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答记者问:为什么今年长春的冬天没有往年的冬天冷

已有 3460 次阅读 2016-12-15 07:0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南极海冰,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 冷暖两周周期

           答记者问:为什么今年长春的冬天没有往年的冬天冷

1.为什么很多人感觉今年长春的冬天没有往年的冬天冷

今年冬季变暖的第一个因素是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非常显著。

我们在2008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指出,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大振幅(南北纬28.6度之间),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强烈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冷,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暖;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小振幅(南北纬18.6度之间,比最大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强),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微弱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暖,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冷。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事实上,2014年和2015年全球气温连续两年创最新记录,2016年的气温也高于常年,能否出现新记录在年底将揭晓。连续三年的气温升高导致今年初冬明显变暖。

今年冬季变暖的第二个因素是2016922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导致南太平洋环流减弱,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强度减弱,全球变暖非常显著。

连续三年的气温升高,导致2016年初冬明显变暖,北极也出现创纪录高温。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161125日援引法新社报道,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丹麦气象研究所每小时追踪一次北极圈天气变化。气候研究员斯滕德尔(MartinStendel)表示,北极冰盖上方日前几天的气温是温暖的摄氏零度,比往年11月中的典型气温高出整整摄氏20度。他告诉法新社记者,这是1979年卫星数据时代来临至今,记录到的最高气温。他们观测到的现象,极为异常。

2.今天长春气温跌破-20°,但是和往年最低气温(-30°左右)相差很大,因为什么

本次长春降温幅度小,雾霾严重,关键是201612月的潮汐组合导致暖空气活动较强,冷空气活动较弱,不利于北极冷涡形成,不利于拉尼娜发展,有利于雾霾的发生,但是,12月下旬和20171月的潮汐组合有利于冷空气活动。

3.为什么几乎每年大降温都在12301月初左右。

   每年1222日前后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半球回归线,处于南半球最暖的夏季和北半球最冷的冬季,北极地区为极夜,24小时不见阳光,北半球接受阳光面积最小,气温也最冷;南半球正好相反。

4.本次的冷空气受什么影响形成的什么时候能离开东北

本次冷空气活动受127-9日潮汐组合以及1213超级月亮的影响,拉尼娜变强,降温比较强烈;但是,16日以后会迅速升温。研究表明,气温冷暖变化具有两周循环周期,后期变暖将更为强烈。

5.简单介绍下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如果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海温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则称为发生了拉尼娜事件。

6.针对此次降温对人们有什么建议

   2015-2016年发生了极强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将发生弱拉尼娜事件,极端冷暖事件交替发生,气温忽冷忽热,暴雪和雾霾可能交替发生。必须关注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流行和注意交通安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0790.html

上一篇:新疆巴音郭楞州若羌县发生5级地震:关注13-15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12月16日北京发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关注12月雾霾高潮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4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Hejun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