,首都华盛顿一带雪情最重,积雪厚度可达76厘米,为近百年来之最。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地区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多家航空公司取消5日晚和6日的航班,学校5日停课一天,民众纷纷抢购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罕见暴雪席卷东部
  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报,美国东海岸地区5日晚又将迎来一场暴风雪,覆盖范围包括弗吉尼亚至新泽西州南部一带,积雪深度预计为50至76厘米,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一带雪情最为严重。
  气象局警告,这场暴风雪“十分危险”,“将严重影响东海岸大部地区”,直至7日雪停;这场暴雪同时伴有强劲大风,比去年12月19日那场暴雪更为恶劣。气象官员建议民众取消出行计划,不要上路,尽量待在室内。
  学校停课应对暴雪
  气象部门发布暴雪警报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地区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获准使用包括国民警卫队在内的紧急救援资源应对雪灾。
  各大航空公司也已开始取消5日晚至6日在华盛顿地区3个机场起降的航班。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暂停了大部分开往华盛顿南部的客运列车。华盛顿的公共交通车辆也暂时停运,只有地铁继续运营。
  美国联邦政府下令,位于华盛顿的政府部门5日提前4个小时下班。华盛顿的博物馆和动物园等公共设施宣布6日暂停开放,所有学校5日也停课一天。
  民众抢购生活用品
  各地政府已经备好数千辆铲雪车和数十万吨融雪盐,准备展开铲雪作业。
  一些民众担心今后多日不便出行,纷纷到超市购买大量生活用品。41岁的家庭主妇简·贝特说:“我早上7时来到超市,就发现这儿已经有好多人了。这个地方看起来像被洗劫一空。”
  一对父子车祸丧生
  暴风雪致使一些地方交通陷入瘫痪,弗吉尼亚州一对父子因车祸丧生。
  弗吉尼亚警方说,现年25岁的威廉·史密斯和父亲5日在81号州际高速公路上被一辆拖车撞死。同一天,华盛顿一辆铲雪车起火,致使附近一家医院发生火灾,数十名病人逃至地下室避难,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西弗吉尼亚州部分地区当天出现断电,数千民众生活受到影响。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定于6日参加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会议。美联社报道,暴风雪应该不会影响奥巴马出席会议。
  王宏彬(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http://www.morningpost.com.cn/article.asp?articleid=204280

 

北京遭59年来同期最大暴雪袭击 创4个纪录
http://www.dayoo.com http://www.dayoo.com 2010-02-02 17:34 来源: 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0)

时间最长 覆盖面最广

雪层最厚 降水量最大

“最大降雪量居庸关27毫米,怀柔23毫米,昌平16毫米,城区平均13毫米”,昨晚8点48分,市气象台最新降雪报告显示,24小时内,本市降雪量创下了自1951年以来1月份最大降雪纪录。此次暴雪创造了全市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广、降水量最大、雪层最厚4个纪录,还顺便刷新了市气象台预警信号发布记录。【各地天气查询】

◆时间最长暴雪24小时未停

◆雪量最大超暴雪标准近一倍◆厚度最深积雪深过成人膝盖◆预警之最一日连发4次预警

市气象台台长郭虎介绍,昨天的大到暴雪从2日20时左右飘落,一直不间断地下到昨天21时陆续停止,持续时间至少达24小时,这不仅是在2009年入冬以来没有过的,也是近5年来少见的。

昨天,北京城区、特别是山区均完全被雪覆盖,而天津、山西、河北、山东也在此次大雪的势力范围内,覆盖范围如此广的大雪这几年也很少见。

◆雪量最大超暴雪标准近一倍

截至昨天21时,市气象台的统计显示,全市范围内普遍降下大到暴雪,降水量最大的居庸关达到了27毫米,怀柔紧随其后,为23毫米。按照标准,降雪量达6毫米即为暴雪。昨天,全市平均降雪量为11毫米,超暴雪标准近一倍,而城区平均降雪量为13毫米。

◆厚度最深积雪深过成人膝盖

郭虎介绍,昨天的日降雪量突破了1951年以来1月份历史极值,不仅雪量大得罕见,连降雪雪层也是历史上最厚的。据市气象部门监测,京城的大到暴雪中,本市大部地区积雪深度为10至20厘米,昌平和门头沟积雪深度达33.2厘米,怀柔达32.6厘米,积雪足以埋没成人的膝盖。

