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沉没无可避免?本土670公里地壳发现不妙,民众内心不再平静

已有 4019 次阅读 2021-12-5 17:0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日本沉没无可避免?本土670公里地壳发现不妙,民众内心不再平静 

2021-12-05 08:00


日本因地理位置悬殊,各类自然灾害频发。这一切都是人类不可控的,甚至有人这么描述:日本的地震已经频繁到用“一日三餐”来形容。

众所周知,每次地震都会带来土地移动,于是日本人最担心的便是地壳的变动,一旦地壳出现巨变,这将意味着日本将有可能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日本沉没无可避免?

据悉,日本每一次地震都会导致地壳的移动,日本年均地壳移动距离为10厘米,最严重的一次地壳移动距离达到了6.4米。日本的国土移动方向是世界上深度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可达11千米。然而日本最高高度仅为3.77千米,意味着一个海沟就能够轻易地将日本吞没,或将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除此之外,日本地质专家对此海沟进行探测,发现地壳下670公里仍然存在一块不断移动的板块,地震波速度人不稳定,日本地震频率将加大,向海沟移动的速度将加快。

近段时间火山频发便能够证实这一点,看来日本面临沉没只是时间问题了。

不断晃动的板块让日本民众内心不再平静。因为板块运动将加速火山的喷发速度、地震的频率、海啸的爆发,这一系列灾难都将让这座小岛变得岌岌可危。

日本的地震频率频繁,于是日本人也长了个心眼。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日本防震建筑能力领先各国,该国政府针对于各项自然灾害也制定了各项应对措施,例如建造房屋时采用防震装置几防震措施。

不过这些举动丝毫阻挡不了地壳的移动,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永远是最渺小的,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不济于事。

众所周知,早些年日本核电站泄露事故就是因为地震,事到如今全球仍然遭受核泄漏带来的威胁。看来受地震影响的已经不只是日本,还有周边国家。

日本专家发布的各项信息,已在社会间传播开来,日本民众陷入焦虑不安。日本也拍过类似的电影,电影画面与世界末日没有任何差别。人类在灾难来临时是极其渺小的,这一现象也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日本似乎也已慢慢接受这一事实。当然日本政府理应采取各项防护措施以及多加安抚民众焦虑不安的情绪,必要时多听取外界给予的意见。在灾难来临时,全人类需要团结一致,一致对外。一旦发生危险,全球各国都会及时伸出援手。

日本地壳移动现象是地球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缩影,如今全球各国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球都必须重视起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也考虑了很多的解决方案,例如购买他国的土地来扩大领土,又或者推荐民众移民。其中,巴西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首要目标,目前占比巴西人口1%左右。可以不夸张的说,一旦日本本土出了什么事,那么巴西的日裔们将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自己的同胞。


https://www.sohu.com/a/505507640_120673645

日本7小时连发4次地震!引发当地民众恐慌

来源:央视财经

2021-12-05 07:55



当地时间3日,位于日本东部的山梨县和位于西部的和歌山县,不同震源处先后发生了4次震感较强的地震。7小时内接连发生多次地震引发了日本民众的恐慌。

3日,日本东部的山梨县和西部的和歌山县相继发生了里氏4.8级和里氏5.4级的地震。 两次地震的最大震感都达到了日本的“5弱”级别,也就是摇晃程度能让大多数人感到恐惧、想要抓住扶手,并且室内的物品可能从高处掉落。

日本山梨县居民: 地震突然就来了,我当时在一楼,我家在马路边,还以为是房子被车撞到了。

尽管这两次地震都没有带来大的损失 ,仍然有不少民众感到恐慌。其中山梨县地震的震中距离富士山只有30到40公里,并且同一地点昨天凌晨两点多就已经发生了两次小规模地震,日本舆论普遍担心这可能是沉寂了300多年的富士山重新喷发的前兆 。而另一处发生在和歌山县附近海域的地震,正好处于日本政府此前预测的日本南部海沟特大地震的范围之内,同样引发了日本社会的紧张情绪。

近期日本地震频繁,以致于有日本网友联想起了正在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日本沉没》中的剧情,实际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民众对于地震和火山喷发一直就有着深深的恐惧。

为了安抚民众的不安,日本气象厅表示,昨天富士山附近发生的地震,与富士山的火山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相关监测数据也没有发现异常。 而对于和歌山县的地震,气象厅则表示,从震级和震源深度来看,并不会直接引发此前预测的特大地震。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5rJUZHaK0G

日本全境下滑50米,将再次迎来大地震:2005年日本灾难预测

已有 4010 次阅读 2018-9-29 07:01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日本灾难,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特大地震活跃期, 自然周期

日本全境下滑50,将再次迎来大地震:2005年日本灾难预测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日本全境下滑50米,将再次迎来大地震,日本民众表示无能为力

日本全境下滑50米,将再次迎来大地震,日本民众表示无能为力

日本是一个地震大国,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可以说是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因此,目前日本的守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关心的问题之一。据了解,日本遭遇不仅仅是地震这么简单,它正在遭受的灾难不下于4种,其中最让人感到致命的就是马里亚纳海沟不断下沉,并且专家也已经发出了“病危通知”,专家表示以目前的下降速度来推算,马里亚纳海沟可能将在未来的30年内彻底沉入海洋!

