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院士团队:元旦前后,北上广感染接近尾声;与2022年12月太阳黑子峰值对应

已有 2212 次阅读 2023-1-2 03:4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院士团队:元旦前后,北上广感染接近尾声;与2022年12月太阳黑子峰值对应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上海)陈赛娟团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联合攻关,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初步分析我国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轮奥密克戎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

  基于对重庆市主城区和郊区数据的数学模拟分析,研究团队认为,疫情峰值在郊区有所延后,且其感染峰值将在春运期间因疫情扩散加速而显著增强。对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估计在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的感染峰值将于2023年1月中下旬出现。

        2022年12月太阳黑子迅速上升有利于疫情减轻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12月1-31日太阳黑子总数为3411,日平均为110(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太阳黑子首次超百,见表4),进入太阳黑子异常高峰期,有利于新冠疫情的终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086.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疫苗总是在病毒变异的后面

我们在2021年6月29日指出,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wap.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这是一个与病毒共存的比赛:不停的病毒变异,不停的后续疫苗研制和注射。谁能坚持到最后,也许没有最后的赢家。

太阳黑子缺席带来的灾害:2009年甲型流感和2019年新冠疫情

如果我们记录太阳黑子在每年当中的缺席天数,就可以得到下面数据(截止2019年12月28日):

从表1可以看到,在2019年内已经有288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在太阳黑子缺席的历史上,属于第二长的时段,排第一的是1913年,太阳黑子缺席天数高达311天。这是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的重要条件。

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268和260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2009年全球爆发了甲型流感。




表1 2007-2019年太阳黑子缺席记录

sohu.com/a/363725630_10

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

根据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观测,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这一数据的出现距1913年记录的观测史上天数最多的311天已经有95年之久,是仅次于1901年的287天和1878年的280天的历史第四低的纪录。2008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量2.9也是自1913年的1.4以来,95年后的最低点。而2009年8月平均太阳黑子数为0,更是创下了1913年6月以来96年内的最低纪录。而且,2009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只有2.4,也是96年以来的低点,这岂止是“50年一遇”?美国宇航局修正为“大致百年一遇”。

chinanews.com/cul/2012/

2019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88天

从2019年的3月14日开始,太阳上面的太阳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经288天,成为历史上太阳黑子消失时间第二长的时段,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比较弱的时期,也代表着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光热辐射不强,地球上温度也会偏低,甚至会导致地球气候处于小冰河期。

12月25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两个新的太阳黑子,这标志着太阳可能进入了新一轮活动周期,这次的太阳无黑子活动持续的时间达到了288天,是1913年以来消失时间最长的一次,创造了一个106年的记录。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太阳黑子出现新的活跃时期。

太阳休眠会导致地球病毒多发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9日和27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2009年甲型流感暴发和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谷值的产物,惧怕紫外线是其最大的弱点。伴随太阳黑子峰值的到来,新冠病毒必然消失,直到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可能卷土重来。伴随太阳活动的增强,疫情减弱将非常明显。

blog.sciencenet.cn/blog

新冠病毒变异的必然性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blog.sciencenet.cn/blog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blog.sciencenet.cn/blog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我们在2020年2月1日指出,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blog.sciencenet.cn/blog

2021年1月1日-2月19日有30天没有太阳黑子,约占总天数的3/5。与2019年相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非常明显。紫外线杀毒作用增强,导致新冠病毒频繁变异以适应2020年和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气候变冷,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形成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

2030-2035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病毒可能重返地球。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

2020年6-12月没有太阳黑子158天,占总天数214天的73.8%。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明显。

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一旦太阳黑子转向极小期,太阳黑子减少,就会形成变异病毒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这种可能存在,另一种可能是2023-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的太阳风暴足够强烈,彻底杀灭新冠病毒。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新冠病毒发展的三个阶段

2019-2020年爆发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中有些方面强,有些方面弱。

2021-2022年发展阶段

新冠病毒在各方面变得更强,如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很强,对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如中东呼吸综合征(由另一种冠状病毒MERS-CoV引发)

2023-2025年消亡阶段

新冠病毒在传播力、免疫逃逸力和致病力方面都变得较弱,直至消失。

超级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


2021-2025年太阳黑子的变化趋势

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年2月为北半球冬季,是太阳黑子低值时期,新冠疫情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在2022年6-8月夏季的太阳黑子高值时期疫情趋于结束。目前南半球处于春夏季,疫情正在减弱(可惜,2022年11月太阳黑子最低值导致新冠疫情进入新的峰值,见表4)。

太阳活动的峰值跟谷值相比,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这是对太阳辐射总体而言。事实上,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集中在紫外线光谱区,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这是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瘟疫频发的原因,也是太阳黑子峰年病毒被大量灭杀的原因。

blog.sciencenet.cn/blog

2019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新冠病毒爆发表明它天生惧怕太阳黑子。2025年为太阳黑子极大值,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逐年增加,绝杀新冠病毒的日子不会太远。

blog.sciencenet.cn/blog

还有一线希望: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

我们在2021年11月4日指出,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耀斑引发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带来了地磁暴,同时也造成在纬度较低地区也能看到极光。不仅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地区也报告出现了极光。这种现象可能将持续2-3天。

太阳风暴的等级从 G1 到 G5,从高到低排名。此次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等级为G2,据说即使是 G2太阳风暴,如果与卫星接触,也有可能导致电力短缺和无线电中断。风暴的等级越高,它的磁场就越强,影响也越大。

