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今年前11個月山東發生天然地震902次 :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已有 1928 次阅读 2018-12-21 11:52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特大地震活跃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 统计特征, 实践检验

你知道嗎?今年前11個月山東發生天然地震902次


2018年12月21日08:49  來源:新銳大眾

今年山東省的地震發生情況如何?日前,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2018年,山東省地震仍保持多發態勢,截至11月30日,山東地震台網共記錄山東省內陸、近海地區天然地震902次,非天然地震462次(其中塌陷88次,爆破374次)。

省地震台網中心主任殷海濤研究員介紹說,天然地震中,小於1級的地震有735次,1.0~1.9級地震有132次,2.0~2.9級地震有34次,3.0級及以上地震1次,為2018年4月11日發生在臨沂市平邑縣的3.0級地震。

▲山東省地震台網中心記錄的2018年11月山東地區地震震中分布(紅色圓圈:震中,黑粗線,斷層)

雖然這些地震不大,但防震減災工作切不可以掉以輕心。山東省地處太平洋地震帶西側,省內主要斷裂帶有中部的郯廬(山東郯城-安徽廬江)斷裂帶,西部的聊考(山東聊城-河南蘭考)斷裂帶,北部的燕山-渤海斷裂帶,東部的南黃海地震區,此外還有安丘-莒縣山前斷裂等十幾條較大的活動斷裂,存在著發生中強以上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

歷史上,山東省發生過不少大震。近350年來,就有1668年(清康熙七年)郯城8.5級大地震、1937年菏澤7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其中,郯城8.5級大地震,史料記載死亡在冊“人丁5萬多人”。據省地震局專家介紹,這是指壯年男子,若加上老人、婦女、兒童,估計死亡人數應在數十萬人。地震造成的慘重傷亡,提醒我們時刻要繃緊防震減災弦。

大震來了怎麼辦?省地震台網中心主任殷海濤研究員說,山東省今年9月已正式啟動“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山東子項目建設”,2022年建成后,將實現震后5-30秒地震預警信息的發布,並建成較完善的地震信息服務網絡,為公眾逃生避險、重大工程地震緊急處置等留出黃金時間。

▲據聯合國統計,1998-2017年間這些災害發生最多,地震成災次數僅次於洪水和風暴

▲據聯合國統計,1998-2017年間,雖然地震成災次數不是最高,但造成人員死亡最多的是地震及其引起的海嘯,佔各種災難死亡人數的比例高達56%。

要趕在地震災害之前提升防御能力,做好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作,才能有意識地主動避讓。今年以來,在青島、濰坊、新泰等城市已經開展了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作的基礎上,省地震局相機開展了安丘-莒縣活動斷層探測(濰坊段)、蘭陵縣城市規劃區活動斷層探測、濱州市活動斷層探測項目相繼開展,通過探明抗震不利地段,為城鎮化規劃、城鄉建設和重大工程選址等提供了科學依據。下一步,省地震局將繼續在省內有針對性地開展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作,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楊學瑩 時慧卿)

(責編:聶俊穹、胡洪林)

http://sd.people.com.cn/BIG5/n2/2018/1221/c166192-32435572.html


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中国东部逐渐进入地震高发期

已有 2144 次阅读 2016-4-7 07:15   

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中国东部逐渐进入地震高发期

                   杨学祥


   我在2010年4月11日指出,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2012年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继续证实了我的结论。

   关注2016-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6726.html 


相关博客:

中国7级以上地震与南亚和环太平洋地震的关系

已有 2865 次阅读 2012-6-10 15: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欧亚 太平洋 中国    推荐到群组


                中国7级以上地震与南亚和环太平洋地震的关系

                                 杨学祥

 

   1. 数据统计表明,全球强震和中国强震都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三个周期的冷位相时期满足这一规律。2004-2018年全球强震进入高潮。

   2. 特大地震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在前十年达到高潮;特大地震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将在中间十年和后十年达到高潮。

   3. 中国7级以上强震目前尚未达到高潮。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双向挤压是中国强震频发的原因。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和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敲响中国强震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12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76030

   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双向挤压是中国强震频发的原因。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和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敲响中国强震警钟。2012年5月6级地震频发,遍布全球,没有7级地震,应该是地球应力调整,大震蓄力待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1091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6421.html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已有 2247 次阅读 2010-4-11 11:31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杨学祥

  根据1889年以来的地震数据统计,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9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8354.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29(4): 652-657

Yang D H, Yang D B. Thermaldynamic mechanism of El 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 Global Geology (inChinese), 2010, 29 (4): 652-657.

2. 杨学祥陈殿友.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 20 (3): 39-48.

Yang X X, Chen D Y. Relation ofearth's orbit to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in Chinese), 2000, 20(3): 39-48.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Yang D H, Yang XX.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8, 23(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J].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3: 10231027.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6.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262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2799.html

上一篇:12月20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12月21日午报
下一篇:新不列颠岛地区发生5.9级地震:已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收藏 IP: 119.48.185.*| 热度|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