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11日 22:35 北京日报客户端
凭借在关键蛋白上的30多个突变氨基酸,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一经报告,很快被世卫组织定为“值得关切的变异株”(VOC)。
11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进一步增加了疫情不确定性,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影响我国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国监测体系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
截至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报告3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日本已确诊13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南非卫生部长乔·法赫拉表示,初步证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引发二次感染的风险可能比其他“需要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更高。
国家卫健委:奥密克戎变异株进一步增加疫情不确定性
12月11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周新增确诊病例继续超过400万例,死亡率出现上升,奥密克戎变异株进一步增加了疫情不确定性,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我国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
12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目前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否比德尔塔变异株具备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影响我国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国监测体系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
钟南山:“奥密克戎”让世界慢慢体会到中国做法是对的
2021大湾区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谈及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等疫情发展走势与应对等诸多话题。
“奥密克戎新毒株的发现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是很多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严格管控措施,这说明从近2年的抗疫实践中,世界慢慢体会到中国的做法是对的。”钟南山说。
钟南山谈到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奥密克戎出来以后有什么情况还不太知道,有些国家患病率、致死率仍然比较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科技还没到那个程度。”
钟南山指出,“人传人”、呼吸传播,我们谈得比较多。但这个病毒从哪里来?怎么传给人类?气溶胶怎么传播等问题目前还是搞不清楚。为了能够更快更早发现病人病情,找到它的治疗靶点,我们仍需在疫苗、药物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需要国内和各国在此方面,特别是有关的交叉学科共同努力。
张伯礼:明年春天,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疫情将会平缓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现在国外有专家提出,新冠疫情有可能会走向常态,特别是奥密克戎出现后。虽然大家也都很紧张,但是我们也看到奥密克戎虽然变异比较多,传染性更强,但是并没有看到它的毒性在增加。
目前它还是轻症为主,肌肉酸痛、疲倦、轻微咳嗽,甚至有些是无症状。张伯礼说,病毒变异更多了,但是整体表现并没有增加毒性,这符合一般的呼吸道传染性病毒的演变规律。“有人讲它是新冠病毒即将终结的一个表现,但是具体怎么样我们还要再看,还要密切观察。总的来说不能掉以轻心”。张伯礼说,从现在看,中国所有的病例都是直接或间接输入型的,不管是人传人也好,物传人也好,从现在来看还是要严密地防控,特别是在冬奥会之前。
但他表示,随着春暖花开,随着冬奥会的结束,“我想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疫情将会平缓,那时候我们国家可能会采取一些相对宽松的政策或者措施,人们在交通、旅游等方面可能会方便一些。当然不会完全放开,完全放开还要根据全世界整体情况,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现在它的疫苗接种率只有10%,这是让人不放心的地方。大概我估计到明年年底才能见到分晓”。
科兴公司:已成功分离奥密克戎变异株并完成基因测序
12月11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表示,其在国家相关部委、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部门以及合作伙伴的协助下,已于12月5日获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鼻咽拭子标本,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病毒分离和全基因测序工作,目前已成功分离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并获得测序结果。
同时,科兴公司引进了港大分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样本,并于12月9日下午运抵北京,转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P3实验室开展研究。
科兴公司表示,获得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后,其可更好地保障疫苗交叉中和试验和疫苗毒种筛选等研究开展,从而了解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新冠疫苗的影响,并进而评价研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的必要性。
台湾再增2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境外输入病例
