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非典型肺炎为什么快速消失?
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在中国非典的全称是非典型肺炎,英文名称SARS。因为非典发病猛、死亡率高,在当时导致社会极度恐慌,后来通过消灭现有传染源,隔离治疗非典患者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非典感染。在国家科研工作者和医疗人员共同努力下非典逐渐被消灭。
非典在2002年首发于广东,后来逐渐蔓延发展成全球性传染病,因为非典发病猛、死亡率高,在当时导致社会极度恐慌,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医疗人员和患者的死亡,以及谣言横行,非典被推到风口浪尖。那么,如此严重的非典,是怎么消失的呢?
从首例非典开始,广东就高度重视,并向全球发出警告,国际卫生组织接收警告后,也密切观察,因为广东是很多省市人员前去务工的地方,所以这些务工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非典带回了家乡,各地都出现了非典病例,且在非典爆发初期由于不清楚其特性,导致大陆和台湾有多个医院出现集体感染的现象,导致不少医疗人员也因此殉职。
随后,在中国医疗人员、国际卫生组织以及各国的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对感染者进行有效的隔离治疗,大大降低了非典的死亡率,在这次感染中,感染病例最多的不是首发地广东,而是首都北京,人数达到两千人之多,曾被国际卫生组织列为疫区。非典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和香港,在中国内陆地区稍好,非典病例并不多,而且死亡率也不高。
后来,通过消灭现有传染源,隔离治疗非典患者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非典感染。再加上国家旅游局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警告下,降低了疫区出入人员数量,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在此基础上,国家科研工作者和医疗人员,以及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非典患者逐渐减少,非典传染源也逐渐被消灭。最终,非典的存活患者全部治愈,抗争了一年的非典消失,成为历史。
https://tag.120ask.com/jibing/feidian/1165767.html
除了人类的主观努力,全球客观环境也有利于非典的消失。这就是2003 年万圣节爆发太阳风暴:2003 年 10 月 28 日,太阳选择通过制造如此可怕的太阳耀斑来吓唬我们人类,它使测量它的传感器过载。在被破坏之前之前,这些传感器将事件记录为X28类。然而,在后来的再分析中,估计该耀斑是 X45——有记录以来卡林顿事件之后最强大的耀斑之一。太阳风暴绝杀了非典病毒,为全球环境进行一次大消毒。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40989.html
除了太阳风暴,2003年发生的臭氧洞也功不可没。资料显示,2003年臭氧洞的面积为2,580万平方公里,接近历史最大值2600万平方公里。太阳射线和紫外线通过臭氧洞接近地表,灭杀了非典病毒。
2023年臭氧洞最大面积有利于灭杀新冠病毒
自从《蒙特利尔议定书》颁布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氯氟烷烃等物质减排,并且甚至废除了这些物质,所以,我们看到了臭氧层的恢复在出现。
而且在2021年,根据哥白尼大气监测局 (CAMS) 的监测情况来看,我们臭氧空洞终于没有了,彻底关闭了,这也意味着臭氧层的状态已经达到最佳状态,还宣布了这个消息。
在2021年的整体臭氧空洞出现的平均值之下,它也是比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头一个十年里记录的臭氧层空洞“小得多”。所以,人类对臭氧层的保护的确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但是,在2022年,竟然又出现一次意外的扩大,竟然臭氧层出现宽度接近250英里(约合400公里)的空洞,这还是比较少见的。难道是臭氧层破坏物质又扩大排放大了?其实并不是。
其实,针对臭氧层的空洞来说,就算是大家一次强烈排放,也不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强烈扩大。所以,这必然不是直接性的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
最初很多人说是因为地球出现了极光带来的,但是,新的科学解释给出了一个新的说法,这是“太阳变化带来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太阳正处于第25个周期活动之中,并且2022年还是在往极大值时期发展。越是往极大值时期发展,那么太阳的活动频率,强度都会有所提升。这不,在2022年太阳还爆发了强烈的X级别耀斑了。
这是太阳耀斑级别——A、B、C、M、X五个级别之中最高的级别。这足以体现太阳的活动频率是大大地提升。
而在强烈的活动状态之下,太阳的确可能带来对地球的一定影响,这次按照研究来看,也就是因为太阳的活动,对臭氧层带来了“消耗”。
