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hVictor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hvictory 血浓于水!

博文

人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已有 3992 次阅读 2011-11-27 23:36 |个人分类:博文自乐|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是《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名言,故且不论三多兄的迂腐(应该说是老实),但他这句话说的十分中肯:人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近期国内频频出现一些事情,无论是情场还是世事,每年总会牺牲一些年轻的生命,他们如逝去的花朵的,轻轻绽放片刻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每每看过这些新闻,都不仅的感慨、惋惜。一二十年,终归为了一点点“小事情”就撒手而去,上对得起父母吗?下对得起自已吗?暂且无论是谁把自已带到这个世上,即然来了,就应该活得精彩,活得无悔。
    “爱情”也许很美好,尤其是刚刚涉入其中的蠢蠢欲动的少男少女们,也许他们把之看得比天大。但事实上,N年以后,当你明白什么是爱情的时候,会知道爱情就是“过日子”。“失去的从来就未曾属于你,得到的也未必会长久”。所谓的爱情,是一种不经意间的相遇,两情从此踏实的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该来的终究会来,该去的随他而去。因为,因为,你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该如何度过你的一生。比如宋庆龄,二十多岁失去了丈夫,可她的一生一直在阐述着一件事情:人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我们可以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从社会上,从现实中,从每一天,从时时刻刻。
    有些生命的逝去,可能并非“爱情”,也许是病态的社会,不公平的现实,无能为力的前途,迷茫的信仰。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因为我们还要做有意义的事。也许,我们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穷其一生只能把小小的财富留给后代,那也足已。如果你的能力大一些,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让你的生命更加鲜活。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大,那你是不是考虑要为后代留下点什么?这个后代不仅仅是你的后代,是你村的,你单位的,你家乡的,你的国家。你可以把你熠熠的光辉思想留下来,照耀他们不会迷路;你可以把你的研究成果留下来,让他们找到了前进的捷径;你可以把你的热心留下来,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爱的力量;你可以带领他们披荆斩棘去开创宏伟的事业,泽背后人。
    总而言之,请珍惜你们的生命,因为我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新闻了。
----------------------------------------------------------------------------------------------------------
华科大9天3起跳楼事件 他们为何舍弃如花青春?
  华科大9天内发生“三连跳”

  他们为何轻易舍弃如花青春和生命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2011年的这个秋天,对于位于江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微博)来说,可谓多事之秋。继10月23日一名机械学博士和一名校外人员“坠楼身亡”后,仅隔7天,一名22岁的建筑系大四学生“跳楼自杀”。“华中科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一度成为网络上的热门关键词。

  短短9天时间里,这所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的高等学府像入了梦魇般,悲剧接连上演。不管是该校在读生还是已毕业参加工作的校友,除了对跳楼自杀事件感到极大的震惊外,更是对轻生者轻易舍弃的青春和生命表示关注。

  27岁在读机械学博士:

  曾与姐姐说“我很累,想休息了”

  11月6日,江城武汉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这所人口近千万的城市,有两场并不起眼的追悼会在举行。两个家庭从此送走了自己最亲的人。

  10月23日,星期日的早晨,27岁的华中科大在读机械学博士彭凯峰从所住的西11舍四楼“坠楼身亡”。

  “早上7时57分,宿舍开大门的正说离开门还差三分钟,我突然听到‘砰’的一响,接着两个路过的女孩子尖叫‘有人跳楼了’。”11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西11舍的楼管阿姨回忆起当天的事还记忆犹新,“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楼内的,是学生们搀着我回来的。”

  在这起事故发生的一个小时后,上午9时许,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又传出“一名女生坠楼”的消息。不过经确认这名坠楼者为校外人员,已送医院抢救。11月8日,记者经多方核实,这名坠楼者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2007年,彭凯峰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硕博连读,记者注意到,在本科期间学轮机工程的彭凯峰曾获得过“日本邮船(NYK)奖学金”,成绩还算不错。

  但华中科大不止一位博士生透露,彭凯峰所在专业的博士论文“最近提高了等级,原来只要发几篇D级的论文,现在却需要发B级论文,压力肯定很大”。而记者也了解到,在以“治学严谨”而著称的华中科大,因博士论文不过关而延迟毕业、甚至不能毕业的学生并不罕见。

  “话不多,比较内向”是很多认识彭凯峰的人对他的最直观印象。这位“看起来多少有些文弱”的博士生,在10月23日清晨给姐姐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我很累,想休息了”,然后纵身跳下四楼。

  22岁建筑学大四学生:

  跳楼当天旷课在宿舍里打游戏

  10月31日下午2时许,当22岁的建筑学大四学生张骋捷从华中科大紫崧学生公寓15栋6楼一跃而下后,“整个华中科大弥漫着强烈的紧张气氛”,“三连跳”使得这所知名学府一时间背负了极大的压力。

  从13时21分起的40分钟内,张骋捷通过自己在人人网上的账号“张骋捷santo”发了四条动态,最后一条称“走得仓促。再见,地球人”。

  “当时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在,还是隔壁宿舍的人告诉我这个消息。”说起张骋捷当天的情况,他的一位室友显得很伤感,“实在没有想到,他有什么想不开的?”

  据这位同学回忆,当天上午张骋捷并没有去上“一贯都不喜欢的设计课”,而是在“宿舍里打游戏”,中午的时候,他出去和父亲吃饭,再也没回宿舍。而据华中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07级学生回忆,张骋捷是在13栋和15栋连接处出的事,他应该是从13栋的楼顶翻到15栋的楼顶后跳下的。

  在诸多同学印象中,他是一个“比较内向、很腼腆”的男生。从2008年到华中科大就读5年制的建筑学以来,至少在大三以前他“成绩还可以”。记者注意到,张骋捷曾获得过“2008-2009年度学习进步奖学金”。他的一位室友表示:“他从大三开始有些变化,开始觉得学习没意思,经常不去上课,出现挂科。”

  对于张骋捷为何从大三开始觉得学习没意思,无论是他的高中同学还是室友都百思不得其解,他的一位室友称“问过他为什么,他也不说”。种种迹象表明,在张骋捷大三时,“发生了对他有很大影响的事情,具体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他的一位高中同学这样总结。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缺失

  10月25日,华中科大的外教PW教授通过一个学生的帖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帖子里发出了三个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用正确的方法去抢救?为什么没有人上来帮助?为什么让他孤独地死去?”

  “其实这位教授问的问题都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也恰恰反映出了我国高校在生命教育上的缺位。”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说,“包括死亡教育在内的生命教育其实是一个现代大学生应备的常识,大学应该提供这样的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突出,亟待关注和解决。”

  但华中科技大学相关工作人员面对几起坠楼事故的态度却有些让人惊讶。记者在该校党委宣传部提出采访该事时,一位女工作人员称“事情不是都完结了嘛?”当记者“想了解后续情况”时,该工作人员说是“徒增悲伤”。

  当记者离开华中科技大学时,在张骋捷坠楼身亡的紫崧学生公寓外,摆放了一排《知晓心理常识、助人自助》的宣传牌,但来来往往的学生中没几个人停下来驻足观看。(据法制周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586-512314.html

上一篇:近期国际形势扑朔迷离,严然大战在即的征兆
下一篇:考察归来
收藏 IP: 1.193.24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