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12月11日傍晚公布,台湾新增2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境外输入病例。这两例病例分别从英国和美国入境,两人都曾完整接种辉瑞疫苗。
目前台湾共报告3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皆为境外输入病例,其中两人接种两剂辉瑞疫苗,一人接种阿斯利康和莫德纳疫苗,皆为“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指在完成疫苗接种超过14天后接种者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日本确诊第13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1日消息,一名曾在斯里兰卡停留的男性,被确诊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
至此,日本国内已确诊13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印度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病例数升至33例
据印度媒体12月11日报道,当天,新德里发现1例从津巴布韦返印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使印度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达到33例。
目前,马哈拉施特拉邦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数最高,达到了17人,孟买市政府决定周末两天禁止民众的聚集活动。
英国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增至1265例
当地时间12月10日,英国卫生安全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英国新增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448例,累计感染病例达1265例。其中,1139例在英格兰;110例在苏格兰;13例在威尔士;3例在北爱尔兰。
奥密克戎将很快成为在英传播的主要毒株
英国卫生安全局10日说,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比德尔塔毒株传播性更强。如果以目前速度继续增长,到12月中旬,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将占英国新增病例的50%以上,成为在该国传播的主要毒株。
英国卫生安全局当天发表声明说,对581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确诊病例的分析显示,阿斯利康和辉瑞疫苗预防该毒株感染的有效性要比预防德尔塔毒株感染的有效性低得多。但初步数据显示,在接种加强针后的初期,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毒株有症状感染的有效性似乎显著增加,达70%至75%。
不过,由于这一分析研究的病例数非常少,英国卫生安全局免疫负责人玛丽·拉姆赛指出,应谨慎看待这些数据。
丹麦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增至1280例
当地时间12月10日,据丹麦广播电视台报道,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丹麦累计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达1280例。
美国已有25州出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截至目前,美国已有25个州发现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卫生官员预计,未来几周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出现之际,美国正在应对德尔塔毒株感染浪潮,这使得美国日增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
加拿大预测模型显示:未来几周内确诊病例将急剧增加
当地时间12月10日,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HAC)发布的新冠预测模型表明,未来几周内,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种变异毒株的双重影响下,加拿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将急剧增加。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认为,如今,加拿大的基本传染数已经超过1,这意味着疫情再次处于增势。根据预测,如果奥密克戎毒株继续保持目前的传播水平,到2022年1月,加拿大的确诊病例或将达每天新增12000例。在该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也只有10209例。
加拿大金斯顿地区卫生官员怀疑奥密克戎毒株早已在加境内传播
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顿卫生辖区首席医疗官12月10日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在11月28日之前就已经在加拿大境内传播。
金斯顿地区12月7日确诊了一例近期没有旅行史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当地卫生部门在经过几天的调查后,10日通过电子邮件向媒体表示,这一地区的多数新增病例都可能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做完整的基因测序来确诊。
该地区医疗官皮奥特·奥格拉扎(Piotr Oglaza)表示,虽然这个病例刚刚发现不到一个星期,但是它很可能发生在加拿大发现第一组相关病例之前。这个病例在11月28日就已经出现了症状,考虑到该病例近期没有旅行史,这也意味着奥密克戎毒株早就开始在加拿大传播了。
南非卫生部:奥密克戎毒株或致新冠二次感染风险增加
南非卫生部长乔·法赫拉10日说,初步证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引发二次感染的风险可能比其他“需要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更高。