在太阳活动之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所释放的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也在不断侵蚀着臭氧层,最初人类对这些带电粒子的研究影响是非常少。
但是这一次的发现,也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因为之前没有人预料到在太阳活动强烈之后,产生的“孤立质子极光”会有这么强的影响,这次研究才知道,原来对臭氧的消耗如此严重。
所以,太阳的强烈活动,也会对臭氧层带来影响。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随着太阳活跃度的提升,也就是预计在2025年左右——之前,南极臭氧层遭受更大的空洞可能会更加明显。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58787965160866345/
最初很多人说是因为地球出现了极光带来的,但是,新的科学解释给出了一个新的说法,这是“太阳变化带来的”。第三个原因是2022年1月汤加火山喷发。
新的科学解释给出了一个新的说法,这是“太阳变化带来的”。
欧洲空间局的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9月16日,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了2600万平方千米,面积相当于三个巴西的大小,已经接近历史最大纪录。
急剧增大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被去年爆发的汤加火山给“轰”出来的。汤加火山向平流层中注入了大量的卤素化合物,导致了臭氧的持续快速消耗。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425072
据科学家估计,汤加火山喷发对臭氧层的严重影响,可能会持续4到5年。
臭氧层空洞的再次扩大,或许是在提醒我们,人类只是影响地球操作系统的条件之一,我们虽然相比别的生物有前所未有的能力,但并不能超越大自然本身的变化。
https://www.sohu.com/a/740077521_61427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25072.html
https://haokan.baidu.com/v?vid=3248223461674165248
臭氧层空洞怎么突然变大了?
据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3-09-27 19:43:03报道:
本月17日,外媒才公开发布来自8个国家的29位科学家共同形成的地球“综合体检报告”。报告指出,9个“地球边界”中,6个被突破,2个处于临界状态,只有一个在安全范围内,那就是臭氧消耗。
这才不过10天,阿根廷气象局就报告称,当地时间21日和22日该国南部火地岛省上空现最大臭氧层空洞,而且可能是八年来最大的。
怎么短短几天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反转呢?
事实上,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于臭氧层的评估一直在逐渐变好。
世界气象组织年初曾指出,如果维持现行保护政策,预计到2040年,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其他地区的臭氧层将恢复至1980年之前的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6月29日发布的臭氧和紫外线年度公报也表示,平流层臭氧正在缓慢恢复,在未来几十年内,臭氧有望在大气中的大部分区域实现全面复原。
那么,南极洲上空为何又出现了如此巨大的臭氧层空洞?人类所做的一切是努力努力白努力了吗?我们的预测过分乐观了吗?
八年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时间拨回到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臭氧层空洞。随后,各国派科学家们陆续前往南极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一个面积达到1640万平方千米的臭氧层空洞,结果令世界震惊。
科学家、学者和大众开始将视野投向臭氧。1979年~ 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大约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30%~ 40%,出现了“南极臭氧洞”。
每年,臭氧层空洞会在8月至12月之间形成,导致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健康产生多种有害影响。
近年来,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产业的升级,臭氧空洞的面积呈现缩小趋势,2019年,臭氧空洞的面积约为630万平方公里,是自1982年首次测量以来的最小值。
就在人们以为,臭氧层保护会越来越好,臭氧层空洞会逐渐变小时。阿根廷国家气象局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该国南部火地岛省上空现最大臭氧层空洞。
根据欧盟的消息,它在今年8月可能达到1600多万平方公里,比肩俄罗斯国土面积。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自2015年以来最大的臭氧空洞。
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生物大灭绝?
