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errace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博文

避免课程思政中的几个误区

已有 9312 次阅读 2021-1-3 16: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中文定义非常完整的诠释了课程思政的本质,但是截至到今天,仍然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发表教研论文将课程思政翻译为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英谚有言,A translator is a traitor. 其实有时候也怪不得译者,也包括我们的老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仍有偏颇。


简言之,“立德树人”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中国人,是在人的基础上有爱国的属性作为判据。不管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对于人的这一概念都未改变。那么究竟如何翻译课程思政才更为确切呢?Values Education by Curriculum这个翻译虽然不能说是百分百好,但是确实意译更为准确。学过英语的都知道,介词才是英语的灵魂。这个翻译另外一层意思,用的介词是by,不在是先前的in。因为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些老师会误解,从而影响课程思政的推进,我在这里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课程思政不是加法,是方法。

很多老师反映,课时少、任务重,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哪还有时间加课程思政的内容呢?这是实际情况,但是老师们显然误解了课程思政其实不是你要加上的知识点,它是一种提高课堂的抬头率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抬头率不高、关照现实不够、理论实践脱节等情况比比皆是,是这一届学生不行,还是这一批老师不行?其实怪不到老师,也怪不到学生,我们身处信息化时代,注意力稀缺是我们的时代特质。能够让学生不打“王者荣耀”,听你“聒噪”,你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抬头的眷顾,为关照的光亮,为知行的合一,每一个老师都很了不起。老师再也不能抱着十几年不变的PPT,满堂阅读课了。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但是不是一种新理念,不是一种空洞的理念,它就是需要我们老师回归教书育人本身,以学生学多少为度量衡,而不再强求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老师也做不到,即使做到了,有些知识也都是陈旧的,即使都是新知识,学生也不一定都买账,所以核心方法是举一反三。怎么举一反三,其实就是让学生真学,而不是假学,假学100个知识点,不如真学真用1个知识点。


二、课程思政不是短线,是长线。

很多专家都指出,课程思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诚然不错。但是说句实话,学生一天24小时,其实听课总学时也就4小时,怎么潜、怎么润?以前的老师其实都是课程思政的典范,为什么呢?以前大学未扩招,很多学生和老师私底下关系都很好,老师就住在学校,很多学生是不是去老师家蹭饭。有一位老师写过回忆,当年每天晚上去老师家里看新闻联播练速记,他当年的老师悉心指导,一个月就有很大的进步。很多老师说,教书容易育人难。我恰恰持不同观点,其实教书育人都不难,关键是砸时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从前慢,但是现在呢?所以我说,课程思政是时代命题,不怪我们老师,也不能怪我们学生,不是通过几个案例,几个样板,几个说教。短线育人,往往人会短路。学时是有限的,但是育人是无限的,是一项长线的工作。我曾经说过,现在学生是多了,如果我们的老师能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上课不用点名,就可以非常自然平顺地叫同学回答问题,这就是课程思政,因为平等尊重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不是任务,是责任。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课程思政技巧满分,但是下课食堂吃饭,随意插队,其实你的课程思政就是零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下课回家拍桌子瞪眼,辱骂亲人,其实你的课程思政就是零分。套用一句话,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在教育学生,而是学生在教育我们成为好老师。课程思政本质上不是学校、学院分配给老师的一项任务,而是老师在升级打怪过程中必须履行好的责任。如果做不到三全育人,你的课程讲得再好,都会大打折扣;如果做不到协同育人,你的课程讲得再好,都会事倍功半;如果做不到立德树人,你的课程讲得再好,培养得都是空心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的工作不是在助纣为虐吗?又有什么意义?办好大学,高校必须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那么我们老师做什么?其实就是站稳讲台,牢牢把握课堂主渠道,让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除了避免以上课程思政中的几个误区,我们还应该知道: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入耳,更重要是入脑入心;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同向,更重要是同行同频;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共鸣,更重要是共振共情。


我不是说入耳不好,听得进去是前提,也不是说同向和共鸣不好,而是要更加侧重于同频共振。特别是共情,老师能够共情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学生能够具备共情能力,这就不仅仅是智育,这就是最好的德育。学生可以原谅一个知识不渊博的老师,但是无法容忍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学生可以原谅一个技巧不佳的老师,但是无法容忍一个满嘴谎话的老师;学生可以原谅一个脾气不好的老师,但是无法容忍一个毫无个性的老师。


课程思政没有范式,也没有所谓的标准,但是学生心中一杆秤。个人认为,也不是讲一讲“大国工匠”的故事,学生就可以成为大国工匠。我还是关注于学生的反映和感受。有一次,我在课间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晚上回家路上,饿了,到路边小摊,买了一块肉夹馍,小哥做馍的间隙,我就问他,你多大了,小哥回答24岁,这么冷还出来啊?没办法,要挣钱娶媳妇。”后来,我补了一句,小哥也就比你们大两岁而已。


学生若有所思,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的文章也到这里结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138-1265513.html

上一篇:职业倦怠与学术死亡
下一篇:生活内卷化与教学银行
收藏 IP: 202.195.225.*| 热度|

3 李斐 王林平 徐枫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