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01月02日 00:02 新浪新闻综合
美国“新头号毒株”突然刷屏。
新冠的又一新变种正肆虐全美,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一周,XBB.1.5毒株的感染比例环比接近翻番,XBB、XBB.1.5合计占全美感染病例总数的44.1%,成为美国头号流行毒株。
如此迅速的增长背后是XBB.1.5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极强。研究显示,其有一个额外的关键突变F486P,可以更好地与人类的细胞相结合。
有美国传染病专家表示,全球目前面临的最糟糕的变种可能就是XBB。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是,XBB.1.5毒株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BA.5和BF.7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再次感染;另一方面则是看个人自身抗体水平。
新变种已成美国头号毒株
新冠病毒的又一新变种引发热议,#XBB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XBB.1.5已成美国头号毒株#等相关话题,直接冲上热搜。
1月1日,海外网援引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美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正在密切跟踪一种名为XBB.1.5的新型奥密克戎亚型毒株,据监测的数据预计,目前美国约40.5%新冠确诊病例感染的是XBB.1.5毒株。
据CDC数据显示,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一周,XBB.1.5毒株的感染比例环比接近翻番(此前一周的感染比例仅21.7%),XBB和XBB.1.5合计占全美感染病例总数的44.1%。美国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经迅速取代BQ.1.1、BQ.1毒株,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CNBC报道中称,近几个月以来,美国科学家和公共卫生官员一直在密切监测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因为这些毒株有许多突变,因此可能会导致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降低,并造成更多的突破性感染。
另外,据outbreak.info网站援引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称,目前,XBB.1.5毒株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且至少在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
CDC预计,在新泽西州和新英格兰地区,有超过70%的感染病例都是由XBB.1.5引起。该机构称,在新英格兰地区,70岁以上的新住院人数已经攀升至2022年2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研究发现,目前XBB.1.5导致的重症率与其他毒株几乎没有区别,这意味着它的致病性可能没有增强。
据媒体近日报道,在过去的两周里,美国每天因新冠感染住院的平均人数上升了4%,达到42324人。然而,在XBB.1.5占主导的地区,住院率并不一定高于其他毒株占主导的地区。
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John Moore表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XBB.1.5毒株会引发更严重的病情。
此前,拜登政府的首席医学顾问福奇博士曾表示,XBB亚型有可能降低加强针的保护。福奇表示,XBB.1.5毒株的蔓延,加上假日旅行,可能会导致美国感染病例增加,但加强针似乎更能预防重症。
同时,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John Moore警告称,过去的两个冬天,都出现了感染人数激增,并在1月中旬达到峰值,预计今年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最糟糕的变种?
XBB于2022年8月在印度被首次发现,之后很快流行到全球,并成为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主要流行株。此后,XBB突变株逐渐演变成奥密克戎亚分支,包括XBB.1和XBB.1.5等。
图片来源:Rodrigo Quiroga
感染XBB.1.5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腹泻、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病毒学家Andrew Pekosz表示,XBB.1.5与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个额外的关键突变F486P,可以更好地与人类的细胞相结合。
同时,有研究指出,XBB致病力并未明显增强,但由于该毒株突变能更好地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因此XBB.1.5“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曹云龙在推特上发布的数据表明,XBB.1.5不仅能像XBB.1变体一样有效地逃避抗体保护,且前者具有高度的免疫逃避能力,而且更善于通过关键受体与细胞结合。
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一项研究表明,在至少接种两剂mRNA疫苗、且感染了奥密克戎BF.7毒株的情况下,实验人员也没有对XBB毒株产生抗体。因此,他们警告称,曾经感染了新冠其他毒株的美国人,在近段时间可能还会再次感染。
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Michael Osterholm博士最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全球目前面临的最糟糕变种可能就是XBB。
Osterholm博士进一步表示,美国感染病例和住院人数上升的10个州中有7个位于东北部,与此同时,那里的XBB毒株感染病例也在增加。截至2022年11月初,全球数据库中的大多数XBB.1.5的最早期感染病例都是在纽约和马萨诸塞州附近进行测序的。
根据NEJM期刊的数据,美国上市的中和抗体(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Vir、礼来、再生元)对BQ.1.1、XBB都已经完全无效,只有针对保守靶点的小分子药物瑞德西韦(吉利德)、奈玛特韦(辉瑞),莫诺拉韦(默沙东)仍保持疗效。
CDC新冠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部门主任Dr。 Barbara Mahon表示,目前美国需要寻求更新的新冠疫苗加强针,以及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改善室内通风、在聚集前进行检测等。
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
当前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BA.5.2和BF.7为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是,传播性更强的XBB.1.5毒株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
1月1日,央视网消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造成的病毒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如果遇到这几种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BA.5和BF.7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则是看人自身抗体水平。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也表示,以色列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以色列新冠再感染率随着新毒株的流行而走高。近几周来,在BQ.1.1和XBB变异株的大流行下,新冠再感染率从20%上升到35%,且仍在增长;在BA.1和BA.5变异株流行时期,再感染率高峰分别为15%和20%。