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全球的臭氧层平均分布在大气层表面的话,厚度大约在3毫米。
可别小瞧这3毫米,因为仅3毫米的臭氧层可以阻挡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帮助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这些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臭氧层也被称为“地球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每年的9月16日也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臭氧层被破坏,将会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导致人类的皮肤、眼睛及免疫系统受损,影响植物激素和叶绿素,使光合作用降低,减缓作物生产并降低产量。
此外,平流层中的臭氧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如果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降低,吸收的紫外线辐射也会相应减少,致使地球温度上升,加剧温室效应。
2023年1月6日,中、英、德合作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文表示,他们发现了臭氧层破坏导致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直接证据。
空气中紫外线辐射量的增加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光合作用可以为植物体生长提供能量,但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会对植物生殖细胞(孢子和花粉)中遗传信息产生破坏。
研究团队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自我国西藏南部二叠—三叠纪过渡剖面的1011粒阿里型花粉中的香豆酸和阿魏酸进行了定量测量,通过对红外光谱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在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地层中花粉外壁的香豆酸和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灭绝前后化石花粉中该化合物的含量,直接证明了二叠纪末期大灭绝期间存在全球紫外线辐射增加的现象。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锋说。“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全球最大的减碳、固碳过程,而这一过程很容易受到紫外线强度增加的抑制。二叠纪末期的陆地上的大灭绝其实是温室气体增加和紫外线辐射增强相互叠加引起的。如今地球上温室气体仍在不断增加,我们需要注意紫外线辐射强度,避免两者叠加,造成生态灾难。”
此前,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发文表示,3.6亿年前的一次导致地球上大部分植物和淡水水生生物死亡的灭绝事件,也是由于使地球免受紫外线辐射破坏的臭氧层的短暂崩溃造成的。
这些研究意味着,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具有很强的威胁性。轻则危害人体健康,重则可能会导致生物大灭绝。
臭氧层空洞为何突然扩大?
16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中国的大小。
大趋势一直向好的臭氧层为何突然杀了个回马枪?
有专家指出,2022年1月发生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和气候变化,或是臭氧层空洞扩大的原因。
事实上,在汤加火山喷发当年的7月(2022年7月27日),权威科学期刊《地球物理学杂志》曾刊登一篇来自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大气物理学家路易斯.米兰等人的论文。
该论文认为,汤加火山大爆发向大气场中释放了大量的水气和水蒸气,仅仅是向万米高空的平流层输送的水量就高达1460亿公斤,这些水或将在平流层停留5年甚至更长时间,臭氧要比氧气更容易溶解于水,其易溶性是氧气的13倍,因此这些水的存在很可能会侵蚀平流层中的臭氧,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
世界气象组织也曾提醒,2022年1月汤加的海底火山喷发是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将大量冰和水蒸气注入平流层。这次喷发使平流层的水汽含量增加了5%至10%,导致南半球上空的平流层大幅降温。
气象组织解释说,额外的水蒸气导致2022年南半球平流层低层的臭氧减少。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冬天,极地涡旋中的水蒸气和气溶胶将会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极地平流层云生成,并加剧臭氧消耗,从而引发面积更大和持续时间更长的“臭氧洞”。
此外,世界气象组织6月29日发布的臭氧和紫外线年度公报显示,气候变化正在放缓臭氧层恢复的趋势。
该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警告:“气候变化正在减缓臭氧层的恢复,臭氧消耗也在影响低层大气的气候”。
以上说明,今年突然出现的巨大臭氧层空洞,可能只是偶发原因导致的偶发结果,臭氧层的大趋势依然是向好的,不必过于悲观及恐慌。
但气候变化对于臭氧层恢复的影响我们还需多加留意。
http://www.eco.gov.cn/news_info/66762.html
“臭氧洞漏能效应”和“地磁层漏能效应”
我们在1999年撰文提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2%被平流层的臭氧吸收,7%被电离层吸收。当黑子活动高峰发生太阳风暴时,会大量破坏南极臭氧,随之产生“臭氧洞漏能效应”和“地磁层漏能效应”,使被地磁层和臭氧层阻隔的9%的太阳能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导致南极平流层变冷对流层变暖。收缩的平流层自转变快,膨胀的对流层自转变慢,这是赤道高空风产生的一个原因。
正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大约占太阳辐射光谱总能量的9%.在80~400km高度范围的电离层,γ射线和X射线被N2和O2/O3所吸收,在15~55km高度的臭氧层,99%的紫外线被O3所吸收.即在地球磁层、大气层和臭氧层被破坏的时候,到达生物圈的太阳辐射能将增大9%,造成地表温度的大幅度波动.与此同时,到达地表的γ射线、X射线和过量紫外线将造成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这就是臭氧洞漏能效应.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W199910001191.htm
https://www.doc88.com/p-4317663607230.html
