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美国:中国试射东风-41洲际导弹 射程覆盖美国全境

已有 6019 次阅读 2016-1-6 09:14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射程覆盖美国全境

美国:中国试射东风-41洲际导弹 射程覆盖美国全境

 

美国媒体21日报道

 

美国情报机构最近监测到中国利用轨道发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的打击范围能够覆盖美国全境。

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这次试射是于本月5日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的。

尽管外界对此次试射的细节知之不多,但中国此前的确曾在山西五寨导弹试射中心进行过轨道发射导弹试验。

五角大楼官员认为,本月进行的此次试射标志着中国战略武器开发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阶段,表明北京正在推动建设和部署更加难以定位的轨道发射“东风-41”导弹系统,而非之前的机动发射车技术。

此前发布的“东风-41”导弹图片都表明,它是一种安装在发射车上的洲际导弹。

“东风-41”弹道导弹可以打击7500英里之外的目标,是中国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

 

  文章还援引军事分析人士的话称,轨道机动发射导弹的技术旨在避免敌人对一国核部队的先发打击,如五角大楼设想的全球快速打击计划,该计划利用精确制导常规武器在发现目标后数分钟之内便可对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目标实施打击。

  该网站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预测,“东风-41”导弹最多可携带10个弹头。外界预计,北京目前拥有可用于单弹头导弹上的300个弹头。

  乔治城大学亚洲武器控制项目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或许是从乌克兰获得了轨道发射导弹技术。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曾经建造过SS-24轨道弹道导弹。这篇文章还称,中国官方电视台曾在2006年播出电视画面,导弹发射车、指挥车和其他导弹系统车厢都被伪装成铁路车厢。

  乔治城大学的报告表示,中国的轨道移动弹道导弹系统是以乌克兰的SS-24导弹发射系统为原型设计的,后者也被称作是“陆上核航母”。此外,中国还在中部地区修建庞大的铁路和隧道系统,用于进行此种导弹发射系统的训练。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里克·菲舍尔表示:“这极大地增加了追踪中国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难度,因为中国目前拥有74565英里长的铁路线,其中包括9942英里长的高铁线路。”到2050年,中国将拥有17万英里长的铁路线路。高铁线路将使得东风-41导弹迅速抵达部署地点,并加大他国侦查、追踪和反制的难度

  五角大楼也在研究轨道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以应用在未来的核部队上。

  与此同时,俄罗斯最近也披露称,正在研发新型轨道洲际弹道导弹系统,最早可能于2017年向克里姆林宫提交相关报告。这一系统可能基于SS-24弹道导弹系统进行设计。俄罗斯媒体报道称,此举意在针对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

  东风41洲际导弹发射记录:米尔网www.miercn.com

  第一次:2012年7月24日

  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中国于2012年7月24日成功试射了一枚东风-41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导弹从山西岢岚导弹基地发射,目的地为西部沙漠地区。

  第二次:2013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中国在2013年12月13日了东风-41的第二次试射。

  第三次: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2014年12月13日,东风-41导弹进行了第三次试射,并且“测试了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技术”,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声称:最新这次试射意味着“中国首次完成洲际导弹多弹头战斗部试验”。

  第四次:2015年8月6日

  台湾联合新闻网2015年8月11日评论说,大陆于8月5日,广岛核爆纪念日前一天再次试射东风-41洲际导弹,“这次试射东风-41洲际导弹意味这型号导弹已经进入实战部署阶段”;但8月19日,美《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美国情报官员证实,中国8月6日进行了一次东风-41洲际导弹的试射,这次发射中这枚导弹携带了两个分导式模拟核弹头。


  在各大国武器库中有很多武器都经常亮相银屏,以满足大众对军事建设的了解需求,也用来恐吓一些中小国家。但是有一件神秘物件是很少拿出来显摆的,这就是洲际导弹,真正的国之利器!世界上能玩转洲际导弹的国家连五常都不能全部都做到。根据最新的洲际导弹前十名的榜单来看,连英国这种老牌帝国都没能入选,更别说是印度了。

  2015世界洲际导弹战力排名:

  第十名: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 国家:中国

  东风-31弹道导弹(代号:DF-31,北约代号:CSS-10)是中国的一种三段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也是中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中国第二代战略武器,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

