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美促、拉、助菲捣乱南海,日也趁机参合

已有 2063 次阅读 2016-7-30 08:12 |个人分类:哲理|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日也趁机参合

美促、拉、助菲捣乱南海,日也趁机参合

威胁中国领海!盘点美驻菲军事基地群

剑指南海!日本军机令菲侦察能力翻倍

威胁南海!探秘菲律宾苏比克基地

2016-07-29 09:14:54 来源:参考军事

美刊称菲“几乎没有海军”:若开战军舰无法幸存

中国军舰的数量比菲律宾多得多,而且装备有反舰导弹。在战争中,中国可以在数海里之外击沉菲律宾的护卫舰,并且不会遭遇反击。这些美军的二手军舰对菲律宾来说物有所值,只是别指望它们会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2016-07-29 09:14:54 来源:参考军事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27日发表题为《菲律宾在南海的最大问题——它几乎没有海军》的文章,作者为罗伯特·贝库森,编译如下:

对菲律宾来说,它的海军太小了。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两个重要战略要塞之间。

然而,菲律宾难有作为,因为它的海军是本地区最薄弱的海军。

这种情况正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改变。菲律宾没有能力打造一支可在战争中对抗中国的海军,但它正在构建一支可以作战并可能足以在一定限度上威慑中国的海军。

“一定限度”并不是一种低调的说法。

菲律宾海军最主要的战斗力在于3艘来自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二手汉密尔顿级巡逻舰。这些巡逻舰已经在艰苦条件下服役了数十年。

721日,菲律宾正式获得第3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并将它投入现役。这艘舰将被当作护卫舰使用。这艘舰原名为“鲍特韦尔”号,现在则以菲律宾革命家安德烈斯·博尼法希奥的名字命名。

“安德烈斯·博尼法希奥”号于19676月首次下水,如今它已经49岁了。它曾经追踪过毒品走私犯,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保护过油港。1980年在阿拉斯加的恶劣天气中,它还从一艘燃烧的荷兰游轮上救下519人。

它的续航力为可观的9600海里(1海里约合1.85公里),航速每小时15海里。然而,这艘舰自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就没有接受过任何升级改造,而在冷战后,它的反潜能力就已经被除去了。

这艘老旧的舰只应该属于博物馆。2015年,曾在该舰上服役的军士长瑞安·罗斯对美国军事网站的记者说:“他们说这艘船太老了。它将会接受大规模维修保养。”

目前,这艘军舰驻扎在美国位于阿拉梅达的海军基地。它的舰体要重新刷漆,然后它要接受几个月的测试,10月份将前往菲律宾。

这些事情发生在一个紧张时期。南海是世界的一个“动荡地区”。

马尼拉还有两艘115米长的美国二手军舰,它们都是汉密尔顿级巡逻舰。除了这3艘大型舰船,菲律宾的海防还依靠一些同样老旧的轻型护卫舰、海岸巡逻船和快速攻击艇。

在武器方面,“安德烈斯·博尼法希奥”号拥有一门76毫米舰炮。如果移交工作同过去两艘美军二手军舰的移交方式相同,那么菲律宾海军将用经过升级的MK-38 Mark 2自动炮来替换该舰225毫米MK-38自动炮。

这些较新的自动炮都装有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可以预计,这艘军舰还有一个飞行甲板。

菲律宾海军的护卫舰没有装备反舰导弹。这让它们面对中国军舰时会丧失防御能力。中国军舰的数量比菲律宾多得多,而且装备有反舰导弹。在战争中,中国可以在数海里之外击沉菲律宾的护卫舰,并且不会遭遇反击。

不管怎么样,这些二手美国军舰的全盛时期已经过去。这意味着这些老旧的舰船将花费大量时间在港内处理维护问题。

菲律宾为什么要接收美国的二手军舰?马尼拉本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更现代化的高性能军舰。

这有几个原因。菲律宾的国防预算很少。美国通过“过剩防务产品”项目将这些巡逻舰出让给菲律宾,因此实际上这些军舰是免费的。菲律宾只需要支付升级费用。马尼拉首次购买这些护卫舰时,它们很快就成为菲律宾海军中最大、最坚固的舰船。这实现了一种相对的改善。此外,马尼拉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得舰船,而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并不总是由装备有远程反舰导弹的军舰来完成的。

总之,这些美军的二手军舰对菲律宾来说物有所值,只是别指望它们会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威胁中国领海!盘点美驻菲军事基地群

剑指南海!日本军机令菲侦察能力翻倍

威胁南海!探秘菲律宾苏比克基地

   请见附件(图,文):()1美促、拉、助菲捣乱南海,日也趁机参合(图) .do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993469.html

上一篇:引力波有关错误的彻底纠正
下一篇:韩国部署"萨德"必将自食恶果论反对"萨德"入韩
收藏 IP: 123.123.2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