卢洪洲指出,这意味着,群体免疫对于预防BQ.1和XBB新突变株感染的作用较弱,新突变株会逃逸之前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尽管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比如三到四个月内不会感染,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毒株流行或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因此,在欧美国家,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可能一年内感染多次。
卢洪洲进一步表示,疫苗接种仍是重要手段。虽然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不能有效预防新毒株的再感染,但对于预防重症仍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https://news.sina.com.cn/w/2023-01-02/doc-imxytfsw9112231.shtml
2022年12月太阳黑子迅速上升有利于疫情减轻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12月1-31日太阳黑子总数为3411,日平均为110(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太阳黑子首次超百,见表4),进入太阳黑子异常高峰期,有利于新冠疫情的终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086.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疫苗总是在病毒变异的后面
我们在2021年6月29日指出,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8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5436.html
这是一个与病毒共存的比赛:不停的病毒变异,不停的后续疫苗研制和注射。谁能坚持到最后,也许没有最后的赢家。
太阳黑子缺席带来的灾害:2009年甲型流感和2019年新冠疫情
如果我们记录太阳黑子在每年当中的缺席天数,就可以得到下面数据(截止2019年12月28日):
从表1可以看到,在2019年内已经有288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在太阳黑子缺席的历史上,属于第二长的时段,排第一的是1913年,太阳黑子缺席天数高达311天。这是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的重要条件。
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268和260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2009年全球爆发了甲型流感。
表1 2007-2019年太阳黑子缺席记录
https://www.sohu.com/a/363725630_100082182
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
根据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观测,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这一数据的出现距1913年记录的观测史上天数最多的311天已经有95年之久,是仅次于1901年的287天和1878年的280天的历史第四低的纪录。2008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量2.9也是自1913年的1.4以来,95年后的最低点。而2009年8月平均太阳黑子数为0,更是创下了1913年6月以来96年内的最低纪录。而且,2009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只有2.4,也是96年以来的低点,这岂止是“50年一遇”?美国宇航局修正为“大致百年一遇”。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8/3826983.shtml
2019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88天
从2019年的3月14日开始,太阳上面的太阳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经288天,成为历史上太阳黑子消失时间第二长的时段,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比较弱的时期,也代表着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光热辐射不强,地球上温度也会偏低,甚至会导致地球气候处于小冰河期。
12月25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两个新的太阳黑子,这标志着太阳可能进入了新一轮活动周期,这次的太阳无黑子活动持续的时间达到了288天,是1913年以来消失时间最长的一次,创造了一个106年的记录。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太阳黑子出现新的活跃时期。
太阳休眠会导致地球病毒多发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9日和27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25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178.html
2009年甲型流感暴发和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2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551.html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谷值的产物,惧怕紫外线是其最大的弱点。伴随太阳黑子峰值的到来,新冠病毒必然消失,直到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可能卷土重来。伴随太阳活动的增强,疫情减弱将非常明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7246.html
新冠病毒变异的必然性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我们在2020年2月1日指出,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447.html
2021年1月1日-2月19日有30天没有太阳黑子,约占总天数的3/5。与2019年相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非常明显。紫外线杀毒作用增强,导致新冠病毒频繁变异以适应2020年和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气候变冷,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形成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
2030-2035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病毒可能重返地球。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
2020年6-12月没有太阳黑子158天,占总天数214天的73.8%。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明显。
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一旦太阳黑子转向极小期,太阳黑子减少,就会形成变异病毒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这种可能存在,另一种可能是2023-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的太阳风暴足够强烈,彻底杀灭新冠病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1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638.html
新冠病毒发展的三个阶段
2019-2020年爆发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中有些方面强,有些方面弱。
2021-2022年发展阶段
新冠病毒在各方面变得更强,如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很强,对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如中东呼吸综合征(由另一种冠状病毒MERS-CoV引发)
