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城市热岛效应是京津冀雾霾区静稳天气多发的原因

已有 2948 次阅读 2017-1-2 16:0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雾霾, 无风带, 区域热岛效应, 京津冀雾霾区

城市热岛效应是京津冀雾霾区静稳天气多发的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赤道无风带形成原因

 

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间的地带。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

 

赤道无风带的气候特点

 

气温高,地面气压降低,产生赤道低压带。由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辐合的信风,加强空气垂直运动,但此上升气流地面不感觉有风。

赤道无风带内天气状况单调而富规律。持续的高温全年各月在摄氏二十六度上下,气温年差最小,无年变化可言。旺盛的对流作用,容易产生积雨云及午后的雷阵雨,这是地表云量最多,降雨最丰的地带。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后,应是雨量曲线上的两个高点;夏至、冬至前后,是两个低点。赤道无风带内气压梯度小,风力和缓,风向不定,常出现静风天气。

 

张学文:城市热岛效应是否加剧了雾霾?

 

张老师最近指出,我国今冬的华北雾霾已经闹到是否给学生放假的程度。可见问题严重。各位理论家就此发表了很多认识。这里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气象预报员(不是大气污染问题的理论家)在这里补充一点认识。

补充在那里?补充在昨天谈及的华北雾霾可能存在与逆温层下的不稳定大气层中,即补充到最近华北的霾是在逆温层中还是在不稳定层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021554.html这个博客后面。

补充的具体内容是:

1. 我国华北的城市冬季热岛效应,可能由于华北平原面积大,城市多,所以其人工热源引起的热岛效应可能不仅限于某城市本身,而是会连成一片,即形成华北以致连到东北的群体热岛现象。下面的污染预告图难道与华北、东北平原的高度采暖区域(热岛现象突出区域)不是巧合而重叠吧。

2. 

3. 我理解这种冬季的热岛主要表现在大气低层。而这也意味着华北(东北)的冬季热岛效应也加剧了近地面大气的不稳定程度(低层温度过高引起低层大气不稳定)。如果这个加剧了的不稳定存在于在华北冬季逆温层下,那么这个热岛效应(华北、东北)也是雾霾现象严重的重要因素。或者说热岛现象推进了华北雾霾的严重程度。

4. 我不是污染问题的理论家,以上看法欢迎有关专家批判、参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021841.html

 

区域性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形成区域中心的无风带

 

在北半球的冬季,大陆温度低,海洋温度高,由此形成西伯利亚流向中国沿海的西北风。这是京津冀地区北风强烈的重要原因。

京津冀地区热岛的形成,取代了中国沿海的地位,高温低压区迁移到了京津冀地区,形成类似赤道无风带一样的京津冀无风带,北风吹到京津冀外围就开始上升,形成大气回流,而京津冀中心地区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可称为京津冀无风带。京津冀无风带内气压梯度小,风力和缓,风向不定,常出现静风天气,不利于雾霾的清除。

京津冀地区温度分布和雾霾分布的一致性不是特例而是常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4930.html

上一篇:2017年1月2日午报:拉尼娜指数1月1日进入下降区间
下一篇:2017年1月2日晚报:拉尼娜指数1月1日进入下降区间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