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台东外海30公里发生6级地震 关注4日至9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中新网台北10月7日电 (记者徐德金黄少华)10月6日晚23:52台湾台东外海东偏南方30.8公里发生6.0级地震,地震深度20公里。
我在2016年8月25日指出,美、日、中要做好迎接大震的准备:关注地震的统计规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8632.html
美国加州强震预警刚刚解除,台湾地震值得关注。
8-16日和21-31日潮汐组合转换是加州地震的危险期。
地震能量正在积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940.html
相关报道
台湾台东外海30公里发生6.0级地震台北震感明显
2016-10-07 01:26:1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台北10月7日电 (记者徐德金黄少华)10月6日晚23:52台湾台东外海东偏南方30.8公里发生6.0级地震,地震深度20公里。
地震发生时,记者位于台北市南京东路大楼晃动约十秒,感觉明显。不过,此间气象部门的报告称台北市区最大震度仅1级。
据了解,地震发生时,全台摇晃,最大震度为台东绿岛5级。目前还没有灾情报告。
作者:徐德金黄少华
http://news.sohu.com/20161007/n469646456.s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5.9 2016-10-0623:51:59 22.60 121.38 20 台湾台东县海域
4.0 2016-10-0622:47:54 26.72 93.12 9 印度
3.0 2016-10-0523:27:39 39.67 118.32 10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
3.0 2016-10-0520:14:45 37.52 78.15 7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6-10-0305:19:04 25.38 99.46 6 云南大理州永平县
3.0 2016-10-0219:24:27 36.70 80.05 44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
2.6 2016-10-0202:43:41 25.34 119.52 29 福建福州市福清市海域
3.8 2016-10-0121:11:24 34.16 90.26 9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
3.3 2016-10-0120:44:20 40.94 107.32 6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4.1 2016-10-0119:35:56 31.26 88.45 9 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
2016年10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杨学祥,杨冬红
2016年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年1-2月,2015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年10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10月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4度。10月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10月9日为日月小潮,10月8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54588度,10月4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10月16日为日月大潮,10月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029度,10月17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10月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61577度,10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E:10月31日为日月大潮,10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30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