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大规模造山作用导致气候变冷 为什么大冰期与大褶皱对应

已有 2012 次阅读 2019-6-10 08:32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碳循环, 气候变化, 造山作用, 温室气体, 大冰期

 大规模造山作用导致气候变冷 为什么大冰期与大褶皱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碳循环路线图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全球变暖 --- 海洋变暖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加快变暖 -- 大量海水变为水蒸气雨水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结合成酸雨酸雨中碳酸与大陆中硅酸盐化合形成碳酸盐海洋接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酸雨导致海洋酸化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少全球变冷形成冰期海洋变冷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加剧变冷地表植被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火山活动增强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增多 进入下一个循环。

      印度尼西亚和邻近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许多山脉都是由海底的古老火山岩构成的,这些火山岩是在一系列岛屿火山和大陆之间的巨大构造碰撞中形成的。在热带雨水的冲击下,这些岩石“饥渴”地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将其封存在矿物中。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只有世界陆地面积的2%,却占其长期二氧化碳吸收的10%。这些山脉可以解释为何在几百万年里,冰盖尽管有涨有落,但却一直存在。

 现在,研究人员扩展了这一理论,发现在过去5亿年里,这种热带造山碰撞几乎与6次左右的重要冰期重合。“这类环境在漫长的时间里调控了气候。”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质学家Francis Macdonald在近日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说,如果地球的气候有一个总开关,那可能就是这些山脉。

在表1中,记录了石炭二叠纪大冰期与石炭二叠纪大褶皱对应,第四纪大冰期与第三纪大褶皱对应。

 

表1  地球自转周期、地质旋回和地磁极性倒转

Table 1  Earth’s rotation periods, geological cycles andgeomagnetic polarity reverse

地质界线

新生代/现在

中生代/新生代

侏罗纪/白垩纪

古生代/中生代

石炭纪/二叠纪

下古生代/上古生代

年代/102Ma

0

 

0.65

 

1.36

 

2.25

2.80

3.45

地壳自转

减慢


加快


减慢


火山活动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强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海陆变动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海变为大陆

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还变到大陆

气候变化

第四纪大冰期


温暖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陆海分布类型

大陆集中在北极


大陆分散在赤道


大陆集中在南极


造山作用

生物灭绝

第三纪大褶皱


白垩纪恐龙灭绝


石炭二叠纪大褶皱


地磁极性

反向


正向


反向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33-42.

2.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igneous provinces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3.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WANG P X, JIAN Z M. Searchinghigh-resolution paleoenmental records: A review. Quaternary Sciences. 1999,(1):1~17.

4.       Sarah J. Feakins, Sophie Warny,Jung-Eun Lee. Hydrologic cycling over Antarcticaduring the middle Miocene warming. Nature Geoscience, 2012; DOI:10.1038/ngeo1498

5.       Richard E. Z, James C. ZGerald R. D. Carbon dioxideforcing alon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Pala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warming.Nature Geoscience 2, 576 - 580 (2009) doi:10.1038/ngeo578

6.       Engel A E J, Engel C G.Continention accre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North America.In: Advancing Frontier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dian Geophysical Union. 1984.

7.       Larson R L. Geologicalconsequences of superplumes. Geology, 1991. 19: 963~966.

8.       Whyte M A. Turning points inPhanerozoic history. Nature, 1977, 267: 679-682.

9.       叶淑华人类对地球的新认识科学, 1999, 51(1): 25-29.

Ye S H. New understanding pf theearth in the 21st century. Science, 1999, 51(1): 25-29.

10.   徐道一,杨正宗,张勤文,等。天文地质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51                       XU D Y, YANG Z Z,ZHANG Q W,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geology (in Chinese). Beijing: GeologicalPublishing House, 1983. 51.

11.   杨冬红杨学祥.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世界地质,2011, 30(3): 474-480.Yang D H, Yang X X.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 Global Geology (in Chinese), 2011, 30(3): 474-480.