◆预警之最一日连发4次预警

“除以上四项纪录外,此次暴雪还顺便创造了一天预警发布次数的纪录”,郭虎台长介绍,昨天凌晨3时20分,市气象台发出暴雪蓝色预警信号;而到上午8点50分,市气象台再次紧急将暴雪预警信号升级到黄色,在16时10分,气象台再次发出寒潮蓝色、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21时32分,再次发出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一天四发预警信号这是没有过的,而其中的暴雪预警也是自2009年11月入冬以来首发。

未采取人工增雪

>>释疑

昨日,有媒体报道,新年首场大雪将有人工降雪。昨天,内部人士透露,此次降雪量为近年来罕见,因此未采用人工增雪。再者,人工增雪对整体气象的影响十分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延庆、密云等山区,不会对城区降雪造成大的威力。

文/本报记者 夏命群 图/本报记者 王 磊

 

(编辑: newsroom)

http://news.dayoo.com/china/57400/201002/02/57400_100862210.htm

快讯:新疆北部继续降雪 新源出现暴雪

【字体:  2010-02-05 15:28:53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天8时至14时,新疆北部的新源降雪9.6毫米、巩留2.0毫米、富蕴1.1毫米,其他地区降雪不足1毫米。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205/189977.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2-14 8:06:02
分类:灾害预测│查看评论:1 │ 浏览:1199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暴雪预警:关注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强潮汐组合

        编者按:接到栾巨庆 和栾云洲关于2010年1月的雪灾预测,与我们的暴雪预警相一致,希望相关部门作参考,公众可通过实践做检验。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至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逐渐加强,可激发冬季和早春的寒潮,使流感爆发达到高潮。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超过3天,2010年4月至6月为弱潮汐时期。春季中后期冷空气活动较弱,变暖和干旱的可能性大,需提前做好准备。2009年12月的潮汐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A:2009年12月2日为日月大潮,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5.77235度,4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叠加,为本月最强潮汐时段,潮汐南北振荡最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激发寒潮的可能性大。

潮汐组合B:2009年12 月9日为下弦,即日月小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52度,两极和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潮汐组合C:2009年12月16日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也达到最大值南纬25.76826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2009年12月20日为月亮远地潮,12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32度,25日为上弦,即日月小潮,两极和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潮汐组合E:2009年12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5.78936度,2010年1月1日为日月大潮,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叠加,潮汐南北振荡最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激发寒潮的可能性大。

 
本月强潮汐集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季节性厄尔尼诺的增强,流感爆发也进入高潮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1812  
 

2010年1-2月黄河流域与东北地区雪灾预测

栾巨庆   栾云洲

 

国际天灾研究会  天文气象地震世家第三代 

一、黄河流域(以北纬32°-41°为预报区)

预测1月份大雪暴雪区在黄河流域,其中1-2日、5至7日、9-10日、15-16日黄河流域南部中下流大部地区有大雪,局部暴雪。19-20日、24日中下游大部有大雪,山东、河南、河北有暴雪,28-29日京津一带将有暴雪局地特大雪。

二、东北地区(以北纬41°-52°为预报区)

预测1月1日-2日内蒙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将有中到大雪,5-6日亦有中到大雪,10日与14日、20日、25日内蒙东北部,有中雪,29日辽宁南部将有暴雪。

预测3月份主要降雪区,将在东北地区与内蒙古东北部。

应早防“白灾”

三、美国与英国及加拿大等国都先后将有特大暴雪 

2009年12月11日

美国和中国暴雪天气的关系:关注16日强潮汐组合

   编者按:潮汐组合C20091216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也达到最大值南纬25.76826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如预测所言,20071221美国暴雪后20天,2008110续发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17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13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200911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20091030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一米,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29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30厘米,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16]

9日美国和加拿大暴雪敲响了警钟,2009年12月16日强潮汐组合值得关注。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38人因灾死亡。记者13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111311,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7省区470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1]

 

我们在20091014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12月至2010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930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12月至20102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3-9]

 

2008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512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8]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暖冬就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5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20081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200911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20071120指出,1124-26日和1222-24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1210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20071124-27日和12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10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10]