2023-2025年消亡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较弱,直至消失。
超级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
2021-2025年太阳黑子的变化趋势
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年2月为北半球冬季,是太阳黑子低值时期,新冠疫情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在2022年6-8月夏季的太阳黑子高值时期疫情趋于结束。目前南半球处于春夏季,疫情正在减弱(可惜,2022年11月太阳黑子最低值导致新冠疫情进入新的峰值,见表4)。
太阳活动的峰值跟谷值相比,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这是对太阳辐射总体而言。事实上,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集中在紫外线光谱区,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这是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瘟疫频发的原因,也是太阳黑子峰年病毒被大量灭杀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272.html
2019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新冠病毒爆发表明它天生惧怕太阳黑子。2025年为太阳黑子极大值,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逐年增加,绝杀新冠病毒的日子不会太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700.html
我们在2021年11月4日指出,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耀斑引发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带来了地磁暴,同时也造成在纬度较低地区也能看到极光。不仅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地区也报告出现了极光。这种现象可能将持续2-3天。
太阳风暴的等级从 G1 到 G5,从高到低排名。此次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等级为G2,据说即使是 G2太阳风暴,如果与卫星接触,也有可能导致电力短缺和无线电中断。风暴的等级越高,它的磁场就越强,影响也越大。
虽然此次风暴等级只是“中等”,但雷丁大学的马修·欧文教授警告说,我们不应该排除未来 G5 风暴袭击地球的可能性。
https://www.sohu.com/a/494868850_121118710
等级为G2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2021年10月29日太阳又爆发X1级别的太阳风暴。太阳风暴灭杀新冠病毒,是日本在10月份疫情神秘消退的原因。
据专家预测,太阳风暴可能在2022-2026年之间随机发生,与太阳黑子极值无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9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898.html
太阳风暴灭杀病毒的历史记录
太阳风暴定期为地球杀灭病毒,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西班牙流感和新冠疫情证实了这一点。
表2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太阳风暴记录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太阳风暴
1510 流感 英国
1580 流感 美洲土著流感 美洲 1582年
1675 流感
1733 流感
1742-1743 流感 东欧流感 东欧
1837 流感 欧洲流感 柏林,西班牙 1859年
1889-1894 流感 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1918#- H1N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1921年
1957#- H2N2 亚洲流感 中国贵州 冷位相 1958年
1967年
1968#- H3N2 香港流感 中国香港 冷位相 1972年
1975年
1977-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1989年
1997- H5N1 Al 中国香港 暖位相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 中国 冷位相 2003年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墨西哥 冷位相 2010-2011年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2012-2014年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2017年
2019*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 冷位相 2021年
2023-2026年?
注:带*号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1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41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54.html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3-29/doc-iimxyqwa3856397.shtml
https://www.doc88.com/p-9445767339134.html
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结束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超级太阳风暴灭杀了西班牙流感病毒。
如果在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之前,2021-2024年爆发超级太阳风暴,那么新冠疫情结束就为期不远了。
“超级太阳风暴”与病毒大流行:超级太阳风暴会成为一场灾难还是福音? 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92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3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4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30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828.html
大自然已经向新冠疫情宣战,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39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052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89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8454.html
新冠病毒与太阳黑子变化的关系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见表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我们在2021年10月31日指出,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103.html
相关图表
图3 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5406.html
图4 2022年1月至12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2022年12月太阳黑子异常峰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086.html
https://news.sina.com.cn/c/2023-01-01/doc-imxysqvc2427697.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13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