虽然此次风暴等级只是“中等”,但雷丁大学的马修·欧文教授警告说,我们不应该排除未来 G5 风暴袭击地球的可能性。

sohu.com/a/494868850_12

等级为G2的太阳风暴在2021年10月12日抵达地球,2021年10月29日太阳又爆发X1级别的太阳风暴。太阳风暴灭杀新冠病毒,是日本在10月份疫情神秘消退的原因。

据专家预测,太阳风暴可能在2022-2026年之间随机发生,与太阳黑子极值无关。

spaceweather.com/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太阳风暴灭杀病毒的历史记录

太阳风暴定期为地球杀灭病毒,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西班牙流感和新冠疫情证实了这一点。

表2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太阳风暴记录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太阳风暴

1510 流感 英国

1580 流感 美洲土著流感 美洲                1582年

1675 流感

1733 流感

1742-1743 流感 东欧流感 东欧

1837 流感 欧洲流感 柏林,西班牙          1859年

1889-1894 流感 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1918#- H1N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1921年

1957#- H2N2 亚洲流感 中国贵州 冷位相  1958年

                                                            1967年

1968#- H3N2 香港流感 中国香港 冷位相  1972年

                                                            1975年

1977-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1989年

1997- H5N1 Al 中国香港 暖位相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 中国 冷位相         2003年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墨西哥 冷位相          2010-2011年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2012-2014年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2017年

2019*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 冷位相        2021年

                                                                2023-2026年?

注:带*号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docin.com/p-2343361269.

tech.sina.com.cn/roll/2

doc88.com/p-94457673391

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结束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超级太阳风暴灭杀了西班牙流感病毒。

如果在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之前,2021-2024年爆发超级太阳风暴,那么新冠疫情结束就为期不远了。

“超级太阳风暴”与病毒大流行:超级太阳风暴会成为一场灾难还是福音? 让我们拭目以待。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大自然已经向新冠疫情宣战,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新冠病毒与太阳黑子变化的关系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mini.xnnews.com.cn/r/da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见表3)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blog.sciencenet.cn/blog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blog.sciencenet.cn/blog

我们在2021年10月31日指出,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blog.sciencenet.cn/blo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103.html


相关图表

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数.png

图3 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5406.html


2022年1月至12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png

图4  2022年1月至12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2022年12月太阳黑子异常峰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086.html


相关报道

院士团队:元旦前后,北上广感染接近尾声

2023年01月01日 18:00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赛娟12月31日表示,近期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人群中,重症主要集中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体中;元旦和春节即将到来,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都需要重点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上海)陈赛娟团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联合攻关,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初步分析我国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轮奥密克戎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

  基于对重庆市主城区和郊区数据的数学模拟分析,研究团队认为,疫情峰值在郊区有所延后,且其感染峰值将在春运期间因疫情扩散加速而显著增强。对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估计在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的感染峰值将于2023年1月中下旬出现。

  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 Pango命名系统编号:B.1.1.159)是当前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值得密切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相对于新冠病毒的早期变异株(如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的感染能力、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是其侵袭肺部引发重症的毒性能力则显著减弱。随着疫情演变带来的病毒传播途径的变化,多个奥密克戎亚型在国内同时传播。 

  陈赛娟团队和范小红团队联合攻关旨在评估调整疫情防护措施之后奥密克戎毒株在境内的传播模式、有症状感染者中重症患者可能比例以及此波疫情在大城市和中西部农村的走势。研究人员分析了当前境内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型种类,重症危重症患者在感染者及住院患者中的比例,并用数学建模对疫情走向进行模拟预测。陈赛娟院士说:“我们对上海地区今年秋冬季的感染者随机抽样研究,进行了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持续监测国内流行的新冠病毒种类,同时评估每个变异株的感染力和致病力,判断疫情发展情况。”

  通过对2022年秋冬期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的数百例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研究团队获得369个高质量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这些病毒基因组共包含30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其中355个(95.95%)基因组序列集中在5个奥密克戎亚系,主要毒株包括已报道在北京和广州等地流行的BF.7和BA.5.2和近期欧美地区出现的BQ.1和XBB。

  据了解, 结合感染者的旅行史和感染接触史,研究人员证明有北京或广州疫情接触史者分别主要携带BF.7和BA.5.2亚株;从海外入境上海的感染者主要携带BQ.1和XBB;而上海本地感染者中除了BA.5.2以外,还有多个奥密克戎亚株相对占比较高。这些结果中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研究指出,国内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有大量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春运期间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将极大影响疫情走向。研究团队认为,当前急需为奥密克戎疫情向农村地区扩散启动应急计划,将更多医疗资源配置到农村基层,做好有效药物和新型疫苗的应急使用许可,做好抗新冠病毒特异药物及辅助性药物、疗效确切的中药的生产储备、分配和临床合理使用;实施分类、分层治疗,加强中小城镇重症救治能力;继续精准用好非药物性公共卫生措施(在室内空间佩戴N95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公共交通工具适当增加班次以避免人群过于拥挤等),努力削减疫情峰值,缓解医疗系统和医务人员的沉重压力。

  研究团队同时提出,要继续做好高危人群全程免疫接种,启动高风险人群的第四针免疫加强针接种;加强个人家庭防控知识技能普及,做好健康宣传和风险沟通,保护民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命健康,确保中国平稳走出疫情,促进社会经济有序恢复发展。

https://news.sina.com.cn/c/2023-01-01/doc-imxysqvc2427697.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0131.html

上一篇:2023年1月1日夜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与1月6-8日强潮汐组合对应
下一篇:告急!美国头号毒株肆虐,或是最糟变种!感染率一周翻倍:免疫与逃逸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