 

我们在2007129619发布了“2007121022-24日强潮汐预警”:从1218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4-5级地震,7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20078月以来,7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200712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10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11]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20071222-24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21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12]

 

1230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222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13]

 

2008年潮汐A组合是,2008 1 6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度,200818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10]。在200815-6日,6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8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10日左右[14]

 

20071222-200814(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11]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1415]

 

如预测所言,20071221美国暴雪后20天,2008110续发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17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13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200911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20091030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一米,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29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30厘米,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16]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人亡。2009-11-14 02:54:00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1222-24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2007-12-25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2007-12-26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杨冬红.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2007-11-20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2007121022-24日强潮汐预警. 2007-12-9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严防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2008-1-11光明博客。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2008年潮汐A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2008-1-7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6086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74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8433

节前全国将迎大范围雨雪天气 局部降温可达10℃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7日03:28  新京报
昨晚,北京蓝色港湾,霓虹灯下几个人踏着小雪迎接新年。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昨晚,朝阳蓝色港湾,一名清洁工在扫雪。

  记者昨日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一周,我国将迎来大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8℃,局部地区降温幅度达10℃,给春运带来不利影响。

  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雨雪天气将明显增多,南方大部地区多阴雨(雪)天气。

  降雪今起自西向东展开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介绍,由于水汽条件好、空气湿度大,昨天早晨,除了北京外,陕西、河北、山东等地也飘起雪花。今天,冷暖空气造成的系统性降雪,将会从华北、黄淮、东北一带自西向东展开。

  明起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

  2月8日至12日,受较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国将出现一次大范围较强的雨雪天气过程。受其影响,新疆西部、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雪。北京可能再次飘雪。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以及淮河以南地区的降水量将有10-25毫米,其中汉水下游、江淮、江南、华南北部部分地区有30-60毫米。江南北部及其以北地区为雨转雪天气;11日至12日,贵州、云南东北部以及江南西部的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冻雨天气。

  局部地区降温将达10℃

  受较强冷空气的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8℃,局部地区降温幅度达10℃。

  相关部门需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加强交通管理,及时除雪和除冰,确保春运有序、安全、畅通。新疆等地还需注意防范新增积雪、吹雪以及雪崩等对交通运输等的不利影响。

  北京天气

  北京明天可能再降雪,气温将持续偏低

  周五最低气温将降至-10℃

  本报讯 (记者林文龙)北京市气象台预报称:预计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频繁,北京气温持续偏低,周五最低气温将降至-10℃左右,但对春运影响不大。

  昨天是传统节日“小年”。市气象台一位专家介绍,昨天早晨北京飘起小雪,明显的降雪发生在北部,下了1毫米多,城区只有微量降雪,对交通基本没有影响。

  不过,昨天夜间到今天早晨,北京还有小雪,地面可以见白,北部地区的降雪会大一些,预计今天8点左右会停止。今天,北部地区路面会有积雪,甚至会结冰。

  明天,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天气转阴,出现降雪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目前来看,只是局部地区的小雪。

  据介绍,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频繁,北京气温持续偏低,但对春运的影响不大。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周中期将有三四级的偏北风,天气逐渐转晴,气温有所下降,预计最低气温将降至-10℃左右,天气十分寒冷。周后期还有一次冷空气活动,为多云到阴的天气,气温难以回升。

  预计未来一周,北京平原地区的平均气温为-3℃到-4℃,比常年同期偏低;极端最高气温为0℃,出现在周后期;极端最低气温-10℃,出现在周中期。

  未来一周北京天气

  周一(8日) 阴,部分地区有小雪 -1至-4℃

  周二(9日) 阴 -1至-6℃

  周三(10日) 阴天间多云 -2至-7℃

  周四(11日) 阴转多云 -2至-7℃

  周五(12日) 多云转晴 -1至-10℃

  周六(13日) 晴转多云 0至-7℃

  周日(14日) 多云间阴 -1至-8℃ (记者林文龙)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0/0207/5183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3250.html

上一篇:中外专家对2010年预测:低温、暴风雪和干旱
下一篇:云南干旱预计夏粮将减产40%:敲响“南旱北涝”的警钟
收藏 IP: .*| 热度|

1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