https://www.docin.com/p-344676587.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4646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412383
超级臭氧洞是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真凶
大约在5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在此次灭绝事件中,共有85%的生物死亡,其中主要是海洋底栖生物,引起灭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伽马射电暴。
在大约5亿多年前,地球生物开始大量灭绝。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一个比较主流的假说:伽马射电暴。
距离地球6000万光年外有一颗恒星爆炸了形成了一个超新星,而在此时它的两极发生了巨大的能量束也就是伽马射电暴,不幸的是它刚好击中了地球。
伽马射电暴一共持续了10秒钟,但在这10秒中产生的能量包含了10个太阳的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分子发生变性,其中有30%的臭氧层被伽马射电暴带走,导致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
而在奥陶纪时期,大量的生物生活在浅海,紫外线能够直接穿越大气与海水照射到这里,使得大量对环境敏感的浮游生物死亡。而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基石,浮游生物的死亡也导致了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甚至灭绝。
第2-5次生物大灭绝都与火山喷发有关。超级火山喷发可扩大超级臭氧洞,所以,超级臭氧洞是全球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真凶。
3.8亿年前,地球正处于泥盆纪晚期,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海洋生物遭受重创;导致第二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多次小行星撞击以及火山喷发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球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恐龙大灭绝。导致恐龙大灭绝的原因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地球。在当时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引发地球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和二叠纪、三叠纪一样,火山爆发又会导致地球温度下降,海水酸化,以至于大量生物死亡。但仍有极少部分的生物逃脱了生物灭绝,并且在之后的日子再次繁盛了起来。
小行星撞击和超级火山喷都可扩大臭氧洞。
伽马射电暴和超级火山能产生超极臭氧洞,由此形成的超级紫外线就是死亡之光,是全球五次生物大灭绝产生的真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5229.html
证据:地球历史上出现最大臭氧洞是火山爆发造成
(2007-06-06 08:28:53)
转发者按:网上搜索的意外收获,我10年前的观点还有人记得,谢谢了!
据《中国日报》报道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表示,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臭氧洞并非人类所为,而是2.51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所“创造”的。
【英国专家:火山制造史上最大臭氧洞】
这个臭氧洞环绕在地球赤道周围,向北最远延伸至葡萄牙中部,向南最远延伸至阿根廷南部。它是因为西伯利亚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些喷发导致当时地球上出现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惨剧,加速了无数动植物种群走向灭亡。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程度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6倍。这些曾在二叠纪-三叠纪时代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一旦停止“入侵”大气层,遭破坏的臭氧层大约需要10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与它相比,人类不过是向大气中排放的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作恶时间”更长一些。
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大卫·毕尔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627
【我国教授:南极臭氧洞罪魁祸首是太阳风】
无独有偶,1999年我国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学祥教授就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人类使用的氟利昂。这一观点发表在今年5月份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
杨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有3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极上空大气层变薄;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293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57912.html
英国专家指出,这个臭氧洞环绕在地球赤道周围,向北最远延伸至葡萄牙中部,向南最远延伸至阿根廷南部。它是因为西伯利亚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些喷发导致当时地球上出现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惨剧,加速了无数动植物种群走向灭亡。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程度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6倍。这些曾在二叠纪-三叠纪时代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一旦停止“入侵”大气层,遭破坏的臭氧层大约需要10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
这证明,二叠纪-三叠纪时代的两次生物灭绝是由超级臭氧洞产生的。
由此看来,臭氧洞有利有弊:既可为地球消毒杀灭流行病毒,又可导致皮肤癌,甚至全球生物大灭绝,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522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25330.html
