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今年最大范围高温来袭: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已有 3854 次阅读 2015-7-14 03:52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厄尔尼诺, 潮汐周期,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高温干旱

今年最大范围高温来袭: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在2014年1月4日指出,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9.5级地震。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年最热年的出现验证了这一预测,2015年将再次验证这一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682.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在这个周期中,月亮赤纬角从18.6°增加到28.6°。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周期为半年。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热,2005-2007年和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全球变暖减缓。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英国著名的哈德莱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预测,这一次气候变暖趋缓可能会延续到2017年。这是一个错误的预测,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3年7月的高温只是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增强的序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4142.html 

   2014年最热年新纪录给出了最新证据。

   2015年将再次刷新最新最热年纪录。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相关报道

今年最大范围高温来袭 京津冀逼近40℃

2015年07月13日06:55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四川民众避暑现场人满为患,犹如下饺子。(四川日报记者李向雨 摄影报道)四川民众避暑现场人满为患,犹如下饺子。(四川日报记者李向雨 摄影报道)

高温区域示意

高温区域示意高温区域示意

  今天(13日)正式入伏,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便应景来袭。预计,今天,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以及重庆、陕西关中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将达39~40℃。

  昨天起,一大波高温包围华北、重庆、华南等地。昨天14时,华北、黄淮中西部及其以南一直到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和华南等地气温普遍达到了30℃以上。省会级城市中,北京、天津、石家庄、重庆和海口达到35℃以上,其中北京为今年首个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8.7℃,同时创下今年来新高。

  今天正式入伏,炎热的范围继续显著扩大。中央气象台预计,13日至14日,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以及重庆、陕西关中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38~40℃。中央气象台7月13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称,这将是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不过高温持续的时间不长。随着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到来,15日起,高温将逐渐消退。

  马学款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的高温较为“凶猛”,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0℃。究其原因,上述地区目前正处在“灿鸿”的外围云系和降雨云团两个天气系统的晴空区,因此日照强,辐射增温较为显著,气温明显上升,炎热不算升级。

  炎热天气下极容易发生中暑或虚脱现象,老弱病幼人员应减少户外活动,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

  小知识:

  什么是高温?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称之为高温酷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713/0655109282.html 

北京持续3天高温天气 电网负荷突破历史纪录

2015-07-13 13:26:00

  7月13日11时23分,北京地区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816.6万千瓦,突破了2013年的历史最大纪录1776万千瓦,增长2.29%,其中降温负荷约占全部负荷的40%,目前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国网北京电力调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杰表示:“从7月11开始,北京已持续3天高温天气,受气温影响,空调降温负荷有了明显增长,这也是电网负荷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我们主要通过调整运行方式,使电网主要设备负载率基本控制在80%以下,目前北京电网运行整体平稳,居民正常生活用电能够得到保障。”

  根据专业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黄色预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已启动大负荷预警Ⅳ级应急响应,北京市区两级电力调度加强电网运行监视,密切跟踪电网负荷走势,加强对重载设备的运行监视,根据设备负载变化趋势,及时启用方式调整措施。同时,电力公司加大对重点输变电设备巡视力度,特别加强对重载设备的红外测温、测负荷工作,对存在隐患的区段进行24小时看护,一旦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大负荷期间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夏季炎热天气,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呼吁社会各用电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保持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同时倡导广大市民用户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用电习惯。

  夏季雷雨天气较多,为了保障市民人身及电网安全,在从事放风筝、钓鱼等户外活动时,请远离输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如果发现损坏电力设施的情况,市民可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进行举报。=(法制晚报)

编辑:小微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xqxb/2015-07-13/content_1397059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236.html

上一篇:可供检验的冷热互变:2016-17年强拉尼娜导致全球变冷
下一篇:辽宁160万亩农田受旱 云南楚雄高温干旱:下一场灾害是干旱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