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球恐于 2019 年进入小冰河期?

已有 13881 次阅读 2016-10-6 15:1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火山, 小冰期,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潮汐

地球恐于 2019 年进入小冰河期?

         杨学祥


   【Technews科技新报】太阳黑子是在太阳光球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为太阳活动中最明显、最显见的活动现象。不过,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于 10 月 2 日公布“太阳动态观测卫星(SDO)”所拍摄到的太阳影像,指出太阳表面再度出现“无黑子”(Blank Sun)现象,这已是今年第 4 度观测到太阳出现无黑子情况。科学家警告,目前为近一万年以来,太阳活动最急速下降的时期,而太阳活动的极小期可能导致地球“小冰河期”来临,且最快可能就在 2019 年底前发生。

   据国外专业天文网站 SpaceWeather 指出,这次太阳的无黑子状态,是继今年 2 月与 6 月后的第 4 度。著名太阳观测专家、同时也是气象学家的 Paul Dorian 警告,太阳无黑子状态出现的次数可能会越来越频繁,从一开始只持续几天,之后可能变成持续几周,接着,可能好几个月的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太阳黑子,而黑子数到达极小期谷底的时间,可能落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间,也就是说,距离到达极小期的这段期间,太阳将会不断出现无黑子状态。

   Dorian 认为,以历史观测记录来看,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持续时间若过长,可能导致地球大气层最下层、也就是对流层的气温下降,直接影响到身处对流层的我们,导致全球进入“小冰河期”。而若与太阳黑子数到达极小期谷底的时间吻合,那么“小冰河期”发生的时间最快可能就在 2019 年。


我在2004年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我在2004年指出,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目前处于1800年周期的变暖期,200年和60年周期的变冷期,潮汐在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达到最强,由于潮汐强度的长期减弱,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要小于18-19世纪道尔顿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不可能再现17-18世纪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再现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需要在3107年附近。

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作用正在被证实,警惕气温继续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7971.html

人们听惯了天方夜谭的童话,对科学家的一再警告毫不留意,往往看不到未来危险对自己的威胁。这一次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7971.html


1200-1800年的小冰期周期


杰拉尔德. 邦德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1500~1800年。2000年季林指出,这一周期与潮汐变化周期相一致,15-17世纪小冰期是潮汐的高峰期,现在潮汐低谷对应变暖高峰,还将持续400年,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相一致。再现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的变冷规模需要在3107年附近。


200年冷暖周期


过去5000年间,太阳活动较弱或没有的时期与历史记录中的寒冷期相对应。太阳活动减弱的主要时期有:奥特极小期,沃尔夫极小期,史玻勒尔极小期和蒙德极小期和道尔顿极小期。最近发现,潮汐与太阳活动有相同的200a的周期,与200a气候周期相对应。

美国科研人员预测,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科研人员在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年会上发表3份研究报告说,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1570-1600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1850-1860

1870-1890

1900-1920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和潮汐作用的叠加导致气候变化,单一因素很难形成气候巨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5245.html


参考文献


1. RichardA. Kerr. End of the Sunspot Cycle? 2011-6-14,FollowScienceNOW on Facebookand Twitter.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6/end-of-the-sunspot-cycle.html

2.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236.html

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6205.html

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5245.html



相关报道


太阳今年第 4 度出现“无黑子”现象,科学家:地球恐于 2019 年进入小冰河期

作者 林 薏茹

   【Technews科技新报】太阳黑子是在太阳光球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为太阳活动中最明显、最显见的活动现象。不过,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于10 月 2 日公布“太阳动态观测卫星(SDO)”所拍摄到的太阳影像,指出太阳表面再度出现“无黑子”(Blank Sun)现象,这已是今年第 4 度观测到太阳出现无黑子情况。科学家警告,目前为近一万年以来,太阳活动最急速下降的时期,而太阳活动的极小期可能导致地球“小冰河期”来临,且最快可能就在 2019年底前发生。

   据地层学的研究资料显示,太阳黑子的活动至少已经持续了数亿年,且太阳黑子活动具有周期性,在周期期间内,太阳黑子数量会由多变少、再由少变多,如此不断循环向下一个周期,约每 11 年唯一周期,而目前正处于第 24 活动周期,这个周期的太阳活动极大期落在 2014 年至 2015 年间,因此目前处于太阳黑子数量的下降时期。

   据国外专业天文网站 SpaceWeather 指出,这次太阳的无黑子状态,是继今年 2 月与 6 月后的第 4 度。著名太阳观测专家、同时也是气象学家的 PaulDorian 警告,太阳无黑子状态出现的次数可能会越来越频繁,从一开始只持续几天,之后可能变成持续几周,接着,可能好几个月的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太阳黑子,而黑子数到达极小期谷底的时间,可能落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间,也就是说,距离到达极小期的这段期间,太阳将会不断出现无黑子状态。

   Dorian 认为,以历史观测记录来看,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持续时间若过长,可能导致地球大气层最下层、也就是对流层的气温下降,直接影响到身处对流层的我们,导致全球进入“小冰河期”。而若与太阳黑子数到达极小期谷底的时间吻合,那么“小冰河期”发生的时间最快可能就在 2019 年。

   上一次太阳活动最急速下降的时期,是在 1645 年至 1715 年间,该时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时间维持了 70 年之久,在这段期间内,太阳黑子的数量非常稀少,相较于正常可观测到40,000 至 50,000 颗太阳黑子,只观察到 50 颗左右的太阳黑子,且“蒙德极小期”刚好处于“小冰河期(1550 年至 1770 年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当时地球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全球性的粮食减产、导致饥荒,且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甚至因此而结冰。

   除了 Dorian 外,英国诺桑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教授Valentina Zharkov 也在 2015 年发布的研究中警告,太阳活动从 2020 年至2050 年间,就可能进入类似“蒙德极小期”的时期,造成全球性的低温与粮食减产,再次进入“小冰河期”,且太阳表面活动可能在 2030 年代减少 60%,到达急速下降的巅峰。

Ice Age might grip Earth, NASA images show Sun going “blank” for fourth time in 2016

http://www.hngn.com/articles/209786/20161004/ice-age-grip-earth-nasa-image-show-sun-going-blank-fourth-time.htm

Sun goes blank AGAIN as scientists fear new ICE AGE by 2019

http://www.dailystar.co.uk/news/latest-news/550344/ice-age-sun-goes-blank-scientists

(首图来源:Flickr/blob rana CC BY 2.0)

http://technews.cn/2016/10/05/sun-goes-blank-again-mini-ice-age-might-come-by-201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7034.html

上一篇:冷空气迟到 地震也迟到
下一篇:台湾台东外海30公里发生6级地震 关注4日至9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6 陈楷翰 钟炳 王洪吉 杨正瓴 李颖业 macbers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