12.   杨冬红杨学祥.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1):58-70.

13.   Song X D, Richards P G.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J].Nature, 1966, 382: 221-224.

14.   杨学祥,陈殿友地核的动力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111):68-74. Yang X X, Chen D Y.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J]. Progress in Geophysics,1996, 11(1): 68-74.

15.   杨学祥,张玺云热幔柱的启动动力[J]. 世界地质,1996152):68-74.Yang X X, Zhang X Y. Staring power of plumes[J]. Global Geology, 1996, 15(2):68-74.

16.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等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1997, 4(1): 187-193.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17.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998, 2,27-33, 120-122, 196-198.

18.  AndreasProkoph, Hafida El Bilali, Richard Ernstb. Periodicities in the emplacement of large igneous provincesthrough the Phanerozoic: Relations to ocean chemistry and marine biodiversityevolution. Geoscience Frontiers. Available online 24 August 2012.

19.   Michael R. Rampino, Andreas Prokoph. Are Mantle Plumes Periodic?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2013, 94(12): 113–114.

20.   J. Houghton. 全球变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30. J. Houghton. Globalwarming. 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1998. 30.

21.   杨学祥张中信,陈殿友.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Yang X X, ZhangZ X, Chen D Y, et al. Energyaccumulation and liberation in earth’s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and Earthquake. 1996. 16(4): 85~92.

22.   杨学祥陈殿友.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1):27-36. Yang X X,Chen D Y.  Mantle plume tectonics andthermal energy of the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16(1): 27~36.

23.   Claude J A, Stephen H S. Theevolution of the earth. ScientificAmerican, 1994, 271(4): 44-51.

24.   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66.Li S G. Abstract of datum in astronomical, geological and primitiveorganism (in Chinese). Beijing:Science Press. 1972, 66.

相关报道

热带山脉变身地球恒温器

 

作者:唐一尘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1 10:51:06

 

  热带山脉变身地球恒温器或为造成冰川时代的原因

 

讨厌寒冷吗?谴责印度尼西亚吧。考虑到该国2.7亿人口、森林砍伐以及频繁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在更长的时间内,该国正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印度尼西亚和邻近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许多山脉都是由海底的古老火山岩构成的,这些火山岩是在一系列岛屿火山和大陆之间的巨大构造碰撞中形成的。在热带雨水的冲击下,这些岩石“饥渴”地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将其封存在矿物中。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只有世界陆地面积的2%,却占其长期二氧化碳吸收的10%。这些山脉可以解释为何在几百万年里,冰盖尽管有涨有落,但却一直存在。

现在,研究人员扩展了这一理论,发现在过去5亿年里,这种热带造山碰撞几乎与6次左右的重要冰期重合。“这类环境在漫长的时间里调控了气候。”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质学家Francis Macdonald在近日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说,如果地球的气候有一个总开关,那可能就是这些山脉。

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认为,地球温度的长期变化是由二氧化碳变化所控制的,而板块构造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变化,因为它重塑了地球的表面。但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争论到底是什么在控制二氧化碳。许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板块相互俯冲隆起的火山上。通过释放地球内部的碳,它们可以打开恒温器。

还有人强调岩石风化作用。当山脉中含有富含钙和镁的海底岩石时,它们与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形成石灰岩,后者最终被埋在海底。

“问题是哪一个变化最大。”得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火山学家Cin-Ty   Lee说。仅仅靠岩石“吞食”二氧化碳是不够的,气候也很重要。例如,罗格斯大学地质学家Dennis Kent说,2.52亿年前发生过破坏性火山喷发的西伯利亚暗色岩也富含这种岩石,但吸收得很少。“这里太冷了。”他说。

沙特阿拉伯有高温和岩石,但缺少另一种成分。“这里比地狱还热,但是不下雨。”而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多雨地区,地理位置恰到好处。

