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美国阿拉斯加湾强震引关注 地球处在大震活跃期?
中新网1月24日电 综合报道,北京时间23日17点31分左右,美国阿拉斯加科迪亚克(Kodiak)东南海域发生8级左右强震,触发海啸预警,引发关注。当地政府要求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撤离,前往高地避险。
在2017年下半年全球多起强烈地震引发关注后,2018年伊始又有强震发生,这是否意味着,地球确实处在大震活跃期?
[沿岸居民:最漫长的一次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23日测定,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岛东南280公里处海域当天凌晨发生7.9级地震。该机构最初测定的震级为8.0级,后修正为8.2级,最终定为7.9级。震源深度约为25公里,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强震发生后不久,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即发出海啸预警。收到海啸预警后,阿拉斯加州应急管理中心安克雷奇办公室和科迪亚克警局都建议沿岸居民前往高地或是内陆地区避险。不过,目前,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取消海啸预警。
强震发生时,科迪亚克镇一位正在打渔船上的居民表示,“震了有一分钟之久”。他们几位渔民在震后都下船前往高地避险。他还说,“整个小镇居民都在撤离”。
还有一位当地居民称,这像是她经历过的最漫长的一次地震。“地震未造成损失,除了墙有点裂缝”。
此外,在强震发生后的数小时内,阿拉斯加湾海域又发生了20余次余震。
[阿拉斯加处于地震频发带]
据报道,阿拉斯加州在美国最北部,由于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该州也是美国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州。历史上,阿拉斯加曾经发生过3次8级以上的强震。
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1级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群岛。
1964年3月27日,阿拉斯加南部的威廉王子海峡发生里氏8.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百余人死亡。
1965年2月4日,阿拉斯加州的拉特岛发生地震,震级为里氏8.7级。地震引发了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近几年来,阿拉斯加也发生了数次地震,但由于地广人稀,地震造成的破坏有限。2013年1月5日,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曾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16年1月24日,阿拉斯加州南部发生7.1级地震,致使部分地区停电。
2017年5月1日,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之间的边境地区发生两起强震,地震造成少量建筑物受损。
[全球地震活动水平可能提升?]
2017年下半年,全球曾经多发6级以上、乃至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引发广泛关注。《科技日报》曾援引专家观点称,7级以上地震每年都有20次左右,并不能以短期的几次地震判断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不过,专家也表示,从全球有地震资料记录的100多年的数据来看,有三个阶段8级以上地震比较集中,分别是:1900年前后,1950年前后和2004年至今。因此从历史数据看,地球确实处于8级以上大震活跃期。
2017年9月,墨西哥先后发生两次强震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地球自2004年印尼附近海域发生9.3级地震之后已进入地震活跃时段,在未来几个月全球地震活动水平有可能会提升。(完)
https://news.sina.cn/2018-01-24/detail-ifyquixe7110121.d.html?vt=4
一张表看清亚洲特大地震的高发形势
杨学祥
表1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按时间排列)
序号 | 地震时间 | 地震地点 | 震级 | 拉马德雷 | 洲籍 |
1 | 1896-06-15 | 日本 | 8.5 | 冷位相 | 亚洲 |
2 | 1906-01-31 | 厄瓜多尔 | 8.8 | 冷位相 | 南美洲 |
3 | 1922-11-11 | 智利 | 8.5 | 冷位相 | 南美洲 |
4 | 1923-02-03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8.5 | 冷位相 | 亚洲 |
5 | 1938-02-01 | 印尼班大海 | 8.5 | 暖位相 | 亚洲 |
6 | 1950-08-15 | 中国西藏 | 8.6 | 冷位相 | 亚洲 |
7 | 1952-11-04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9.0 | 冷位相 | 亚洲 |
8 | 1957-03-09 | 阿拉斯加 | 8.6 | 冷位相 | 北美洲 |
9 | 1960-05-22 | 智利 | 9.5 | 冷位相 | 南美洲 |
10 | 1963-10-13 | 俄罗斯库页岛 | 8.5 | 冷位相 | 亚洲 |
11 | 1964-03-27 |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 9.2 | 冷位相 | 北美洲 |
12 | 1965-02-04 | 阿拉斯加 | 8.7 | 冷位相 | 北美洲 |
13 | 2004-12-26 | 印尼苏门答腊 | 9.1 | 冷位相 | 亚洲 |
14 | 2005-03-28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冷位相 | 亚洲 |
15 | 2007-09-12 | 印尼苏门答腊 | 8.5 | 冷位相 | 亚洲 |
16 | 2010-02-27 | 智利 | 8.8 | 冷位相 | 南美洲 |
17 | 2011-03-11 | 日本 | 9.0 | 冷位相 | 亚洲 |
18 | 2012-04-11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冷位相 | 亚洲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如表1所示:
在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896-1923年的特大地震的分布为美洲2,亚洲2。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0-1965年的特大地震的分布为美洲4,亚洲3,紧接着,1966-1976年中国东部就发生了邢台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12年的特大地震的分布为美洲1,亚洲5,紧接着,中国东部7级以上地震的警钟就会敲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794.html
结论:
如果特大地震在亚洲和美洲的分布以均匀分布为主要特征,那么,今后美洲的特大地震发生几率增大;
如果本轮特大地震以分布在亚洲为主,那么,今后亚洲强震的发生也会相对增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884.html
我们早在2006年就发表了表1:从全球有地震资料记录的100多年的数据来看,有三个阶段8级以上地震比较集中,分别是:1900年前后,1950年前后和2004年至今。
全球变暖导致的地震活动增强并没有引起气象学家的重视,他们只注意气象变化,忽视了构造运动导致的更严重的灾害:海平面上升只能淹没沿海地区,地震灾难将遍及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内陆和青藏高原也不能幸免。
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变暖速度和规模,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地震强度将明显高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目前特大地震数量刚刚持平,强度还相差很多,今后三年会更加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812.html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杨冬红, 杨德彬, 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4): 926-934.
[2]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21(3): 1023-1027.
[3]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24(3): 287.
[4]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111-114, 146-158.
[5] 杨冬红, 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 2005,27(1): 96.
[6]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2005,27(4):400,398。
[7]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8]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2006,23(3):30-35
[9]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