  东风-31射程为11500公里,可携带一枚700公斤弹头(相当于1百万吨TNT炸药当量的核弹头),或者多枚更小的弹头。 改进后的东风-31A,载荷1050-1750公斤,可携带至少三枚弹头或诱导弹头以及重返大气层载具、其射程为11270公里。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东风-31甲核导弹方队通过长安街。

  2015年9月3日,庆祝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上再度亮相。


  第九名: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 国家:俄罗斯米尔军事论坛bbs.miercn.com

  亚尔斯弹道导弹(俄文:РС-24 ?Ярс?,英文:RS-24?Yars?,中文:RS-24 ?亚尔斯?;北约代号:SS-29;早期编号:RT-24)是俄罗斯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该编号使用的是冷战时期美苏战略武器谈判的导弹数据交换中的命名方式。

  亚尔斯弹道导弹是RT-2PM2弹道导弹(白杨-M)的升级版,配有分导式多弹头(MIRV)。RS-24弹道导弹将加强俄战略火箭兵的作战打击能力,与已经装备部队的白杨-M单弹头弹道导弹一起,成为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在未来导弹部队的核心。RS-24弹道导弹于2009年12月开始服役。


  第八名: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国家:中国

  东风-41弹道导弹(代号:DF-41,北约代号:CSS-X-10),是目前中国军方对外公布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中的最先进系统之一。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这使得导弹的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

  东风-41采用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技术,从而实现了运载火箭及分弹头自适应变轨。该技术并非是简单地在一枚导弹上装载多枚分弹头,而是让每个分弹头都有独立的飞行弹道,可调整轨迹攻击不同目标。这样每枚反导拦截导弹最多只能摧毁一个分弹头。让反导系统的效能大为降低,东风-41可携带6~10枚分导式核弹头,这将严重动摇各国反导系统的可靠性。


  第七名: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 国家:美国

  民兵3洲际导弹美国现役的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它是美国第三代地地战略核导弹,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期发展的,其突出特点是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开始采用分导式多弹头,命中精度也有进一步提高。现正仍在美军导弹部队服役。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与液态燃料;热发射。 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弹头:236枚配备通用电气12型重返大气层载具、3枚当量17万吨W-62核弹头、金属片及诱饵;300枚配备通用电气12A型重返大气层载具、3枚当量33500吨W-78型核弹头及诱饵。

  圆周公算偏差值:(12型重返大气层载具)0.12海里(220米);(12A型重返大气层载具)0.09海里(116米)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第六名:布拉瓦潜射远程弹道导弹 国家:俄罗斯

  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完全借鉴了“白杨”-M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经验,具有突防能力强和圆概率误差较小等特点。该导弹与“白杨”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为10000公里。“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仍然采用三级火箭助推,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它是俄罗斯现在组成二次核打击能力和核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随着北风之神”级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于2013年于1月10日正式服役。

  SS-N-30圆锤(布拉瓦)洲际导弹,长12.1米,直径2米,发射重量36.8吨,战斗部全重1.2吨,可携带6到10枚分导式核弹头,该导弹射程可达8000公里以上。该弹可在海下发射,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射程不稳定,能够对美国本土的重要城市构成威胁,具有极大威力。为了能够突破美国反导系统,俄罗斯在设计弹头时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装防辐射及电磁干扰的防护罩,增加诱饵装置等。此外,“布拉瓦”导弹可携带6到10个分弹头,分别攻击不同的目标,突防能力极强。


  第五名:M51潜射远程弹道导弹 国家:法国

  M51潜射弹道导弹是法国原子能军需事务局和法国原子能总署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战略核导弹。M51导弹重54吨,长13米,直径2.35米。导弹上安装电力喷嘴调节器、惯性制导与天文制导系统,展开式减阻帽能够降低发射后的空气阻力;它的整流罩由复合碳基材料制造。导弹射程可达8000~13000千米。导弹初型(M51.1)能够搭载6个TN75核弹头,升级版本(M51.2)将能安装12枚新型TNO弹头,预计该型导弹将于2015年入役。

  2010年,法国M51潜射弹道导弹计划取得重要进展,标志着法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2010年1月27日,法国国防部宣布,当天首次从“凯旋”级“可畏”号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上成功试射了一枚M51新型潜射战略导弹。此前,M51导弹已试射过3次,但都是由地面装置完成,这次是首次从核潜艇上试射成功。M51导弹将逐步取代现役的M45潜射弹道导弹,首先装备在“凯旋”级“可畏”号核潜艇上。9月20日,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号开始在法国海军服役。另外,其他3艘“凯旋”级潜艇都将在2011年和2018年之间完成改装,以装备M51导弹。