回复:小编看到这些数字后真的替日本民众捏一把汗,因为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不存在的,所以马里亚纳海沟的下沉真的会使日本逐渐消失,这真的是一个很令人悲伤的事情。小编觉得如果可以其实我们也可以伸出救援之手。毕竟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最近,日本的科学家又爆料,日本专家发现在很短的时间内,日本岛屿整体再度下滑50米,而下滑50米是由最近不断发生的地震造成的。据悉,日本自从进入7月以来,就发生了不下于4次的地震,而且间隔时间非常的短。虽然日本民众大都知道在地震时期如何保护自己,但这不断的地震让日本民众真的很无能为力,一次又一次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真的让人有些承受不了。

回复:小编觉得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小岛,而且日本有富士山的存在,富士山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它是一座火山,虽然它已经近300年没有喷发过,但是并不代表它就是一座死火山,其实,它是一座活火山。也许日本的不断地震,地壳的不断运动是不是跟这个火山有关呢。

前不久日本北海道刚刚发生过一次6.9级的超强地震,离这次地震也差不多过去有半个月了,可是日本政府虽然在极力抢救,但还是有很多地区都断水断电,因此日本民众表示无能为力,并对日本政府极其失望。因为他们目前的状态除了等死,不知道还有什么自救的办法。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专家又发出了更致命的消息,就是在近期日本很有可能将再次迎来超强大地震,而且覆盖面积是全日本境内!面对这一消息,安倍也是竭尽全力的想办法挽救日本,但是目前的形势貌似也没有国家会伸出救援之手。据了解日本想和我国协商看能不能接纳部分难民的生存危机。

回复:小编认为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救援之手,虽然之前对我们的侵略让人恨之入骨,但是大难临头,小编觉得还是人命关天,救人要紧。那么对于日本的这一危机,你觉得我们应该伸出救援之手吗?谈谈你的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https://sh.qihoo.com/957d29414cd758fee?djsource=ZF90WY&refer_scene=0&scene=2&sign=360dh&uid=5476413021fbd6c49c913ac3e4f18a94

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已有 1021 次阅读 2018-6-15 21:04

日本学者呼吁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杨学祥

    关键提示: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我的一项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我在200861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214智利8.8级地震;

    2011311日本9级地震;

    2012411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30电当地时间830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下一场自然灾难: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9-4

       一场自然灾难: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2004年年1226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30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2005830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1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911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2]

      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3-5],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深海地震。

      拉马德雷位相、强震与气温对比

时  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相      相    冷  相  暖  相  冷  

气  温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强  震    2次     1次     7次     0次  已发生2

      海洋巨震与海啸

地震时间        地点        震级      海啸死亡人数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500-1500

1960-05-22      智  利       Ms 8.9      1061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300000 

  从表1和表2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气候低温期与哥伦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巨震海啸和128.5级以上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000-2030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世界强震将频繁发生。

      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此次飓风事件,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美洲国家组织在内的20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援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因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被美国国会视为“威胁”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宣布提供160万美元的援助。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再次明确显露出来。事实上,在诸如恐怖威胁、飓风袭击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战争的防御体系,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奇诺防线”。对此,我们无疑应有清醒认识[1]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文章发表网址: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地震专家: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18日13:03

  专家档案


  杨学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地球动力学研究,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专著《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一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球各圈层能量交换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关系”。2004年被聘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10月发表文章《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2010年仅前3个月,地球便遭遇了一连串的强烈地震:1月12日海地7.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2月27日琉球群岛7.2级地震,3月4日高雄6.7级地震,3月13日印尼6.2级地震……地震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悲剧,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地球已经被调成“震动状态”了吗?是什么引发了地球的大震动?未来几年还会有大地震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近专家,听听他的解析……

  地震

  “力”的作用,“动”的结果

  辽宁日报:最近地震频发,请您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解析有关地震的知识,比如过程,趋势。

  杨学祥:好的。地震多发生在各大板块的结合处,板块学说很好地解释了地震发生时的地质构造变化,但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如果把“板块为什么会相互作用”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也就能清楚地认识地震了。但是,上世纪60年代“板块学说”被提出时,并没有很好的关于动力源的解释,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分析、补充这个问题。现在总的来看,其动力还是要归结到一个字——“力”。有了“力”,地壳才能动,地震的发生是地壳“动”的一种形式和结果。

  辽宁日报:“力”从何来,是什么力?