在过去的几年里,Macdonald和合作者一直研究相关问题。他们发现,9000万年前和5000万年前的冰川条件与现在已经消失的新特提斯海中一系列岛屿火山同非亚大陆的碰撞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约4.6亿年前的一次类似碰撞形成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但人们认为它发生在亚热带,那里干燥的气候不利于风化。通过重新分析碰撞形成岩石中的古老磁场,Macdonald研究小组发现,这些山脉实际上是在热带地区的深处形成的。而且,它们的隆起与200万年的冰期相吻合。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古气候学家Lee Kump表示:“他们正在描绘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故事,证明这是地球过去的气候驱动力。”

但也可能有例外。因此,研究小组收集了过去5亿年里每一次构造“缝合”的数据,这些“缝合”被认为含有蛇绿岩,即火山海床的碎片。根据每条缝合线上岩石磁性和大陆漂移模型,他们绘制了古代纬度地图,以确定这些缝合线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Macdonald说:“我们很惊讶,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该研究小组将结果与冰川期记录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他们也在寻找火山活动的减少,这可能冷却了气候。但研究人员说,它们的影响力要弱得多。

怀俄明大学地球化学家Kimberly Lau称这项工作“在构思上令人兴奋,在执行上新颖”。然而,Lau希望能从古代沉积物中找到直接证据,证明碰撞导致岩石风化。“他们必须去水里研究这些东西。”Lau说。

Macdonald在演讲的最后说,该团队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解释了冰河期为何开始,也解释了冰河期为何停止。温暖似乎是这个星球的默认状态,在过去5亿年的3/4时间里占主导地位。印尼式的碰撞可能会将全球气候推入冰河时期,但只是暂时的。山脉侵蚀,大陆漂移。地球又变暖了。(唐一尘)

《中国科学报》 (2019-01-11 第3版 国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421965.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421965.shtm?id=421965

 

海洋酸化不断扩大,全球变冷还会远吗?

已有 1388 次阅读 2018-8-16 21:07    

 海洋酸化不断扩大,全球变冷还会远吗?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碳循环路线图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 — 全球变暖 --- 海洋变暖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加快变暖 -- 大量海水变为水蒸气 – 雨水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结合成酸雨 – 酸雨中碳酸与大陆中硅酸盐化合形成碳酸盐 – 海洋接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酸雨导致海洋酸化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少 — 全球变冷形成冰期 – 海洋变冷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加剧变冷 – 地表植被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 火山活动增强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增多 — 进入下一个循环。

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碳的地球化学循环控制了碳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沉积物和大气、生物圈及海洋之间的迁移,而且是对大气二氧化碳和海洋二氧化碳的最主要的控制。

雨水将把大气中丰富的二氧化碳变成弱碳酸带到地面,并和裸露的硅酸盐岩石反应,使岩石表面变成碳酸盐,碳酸盐的岩石很容易风化碎裂,碎片会被冲刷入海洋并沉积下来形成厚厚的碳酸盐岩石地层,而这样的岩层不难被发现。

  沉积物含有两种形式的碳:干酪根和碳酸盐。在风化过程中,干酪根与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碳酸盐的风化作用却很复杂。含在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物中的碳酸镁和碳酸钙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产生出可溶解于水的钙离子、镁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它们由地下水最终带入海洋。

  在海洋中,浮游生物和珊瑚之类的海生生物摄取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来构成碳酸钙的骨骼和贝壳。这些生物死了之后,碳酸钙就沉积在海底而最终被埋藏起来。

二氧化碳可由大气进入海水,也可由海水进入大气。这种交换发生在气和水的界面处,由于风和波浪的作用而加强。这两个方向流动的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伴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量的增多或减少,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也随之增多或减少。

因此,酸雨和海洋酸化是大自然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产物。它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分离出来,储存在岩石圈和海洋圈中,全球气温也相应地由暖变冷。

海洋酸化不断扩大,全球变冷还会远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958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4092.html

上一篇:西伯利亚将在100年内变得宜居?全球变暖有利有弊
下一篇:6月9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峰值:2019年6月10日午报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