法赫拉在新冠疫情发布会上说,这意味着对于已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来说,奥密克戎毒株可能比其他毒株更容易让他们再次感染。不过他表示,研究人员还需进一步收集证据,以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南非多名医学界人士表示,他们发现大部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症状较轻微,若及时治疗症状可以很快缓解。约翰内斯堡大学硕士生导师胡紫景医生说,疫情以来他已接诊了约300名新冠患者。临床观察显示,德尔塔毒株较凶险,感染者住院率、重症率较高。相比之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大多表现为轻症,临床症状消失也更快。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已有 3281 次阅读 2021-10-31 18:20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关键提示: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南非超级新变异病毒要毁全球?一般规律是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
已有 909 次阅读 2021-11-29 10:23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南非超级新变异病毒要毁全球?一般规律是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我们在2021年10月31日指出,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日本疫情神秘消退与太阳黑子增强以及太阳风暴爆发相关
2021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和新冠疫情响应
2021年8-10月太阳黑子明显增加和日本新冠疫情神秘消退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070.html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是再次爆发的警钟,还是结束疫情的前兆?我们将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23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4337.html
||
吉林大学:杨学祥, 杨冬红
最近有消息称日本有了重大发现,“新冠病毒似乎走向自我灭绝”。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来看,两个月前日本的新冠确诊病例数量还在突破历史记录,但在达到峰值后,感染人数直线下降,缓和的速度很快。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后,一天内新发病例只有1-200百例。仅在一个月时间里,新冠病毒似乎已经从日本完全消失了。在此期间,日本没有采取更严格的防疫措施。为什么日本的疫情突然得到控制?这真的是因为新冠病毒“自我灭绝”了吗?根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自我灭绝是由变异引起的。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我们在2020年2月1日指出,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447.html
2021年1月1日-2月19日有30天没有太阳黑子,约占总天数的3/5。与2019年相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非常明显。紫外线杀毒作用增强,导致新冠病毒频繁变异以适应2020年和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气候变冷,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形成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
2030-2035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病毒可能重返地球。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
2020年6-12月没有太阳黑子158天,占总天数214天的73.8%。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明显。
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一旦太阳黑子转向极小期,太阳黑子减少,就会形成变异病毒大爆发(冠状病毒2002年SARS和2014年中东呼吸综合症都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1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2019年太阳黑子最小值已经过去,2025年太阳黑子最大值就要到来。新冠病毒是太阳黑子极小值的产物,天生惧怕太阳黑子。印度发现240种变种病毒,应对和适应太阳黑子不断增强,这是新冠病毒继续生存的必然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日本疫情神秘消退与太阳黑子增强以及太阳风暴爆发相关
2021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和新冠疫情响应
2021年8-10月太阳黑子明显增加和日本新冠疫情神秘消退对应
2021年9-10月太阳黑子和疫情监测
太阳黑子增加,疫情减轻。太阳黑子减少,疫情加重。太阳黑子杀死病毒。
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耀斑引发的太阳风暴在10月12日抵达地球,带来了地磁暴,同时也造成在纬度较低地区也能看到极光。不仅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地区也报告出现了极光。这种现象可能将持续2-3天。
太阳风暴的等级从 G1 到 G5,从高到低排名。此次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等级为G2,据说即使是 G2太阳风暴,如果与卫星接触,也有可能导致电力短缺和无线电中断。风暴的等级越高,它的磁场就越强,影响也越大。
虽然此次风暴等级只是“中等”,但雷丁大学的马修·欧文教授警告说,我们不应该排除未来 G5 风暴袭击地球的可能性。
https://www.sohu.com/a/494868850_121118710
9月份太阳黑子相对数猛增导致新冠疫情减轻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在11月为36)。这一变化趋势与全球疫情拐点和日本病毒消退基本符合。增强的太阳黑子灭杀病毒,是疫情好转的主要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880.html
我们多次指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为南半球下季,南半球国家疫情减轻,如果防护得当,新冠疫情可能在南半球结束。
我们在2021年10月20日指出,目前南半球进入春夏季,新冠疫情明显消退(如巴西、阿根廷和南非),有望在2020年1-2月完全消失;而北半球进入秋冬季,新冠疫情可能持续到秋冬季,最迟在夏季消失。英国是北半球国家,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为新冠疫情高峰时期,不加强抗疫力度,将带来严重后果,直接威胁2022年6-8月夏季全球疫情的消失。