  杨学祥:主要是地球的自转。在自转过程中,地球各圈层角速度不同,这种差异旋转形成的动能又转变为热能,积累在地核与地幔的边界,造成热膨胀,热膨胀使地核、地幔边界的热物质涌动,往地表上升,称为热幔柱,在地壳薄弱的地方喷涌而出,就形成了众所周知的火山爆发,由此也带动了地壳圈层不同区域的构造运动。同时,火山喷发的强弱变化影响了地球表面大气温度等的变化,就是气候变化。另外还有一种“力”,是外部的,大家可能会想到,那就是地球与天体之间的引力。不要小瞧这个“力”,很强大。大量研究表明,地震活动和天文因素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关系,某些天文因子影响地震的孕育过程,或触发地震的发生。比如,潮汐可以为地震提供足够的能源。

  地震研究

  不可忽视天文和大气因素

  辽宁日报:您是说“潮汐”与地震还有很大的关系?

  杨学祥:以近20年世界上影响大的16次大地震为例,其中发生在上、下弦前后两天内的大地震为5次,而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各两天的大地震却有8次之多;发生在其他时间的大地震也有3次,包括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发生在农历十二)。16次大地震有13次与潮汐的极值有关,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4年印尼地震也都发生在日月大潮附近。上、下弦前后或满月前后,江、海潮汐都比较强烈,这恰恰说明地震与潮汐变化有关,强潮汐对地震火山的激发作用,这个激发作用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盛期和交界处更加明显。

  辽宁日报:您的天文与潮汐对地震影响的论断在科学界是否已经有了共识?

  杨学祥:天文因素与地震灾害关系研究已经开展多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有利用地震资料和天文周期分析的方法开展中期地震预报的研究课题,目前我国还有专门的天文气象与地震专业委员会。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在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太阳、月球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会形成合力,引发大潮,而大潮能够对太平洋地区的地壳产生巨大压力,部分坚固性稍差的地壳会出现裂缝。记得3月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许绍燮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长期以来,地震学家预测,绝大部分人只关心地球内部,结果是获得的有效信息仅仅只有30%,还有70%的信息可能在哪里?他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地震活动与太阳活动的百年、四季和昼夜相关联。

  辽宁日报:那么,地球自转也好,天体引力引发的潮汐也好,哪个作用更大?如何分析出每次地震,特别是大地震是自转或天体引力触发了地球的哪根“神经”而引起的?

  杨学祥:地球的自转速度其实一直处于变化之中。1955年以后,有研究人员用探测仪器发现,地球自转加速度大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变化。尽管突然变化的原因没人能说清楚,但根据华盛顿和里士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其转折点分别在1957年、1961年和1965年。而这三年前后,分别发生了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9.1级地震、1960年的智利9.5级超大地震和1964年的阿拉斯加9.2级大地震。更令人惊讶的是,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周期也有对应关系。另外,这些变化还共同影响了地球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即大气状况,就是我们说的气候变化,对地震的发生产生了直接的作用。

  辽宁日报:大气?地壳?难道大气能压迫地壳产生地震?

  杨学祥:这里有个中介,就是覆盖地球表面更大面积的海水。而这个大气主要是指太平洋上的高压高空气压流。潮汐、地球自转、高空气压流等就像压跷跷板一样把地球板块压来压去,引起板块摩擦和板块相互作用。高空气压流、地球的自转等会使得海水温度和运动发生剧变——水温的变化会产生巨大的水流,外加月球的引力使流动更加剧烈,当某地域洋壳由于海水增加、压力加大而下降,会压迫洋壳下软流物质向大陆运动,使大陆边缘上升;反之,当某地洋壳由于海水减少而上升时,大陆下软流物质向洋壳运动,使陆缘下降。整个地球板块就像玩跷跷板一样,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地震频发,并使地震带集中在海陆交界的地区。

  大地震的统计

  强震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存在对应规律

  辽宁日报: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就是海水怎样运动,或者何时发生变化能引起地震,特别是强震?

  杨学祥:我们先看一组统计数据,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其中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数据是4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国外数据是7次),在1978-2000年发生0次,在2000-2010年已发生4次。具体的地震名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辽宁日报:这个时间段的划分和统计有何意义呢?

