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火山引发地震:关注12月23-24日潮汐组合
意大利4.8级地震造成多处房屋倒塌 至少28人受伤
2018年12月27日13:47 来源:中国新闻
据欧联网援引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26日凌晨,位于埃特纳火山附近的意大利西西里大区卡塔尼亚省发生了多次地震,最大震级4.8级。地震造成多处房屋倒塌,至少有28名居民受伤。
据报道,当地时间26日凌晨3时19分,卡塔尼亚省发生4.8级地震,震中位于卡塔尼亚市北部的维亚格兰德市。官方通报,地震造成28名居民不同程度受轻伤,其中10人入院接受治疗。
24日,埃特纳火山再次开始复活喷发,火山附近区域连续频繁出现小规模地震。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中心监测资料显示,从24日上午9时开始,火山周边地区发生大约130多次地震。
根据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中心监测资料,26日的地震震中位于维亚格兰德市北部2公里的埃特纳火山山坡,震源深度1公里。凌晨1时9分,该区域还发生了3.4级地震,震中位于阿奇桑坦托尼奥市北部4公里。
意大利国家地质学家委员会主席弗朗切斯科·贝杜托表示,此次强震完全是由埃特纳火山活动所造成。其震源深度仅为1公里,也说明了这是一次火山引起的地震。
贝杜托强调,很遗憾,现在还无法对地震做出有效预测。目前埃特纳火山还在喷发,地震依然时有发生,初步预测,未来火山周边地区还会有更大强度的地震。对于人们所期待的地震群能否迅速消失,尚无科学依据给出确切答案。
在回应埃特纳火山是否可能引发维苏威火山苏醒猜测时,贝杜托表示,埃特纳火山和斯特龙博利火山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但可以非常确定地说,西西里火山群与维苏威火山没有关联。
贝杜托指出,意大利一直面临着各种地质灾害困扰,政府很有必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抗击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措施。
地震发生之后,26日凌晨5时,意大利民防部部长安杰洛·博雷利在罗马召开紧急会议后,迅速组织专家赶往灾区了解地震受灾情况,并部署救援和灾区安全检查工作。(博源)
(责编:赵芮(实习生)、樊海旭)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1227/c1002-30491420.html
2018年12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1177 次阅读 2018-8-20 18:35
2018年12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和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12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明显。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12月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45度,11月3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12月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1.53741度,12月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暖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C:12月1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06度,12月15日为日月小潮,12月12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12月2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1.55059度,12月24日为月亮近地潮,12月23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E:12月3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79度,12月29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2019年1-3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024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