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寒潮来袭!多地将迎入冬以来最冷一天!
2021-12-23 11:43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李海韵)12月23日至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等地将再受寒潮影响,开启“速冻”模式。本轮寒潮有多强?将影响哪些地区?新华网独家连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中东部大风降温序幕拉开 南方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12月23日至26日,我国将出现新一轮寒潮天气,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及雨雪天气,其中贵州中北部、湖南东南部、云南东北部局地在雨雪相态转换的过程中还会有短时的冻雨出现。寒潮影响过后,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
今明两天,寒潮将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上述地区将先后有4~5级风,阵风6~8级;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和西部、东北地区东南部、黄淮东部等地气温下降6~10℃,内蒙古中部、吉林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以上;周末期间,北方地区的气温将达到本次过程的最低值。25日至26日,寒潮继续影响南方地区,28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江南南部、贵州南部等地。
这将是2021年最后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南方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预计,27日和28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江南南部至贵州南部一带,为今年入冬以来最南。
雨雪天气范围广 云贵湘局地有冻雨
张芳华说,此次降温强度仅次于11月4日至9日的寒潮天气过程,但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会出现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23日至26日,华北中南部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天气。雨雪天气影响范围虽广,但强度总体不强,且位置偏西,主要位于西南地区及湖北、湖南等地。
具体来看,23日至26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南部、黄淮东部和北部、黄淮西部、江南大部以及重庆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雨转)雨夹雪或降雪。此次雨雪过程中,湖北西部山区、重庆东南部、贵州中东部、湖南中西部及太行山区、山东半岛北部等部分地区降雪较为明显,局地有暴雪出现。
风寒效应明显 注意做好防寒保暖
张芳华说,在此次过程中,南方多地受雨雪和风寒效应影响较大,体感较为寒冷,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燃煤取暖地区要做好通风和安全管理工作。需防范雨雪、积雪、路面结冰等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城市运行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同时,中东部地区要防范大风降温对设施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设施大棚、牲畜圈舍及临时搭建物的防风加固和保暖,并加强火源管理。东部和南部海区注意防范大风对海上运输和作业、沿海渔业养殖的不利影响。(综合中国气象报社、中央气象台 后期:陈正 海报:王晔)
https://www.sohu.com/a/510900304_267106
2021年12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已有 2008 次阅读 2020-9-13 11:52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日月大潮, 近地潮, 月亮赤纬角
2021年12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2021年3-6月、11-12月为强潮汐时期,1-2月、7-10月(异常多的4个月,值得关注)为弱潮汐时期。
潮汐组合A:12月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6.35度,12月4日为日月大潮,12月4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B:12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29度,12月11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6.32度,12月19日为日月大潮,12月18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 12月2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1度,12月27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354.html
我们在2014年5月19日指出, 根据准200年冷暖周期,2020-2021年极寒爆发。
2020-2030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是气候变冷的三个重要因素。短期变冷将持续70年左右。
目前处于潮汐变化1800年周期的变暖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200年和拉马德雷60年周期的变冷期,18.6年的月亮亮赤纬角极值变化的变暖周期(2021年已进入变冷期,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达到变冷高峰)。潮汐在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达到最强,由于潮汐强度的长期减弱,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要小于18-19世纪道尔顿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不可能再现17-18世纪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再现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需要在3107年附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79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7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762.html
实践检验将在几年内得出结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79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7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139.html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根据以往记录,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30年以上。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2020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进入峰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4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6025.html
52年之最!北京气温创新低:2020-2021年极寒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3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56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7846.html
上一篇:
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12月23日午报下一篇:
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12月23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