  杨学祥:刚才讲了,海水的温度变化是关键,那么,其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太平洋上空的一种高空气压流,称为“拉马德雷”,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并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形式持续20年至30年。“暖位相”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向大陆移动,在它的推动下,中太平洋海面降低。当“冷位相”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这样,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从而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1889-1924年和1947-1976年是冷位相时期,1925-1946年和1977-1999年是暖位相时期。2000年地球再次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是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是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是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是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

  辽宁日报:我听明白了,主要是海水的激烈流动和升降惹的祸。那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也会使海水增加,近几年的强震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杨学祥:有很大关系。从大的时间跨度讲,地球气候是冰期和间冰期反复交替,形成冷暖交替,而冷暖变化导致冰川或增加或融化,这一变化就使得海水增减、地壳均衡遭到破坏,形成地震和火山的周期活动。

  从近百年来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是环太平洋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另一个原因。刚才说了,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也是迅速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厘米至10厘米厚的海水层,水多了就重,对下面洋壳的压力就要增加。在暖位相末期,就是200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压得洋壳不得不破裂下降,更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过程中受到地缘陆壳的强烈挤压,于是俯冲到陆壳下面,这一过程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强震,所以地震多集中在陆海边缘,危及沿海城乡的安全。反之,当海平面下降时,洋壳压力减少,上升扩张,次强地震就发生在大洋中脊,对人类几乎就没有威胁。

  分析与结论

  2000年开始地球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辽宁日报:那些不是发生在环太平洋的地震,比如内陆的汶川地震、新疆等地的地震,它们的地质变化、板块运动和海水、潮汐及气候等有关系吗?

  杨学祥:在所谓的“内陆”,也有地震带分布,比如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它们在欧亚地震带上。其实,印度洋向北扩张推动印度大陆向北运动,与欧亚大陆相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该地区的地震也和印度洋的海平面变化(特别是潮汐的南北震荡)有关。地震和气候是相互作用的: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洋壳下降并伴随地震火山活动,深海地震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导致气候变冷。这就是郭增建先生的“深海巨震降温说”。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级地震海啸后,全球严重低温冷害事件频发就是证据。

  辽宁日报:“冷、暖位相”的理论能与人类历史的所有大地震的发生相吻合吗?您对未来爆发强震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吗?它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否说明地震进入了高发期?

  杨学祥:人类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全面、准确地对地震进行监控、记录和研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古代虽然也有地震记载,但既不全面也不准确,比如震级,特别是从全球范围研究来说;而且,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在近百年内有相似性,所以,以百余年的地震资料来分析是现实的,也是科学可信的。同时进行的还有地球动力研究方面的物理与数学的计算研究。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这个学术观点不断得到国际科学界最新研究结果的支持。2010年初的低温暴雪、智利强震也是证据。

  辽宁日报:哪些地区有可能发生这样的强震能预测出来吗?

  杨学祥:这个结论还属于长(中)期趋势分析。至于地区,很多国家的地震研究者给出了自己意见,我们通过综合研究,在2007年曾列出8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另外,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中国西部也是地震高发区域。这提醒我们要增强抗震防灾意识。

  当然,地震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对其研究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准确预测的程度,虽然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结果,但对于物理机制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壳内巨大能量的突然释放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一定受到了来自地球内部或内外部的某种或某几种力量的影响,能否引发地震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外,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如地质构造带的分布、地壳挤压褶皱的积累程度等。只有多学科的互相渗透,进行多因子的综合考虑,才有利于地震的研究和预测效果的提高。

  本报记者刘洪宇 (来源:辽宁日报)

http://news.sohu.com/20100318/n270921740.shtml

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国际社会应该调整安全观

已有 3852 次阅读 2013-12-23 10:19

               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国际社会应该调整安全观

                                  杨学祥 

    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和日本重新武装的冒险主要来自对未来本土面临重大自然灾害的恐惧,日本列岛的沉没和黄石火山的喷发使日美面临生死的考验,海外寻求生存的欲望导致穷兵黩武的扩张政策。

 

1下一次特大地震在哪里:日本还是美国?

 

    我在200861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214智利8.8级地震;

    2011311日本9级地震;

    2012411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30电当地时间830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2日本列岛的沉没

 

    我在2005年和2010年分别指出,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点评强调指出: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2011311日本9级特大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相关研究表明,海岛特大地震有连续发生的记录,日本面临特大地震连续袭击的自然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370.html

    下一次特大地震无论发生在日本还是美国,都将是严重自然灾难的开始,我们处于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只有认清形势才能采取最有效的对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我们在2008510指出,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4]。这一观点得到国际科学界最新研究结果的支持。

7年过去了,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在2004-2012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6次,比博文发表时多了3次,铁的事实是理论的最有力证据。证据将会继续增加。

这一观点陆续发表在《百科知识》等期刊。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8-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已有 7089 次阅读 2008-5-10 11:08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6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3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4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91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765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5291.html

上一篇:钟南山:奥密克戎没那么可怕,现在的疫苗还有保护效力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1年12月5日晚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6 杨正瓴 尤明庆 范振英 郑永军 许培扬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