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


  第四名:巨浪2潜射远程弹道导弹 国家:中国

  巨浪-2(JL-2,北约代号:CSS-NX-4)是中国第二代洲际潜射弹道导弹,设计为三段固体燃料推进火箭。最大射程7400-12000公里,可携带单个或3-6个核弹头。

  巨浪-2将部署在094型核潜艇上,每艘可搭载12枚。2011年12月30日在中国渤海试射成功。(但消息来源于网上,官方没有任何相关消息)巨浪2号显然不是东风-31的海基型号,两者有一定的技术渊源,但是东风-31的尺寸没有办法装进窄小的094潜艇。电视上出现的东风31A和巨浪2模型弹的外形有重大的区别。

  2002年12月22日早10时20分,国防重点工程,某战略导弹核潜艇首艇于锦西葫芦岛下水。该艇配备12具潜地战略导弹发射筒,有"新东风下海"之称的国防重点工程,就是即将交付部队的巨浪二"乙"多弹头潜地战略导弹。

  "乙"弹是巨浪二项目的最后一种型号,由航天一,二院联合研制,整个项目历时十年以上,先后于九十年代发展出巨浪二验证弹,增程的巨浪二"甲"弹。为了建立二次核打击能力,改善我国核报复能力的绝对劣势,国防科委,中央军委下达了"新东风下海"的指示。

  JMA:"乙"陆基弹射弹,于2001年在山西发射三发;

  JMB:"乙"海基弹射弹,于2002年在大连由2**号常规导弹潜艇发射八发;JMA,JMB都是"乙弹"定型前的实验弹,遥测弹和练弹都没有发射。


  第三名:三叉戟D5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国家:美国

  三叉戟二型(D-5)导弹在宽度上和一型导弹相似,导弹在长度上却比后者多了10英尺(3.05米),直径上大了9英寸(22.9厘米),而且在投掷重量也大上一倍。

  英国计划为了4艘新的潜艇采购三叉戟二型导弹,为了要控制导弹的部署与瞄向的目标,届时三叉戟导弹将会完全配备英国的高科技。然而英国政府在改变主意放弃三叉戟一型导弹而就二型导弹时曾声称:上头装的弹头将不会比三叉戟一型导弹来得多。因此三叉戟二型导弹将被装上8枚弹头,而不是10枚。弹头将由雪佛兰根据现装在北极星A-3导弹上的加以发展。

  部署:美国计划将它装在俄亥俄级潜艇上,而后在1989年加入太平洋舰队,在1992年加入大西洋舰队。有8艘在建造时就装上一型(C4)导弹,其中有4艘原来装一型(C4)导弹的潜艇将改装以容纳二型(D5)导弹。合计最后14艘潜艇携带336枚三叉戟二型导弹。

 

 


  第二名:东风5B弹道导弹 国家:中国

  2015年8月23日上午,中国9·3阅兵专项演练在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沿线盛大上演,不仅引发首都普通民众的驻足观看以及国内媒体的巨大关注,外国媒体也对此次演练展现出的规模赞叹不已,纷纷细数在预演中亮相的方阵、装备和飞机,尤其是对中国展示的新武器装备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香港《星岛日报》日前披露,中国第二炮兵将以6个装备方队的形式展示7种导弹,其中包括中国现今最强洲际导弹东风-5B。东风-5B于2006年成功试射,是一种能直接打击美国全境的洲际导弹。


  第一名:撒旦洲际弹道导弹 国家:俄罗斯

  R-36M弹道导弹(俄文:Р-36,北约代号:SS-18 "Satan",中文:撒旦)是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研制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体积最大、威力最大的现役导弹。

  R-36M弹道导弹在编号上延续了R-36弹道导弹,但由于R-36无法满足军方需求,因而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幅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具备了很多第四代战略导弹的技术和战略思想特点。

  截止2000年9月,该各型该导弹共进行150次发射,除4次研发时代的发射失败以外,全部成功。

 

    请见附件(图):()1射程覆盖美国全境(图) .do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948411.html

上一篇:矢算
下一篇:中国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朝鲜核试验
收藏 IP: 123.114.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30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