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从“海底藏冷效应”到“海底藏温室气体效应”

已有 2780 次阅读 2022-3-20 14:3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从“海底藏冷效应”到“海底藏温室气体效应”

                                                 吉林大学:杨冬红,杨学祥


       1998年提出的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见图1)。

      我们在1996年建立了地球内核相对地壳地幔快速旋转的数学模型,被当年通过地震波测量结果所证实。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这个过程被称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大气冷却了10-15℃,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以上。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受太阳活动的驱动,是太阳活动左右大冰期和小冰期的一个重要机制。海洋是能量的储库,无论是冷是热,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图1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我们在2019年3月13日撰文指出,南大洋是地球上变冷最显著的地方,与温室效应背道而驰。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首先,南大洋处于南半球,以海洋为主,大陆和人口较少,因而温室效应不显著。其次,南大洋有独立的温盐循环系统,形成表层和深海的高效冷循环,可将冷水和温室气体深埋在海底,完成“海底藏冷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7362.html


      海洋既是温室气体的贮存器也是火药桶


     我们在2021年9月1日撰文指出, 海洋是温室气体的巨大贮存器,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火药桶,只要存储在海洋中的碳释放2 %,就将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一倍。在1 个大气压下,海水温度从0℃升高为25℃,每克海水可释放约1 cm3体积的CO2,释放量与残留量的比值约为1:1。目前全球海洋溶解的CO2是大气中CO2的13倍,以此比例,海水升温25℃,大气中CO2的含量应该增加到现在的6.5倍,这表明白垩纪海洋增温释放的CO2是大气CO2浓度增高的主要来源[55]。

      所以,海底藏冷效应通过冷水下沉,将温室气体封存在海底;海洋锅炉效应通过热水上升,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2377.html

      我们在2021年8月18日指出, 温室气体在海水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冷水在沉入海底时携带大量温室气体,在低温高压下形成干冰和甲烷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0365.html


      从海底藏冷效应到海洋锅炉效应


      地球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因为密度最大而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将较重的海水推向赤道海底,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这个过程被称为“海底藏冷效应”,是全球气候变冷的主要冷源。温室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伴随温度降低而提高,大量的温室气体通过“海底藏冷效应”而藏身在海底。我们称之为“海底藏温室气体效应”

      北极冷海水在下沉过程中带动大西洋表面热海水流向北极,比如墨西哥暖流,将欧洲漂浮的微塑料带进北冰洋。因为欧洲漂浮的微塑料密度小不能沉入海底,所以积聚在北冰洋表面。欧洲漂浮的微塑料积聚到北冰洋的路径,就是“海底藏冷效应”的循环路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0138.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0日撰文提出两个新概念,大自然的温室气体“海底压缩贮存效应”和“海面减压释放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071.html


相关文献

大自然的温室气体“海底压缩贮存效应”和“海面减压释放效应”

已有 2997 次阅读 2015-1-20 08:3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自然循环, 压缩贮存

 大自然的温室气体“海底压缩贮存效应”和“海面减压释放效应”

                              杨学祥,杨冬红

2015119我们发表了《温室气体伴同冷水的深海循环:冰期时代的温室气体去向》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950.html

本文的重要性是给出了大气和海洋之间温室气体的自然循环:海底的巨大压力将温室气体压缩贮存,例如将甲烷变为“可燃冰”。人为温室气体的密闭封存不过是在简单地模仿自然过程。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探测资料显示,“可燃冰”为地球上所有已知天然气、原油和煤的碳量的二倍,从中逃逸出的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远大于人类活动。海洋锅炉效应是地下和海洋中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的原因,核幔角动量交换和地球形变又是海洋锅炉效应的原因。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36]。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12,17]。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21度,比现代低6.5度,见图1)。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6,7,12,17,20]。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37,38]。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6,12,20,38]。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0C以上[2]。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我们是在1998年首次提出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并指出海洋锅炉效应是地下和海洋中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的原因,核幔角动量交换和地球形变又是海洋锅炉效应的原因。

温室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伴随水温的降低而增大。由于冷水中含有较多的温室气体,所以,伴随两极冷水在海底的积累,温室气体也被压缩贮存在海底冷水之中。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温室气体的进一步压缩和全球气温变冷。我们称之为温室气体的“海底压缩贮存效应”。其相反过程为温室气体的“海面减压释放效应”:温室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伴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由于两极相对变暖的冷水中含有较少的温室气体,所以,伴随两极冷水在海底的升温,温室气体被压缩贮存在海底冷水之中数量也相对减少,海底冷水增温降低温室气体的溶解度,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上升到海面,减压排入大气

事实上,大气和海洋的温室气体交换是连续发生的,两极的冷水将温室气体带入海底,赤道处海水上升被加热向大气释放出温室气体,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之中。

地球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冰川消长、雪线的伸缩、大气透明度的增减、云层厚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地球的反光率,其中冰川和积雪的作用最大。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微弱因素引发的气候变冷一旦启动,如下步骤将连续反复发生:冷的激发使冰川和积雪面积增加;冰川和积雪面积增加使地球反光率增大;增大的反光率就会导致地球接受太阳能量减少使气温进一步下降;以此形成不断增大的反复循环,可称之为“弱因迭代效应”。微弱因素引发的变暖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是“弱因”打破地球复杂系统平衡的根本原因。

温室气体也具有“弱因迭代效应”:温室气体增加使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海温增加,海温增加将使海洋释放更多温室气体,以此形成反复循环。不过,海洋变暖的速度很缓慢,不如光反射率变化来得迅速。前者适于长周期变化循环,后者适于短周期变化循环。

太阳活动变化也具有“弱因迭代效应”:太阳活动减弱导致全球气温轻微下降,两极变冷导致冷水中溶解更多温室气体,使温室气体进入海底的数量增多;赤道轻微变冷导致上升冷水变热幅度减少,使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的数量减少,这就打破了原有的进出平衡,导致更多的温室气体滞留在海底,使气温进一步变冷,如此迭代下去,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少,气温下降也就越来越强烈。

冰期时代的温室气体去哪了?结论是,温室气体伴同冷水的深海循环由大气进入海底。理论推导得出两个实用的指标:

其一,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温室气体由大气向海底积累;海底冷水温度的升高意味着温室气体由海洋向大气释放。

其二、海底冷水温度的降低意味着全球变冷;海底冷水温度的升高意味着全球变暖。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 4(1): 187-193.

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2.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3. 杨冬红杨学祥.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4.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99~104,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nese).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99~104, 196~198

5.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199945(增刊):33~42   YANG Xue-xiang, CHEN Dian-you.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1999,45(supper):33~42.

6. 杨学祥,陈殿友。地核的动力作用。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111):68-74

7. 杨学祥,张玺云。热幔柱的启动动力。世界地质, 1996152):68-74

8. 杨学祥,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及其动力学意义。地壳形变与地震,1998 181):68-74

9. 杨学祥,陈殿友。热幔柱构造和地核热能。地壳形变与地震。1996, 161):27-36

10. 杨学祥,等。地核能量的积累和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1996, 1,64):85-92

11. 杨学祥,等。对地球质心偏移及板块驱动力的讨论。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3, 234):470-475

12. Song X D, Richards P G.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Nature, 1966, 382: 221-22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095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0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0266.html

上一篇:试试把二氧化碳埋进海底:模仿自然的藏气过程
下一篇:南极异常变暖厄尔尼诺指数异常上升:2022年3月20日晚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周少祥 尤明庆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