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H2N2流感”比“H1N1”更需警惕?(图)(转载及点评)

已有 5143 次阅读 2009-5-9 08:18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流感, 拉马德雷

“H2N2流感”比“H1N1”更需警惕?(图)

2009-05-09 04:21:00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逼近的瘟疫

  涂涂

  过去两周,“甲型H1N1流感”毫无预兆的爆发让流感二字成为每个人生活中都挥之不去的关键词,而在《大流感》这本书里,作者约翰·巴里早在三年前就明确地告诉人们:在不远的将来,流感肯定会有一次大流行,唯一不能确定的,最后会广泛传播的到底是哪一种流感病毒。

  《大流感》不是危言耸听的预言之书,在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篇幅里,约翰·巴里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情:探幽析微,寻找1918年那次全球大流感的根源,再现当年大流感时期少数杰出的人们曾经与流感病毒进行过的殊死斗争,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却也最终发现了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作者把当年那场瘟疫命名为史诗,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少数英雄人物,而是希望历史能够对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借鉴意义,因为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古往今来,随着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抵御大规模瘟疫的能力其实在变得越来越弱。

  在所有可能的瘟疫当中,潜在威胁最大的,便是听上去毫不起眼的流感——事实上,即使在没有大规模疫情的日常时期,每年死于流感的美国人也达到了3.6万人,而1918年大流感在24周之内杀死的人比艾滋病在24年里面杀死的人更要多得多。看着《大流感》里面那一个又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我们会理解这本书的译者钟扬说的一句话,他说翻译这本书时的心愿之一,就是在汉语当中取消“流感”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太容易让人想起感冒,从而轻易忽视其巨大危害。

  关于这本书,流传最广的一则轶闻是三年前它的英文版刚刚上市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把它选作了自己的度假读物。《大流感》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流感的潜在威胁已经引起了美国高层的高度警惕——在《大流感》的后记里,我们甚至读到,美国国土安全部将大流感视为美国国家安全最大也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威胁,危险程度甚至超过了恐怖主义。

  过去几天,“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速度似乎正在减缓,但这绝对不表示流感的危险就此过去。其实约翰·巴里在书里就曾经表示,由于“H1N1流感”的一个远亲还存在于世,这种流感引发瘟疫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倒是绝迹已久的“H2N2”,可能更需要警惕。面对流感病毒这个不断变异着的对手,每一个人、每一个级别的权力机构,都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见B12版)
http://news.163.com/09/0509/06/58RPCVH8000120GR.html
    于洋和娄东辉指出,自1889年以来,三种人类流感病毒循环出现,1889年出现H2亚型,1900年出现H3亚型,1918年出现H1亚型,此后,1957年重现病毒H2亚型,1968年重现H3亚型,1977年重现H1亚型,按此规律推断,H2亚型很可能是下一次人类大流行的病原。H2亚型自引发了1957年“亚洲流感”大流行后,在1967-1968年成为人群中流行的唯一的一个甲型流感株,现在类似1957年流行的H2N2型流感病毒株人在野生和家养的鸭子体内循环,其病毒表面的HA抗原于1957年相比无发生多大变化,而且30岁以下的人对之一病毒都没有免疫力。在1994-1995年间,美国增49次从活禽市场分离到H2N2病毒,在合适条件下(目前还不清楚)它可能再一次引起人间流行[1]

按流感病毒爆发的循环理论,具有较低致病性H2N2型流感病毒株很可能是下一次人类大流行的病原。因此,流感爆发的太阳黑子特征和流感病毒爆发的循环理论,给我们预防流感大流行准确的历史信息和理论预测:类似1918年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死亡2000-5000万人),类似1957年的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可能性大(死亡100万人);不是新基因突变病毒病原;具有较低致病性H2N2型流感病毒株可能性大。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面对日益增大的全球灾害,准确的长期气候预报意义重大[2]。
参考文献
1. 于洋,娄东辉。关于流感流行可能趋势的几点探讨[J]。检验检疫学。200515(增刊):108-109
2. 杨冬红, 杨学祥.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13):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30794.html

上一篇: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疫情可能再次暴发(转载及点评)
下一篇:台风袭击菲律宾至少26人死:潮汐预警得到证实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