臭氧洞、太阳风暴、超级火山和生物灭绝的关系
我们在2022-4-23发表的博文中指出,大规模生物灭绝都与火山喷发有关。超级火山喷发可扩大超级臭氧洞,大规模太阳射线和紫外线通过臭氧洞进入地表,所以,超级臭氧洞是全球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真凶(被最新论文证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425330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富士火山和美国黄石公园火山已经进入活跃期,规模远远大于汤加火山,其喷发带来的全球灾难不能忽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25669.html
太阳风暴灭杀病毒的历史记录
太阳风暴定期为地球杀灭病毒,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西班牙流感和非典型肺炎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也有流行疫情不是被太阳风暴结束的,例如1889-1894年俄罗斯流感(见表1)。
快速查看一下教科书(虽然很少有教科书提到此事),你会发现“俄罗斯流感”疫情的持续时间是1889年至1890年,造成全球约100万人死亡。但专家会告诉你,这场疫情的持续时间更长,甚至直到今天依旧在以某种形式存在。
不过,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平均每3年经历一次严重的太阳风暴,25年经历一次重大的超级太阳风暴。或许我们漏掉了结束俄罗斯流感的太阳风暴。
https://new.qq.com/rain/a/20220427A07FLE00
表1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太阳风暴记录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太阳风暴
1510 流感 英国
1580 流感 美洲土著流感 美洲 1582年
1675 流感
1733 流感
1742-1743 流感 东欧流感 东欧
1837 流感 欧洲流感 柏林,西班牙 1859年
1889-1894 流感 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1918#- H1N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1921年
1957#- H2N2 亚洲流感 中国 冷位相 1958年
1967年
1968#- H3N2 香港流感 中国 冷位相 1972年
1975年
1977-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1989年
1997- H5N1 Al 中国 暖位相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2001年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 中国 冷位相 2003年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美国墨西哥 冷位相 2010-2011年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2012-2014年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2017年
2019*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 冷位相 2021年
2023-2026年?
注:带*号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14639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1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41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54.html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3-29/doc-iimxyqwa3856397.shtml
https://www.doc88.com/p-9445767339134.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40989.html
太阳黑子与南极臭氧洞的关系
对比表1-2可以看到,太阳黑子缺席最多年份和最少年份南极臭氧洞面积排序最靠前。这表明,太阳风对南极臭氧洞的影响客观存在。太阳黑子11年周期决定太阳黑子缺席天数,太阳黑子峰值对应0缺席,如2012年和2015年(双峰值);谷值对应最大缺席数,如2008年和2019年。
表1 2007-2019年各年份的太阳黑子缺席记录(网上资料)
表2 1993-2020年南极臭氧洞面积排序前15名记录(网上资料)
表3 臭氧洞、太阳活动、异常寒流、月亮赤纬角极值、最热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比
序号 | 年份 | 臭氧洞面积 (百万平方公里) | 太阳活动或最热年 | 厄尔尼诺或 拉尼娜 | 异常寒流或月亮赤纬角极值 |
1 | 2006 | 26.6 | 厄尔尼诺 | 南极寒流 极大值 | |
2 | 1998 | 25.9 | 最热年 | 最强厄尔尼诺转拉尼娜 | 长江大洪水 |
3 | 2003 | 25.8 | 最强太阳风暴 | 弱厄尔尼诺 | |
4 | 2015 | 25.6 | 峰值0缺席 最热年 | 最强厄尔尼诺 | 极小值 |
5 | 2008 | 25.2 | 谷值268缺席 | 拉尼娜 | 中国雨雪冰冻灾害 |
6 | 2001 | 25 | 太阳耀斑和CME | 拉尼娜 | |
7 | 2000 | 24.8 | 峰值 太阳磁暴 | 拉尼娜 | |
8 | 2011 | 24.7 | 峰值2缺席 太阳风暴 | 拉尼娜 | |
9 | 2005 | 24.4 | 最热年 | 拉尼娜 | 极大值 |
10 | 1993 | 24.2 | 弱厄尔尼诺 | ||
11 | 1994 | 23.6 | 弱厄尔尼诺 | ||
12 | 2020 | 23.5 | 谷值 | 拉尼娜 | |
13 | 1999 | 23.3 | 拉尼娜 | ||
14 | 2018 | 22.9 | 221天缺席 | 弱拉尼娜 | |
15 | 1996 | 22.8 | 谷值 | 弱拉尼娜 | 极小值 |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1473.html
SARS 疫情发生的外部环境为:2000年和2002年为太阳黑子双峰年,2000-2001年发生强拉尼娜,2002-2003年发生弱厄尔尼诺,2003年发生了万圣节太阳风暴和面积接近最大的臭氧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2021-131107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1151.html
结论
最大的太阳风暴和最大的臭氧洞结合,快速杀灭2003年非典病毒。
2023年最大的臭氧洞有利于新冠疫情的结束。关注2024-2025年太阳风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