关注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北半球冬季中太阳黑子减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9249.html
图1 2021年2-11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相对数
2021-2025年太阳黑子的变化趋势
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年2月为北半球冬季,是太阳黑子低值时期,新冠疫情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在2022年6-8月夏季的太阳黑子高值时期疫情趋于结束。目前南半球处于春夏季,疫情正在减弱。
太阳活动的峰值跟谷值相比,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这是对太阳辐射总体而言。事实上,在太阳黑子峰值时期,太阳辐射的强度变化集中在紫外线光谱区,在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紫外线部分某些波长的辐射强度可为太阳黑子最少年份的20倍。这是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瘟疫频发的原因,也是太阳黑子峰年病毒被大量灭杀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272.html
2019年为太阳黑子极小值,新冠病毒爆发表明它天生惧怕太阳黑子。2025年为太阳黑子极大值,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逐年增加,绝杀新冠病毒的日子不会太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70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108.html
太阳风暴绝杀新冠病毒:南美洲最显著
太阳黑子增加,疫情减轻。太阳黑子减少,疫情加重。2021年11-12月和2022年1-2月,南半球处于春夏季太阳黑子峰值时期,新冠疫情处于低谷;北半球处于秋冬季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疫情处于高峰。
由于连日来太阳活动活跃,耀斑引发的太阳风暴在10月12日抵达地球,带来了地磁暴,同时也造成在纬度较低地区也能看到极光。不仅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地区也报告出现了极光。这种现象可能将持续2-3天。
太阳风暴的等级从 G1 到 G5,从高到低排名。此次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等级为G2,据说即使是 G2太阳风暴,如果与卫星接触,也有可能导致电力短缺和无线电中断。风暴的等级越高,它的磁场就越强,影响也越大。
虽然此次风暴等级只是“中等”,但雷丁大学的马修·欧文教授警告说,我们不应该排除未来 G5 风暴袭击地球的可能性。
https://www.sohu.com/a/494868850_121118710
10月30-31日和11月3-5日太阳风暴再次光临地球,杀灭新冠病毒,使疫情减轻。 南半球目前处于春夏季,面对太阳的面积比北半球大,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也比北半球大,南半球国家疫情减弱也最显著(见;巴西、阿根廷和南非疫情数据)。
太阳风暴灭杀病毒的历史记录
太阳风暴定期为地球杀灭病毒,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西班牙流感和新冠疫情证实了这一点。
表2 世界历次流行亚型和太阳风暴记录统计表
年 限 亚 型 名 称 首发地区 拉马德雷 太阳风暴
1510 流感 英国
1580 流感 美洲土著流感 美洲 1582年
1675 流感
1733 流感
1742-1743 流感 东欧流感 东欧
1837 流感 欧洲流感 柏林,西班牙 1859年
1889-1894 流感 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1890- H2N2 EI 英格兰 冷位相
1900- H3N8 EI 英 国 冷位相
1918#- H1N1 SI 西班牙流感 美国 冷位相 1921年
1957#- H2N2 亚洲流感 中国贵州 冷位相 1958年
1967年
1968#- H3N2 香港流感 中国香港 冷位相 1972年
1975年
1977-新H1N1 EII俄罗斯流感 俄罗斯 冷暖边界 1989年
1997- H5N1 Al 中国香港 暖位相
1999- H9N2 Al 中国 暖位相
2002* SARS 非典型肺炎 中国 冷位相 2003年
2004- H5N1 Al 越南 冷位相
2009* H5N1 甲型流感 墨西哥 冷位相 2010-2011年
2012*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沙特阿拉伯 冷位相 2012-2014年
2016* 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 韩国 冷位相 2017年
2019*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 冷位相 2021年
2023-2026年?
注:带*号项是笔者加的,带#号者为最强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1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41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8254.html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3-29/doc-iimxyqwa3856397.shtml
https://www.doc88.com/p-9445767339134.html
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结束和1921年爆发了超级太阳风暴之间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超级太阳风暴灭杀了西班牙流感病毒。
如果在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之前,2021-2024年爆发超级太阳风暴,那么新冠疫情结束就为期不远了。
“超级太阳风暴”与病毒大流行:超级太阳风暴会成为一场灾难还是福音? 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92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34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140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