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阿基诺是个什么东西?

已有 2174 次阅读 2015-7-3 11:32 |个人分类:哲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阿基诺是个什么东西?

阿基诺是个什么东西?

 

阿基诺的菲律宾政府,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非法领土要求并侵占了部分岛礁。

为否定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并为掩盖其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事实,还对中国的南海断续线妄加指责。

 

近来,更是就南海问题不断勾结域外势力对抗中国。

继去年4月与美国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后,今年6月初访日期间又寻求与日本加强军事合作。美国和日本方面也在考虑将日本自卫队的空中巡逻范围扩大至南海。

 

菲律宾外交部15日说,阿基诺的菲政府将于7月初派出由本国官员和美国律师组成的团队出庭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听证会,就菲律宾的南海领土主张进行辩护。

据外媒报道,该听证会将于77日举行,涉及的诉讼有关中菲之间的南海领土争议,由阿基诺的菲律宾政府于20131月发起。

报道援引阿基诺的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查尔斯·何塞的话说,

“眼下,我们正为77日至13日将在海牙进行的辩护工作准备口头辩词。来自马尼拉和美国的团队将飞往那里。”

 

菲律宾甲米地,当地举行庆祝海军建军117周年仪式。

 

2013122日,菲律宾外交部照会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称,菲律宾就中菲有关南海“海洋管辖权”的争端提起强制仲裁。

 

中国政府2013219日退回菲政府照会及所附仲裁通知,此后多次郑重声明,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

但菲政府不顾中方立场,仍于2014330日向国际仲裁法庭提交了所谓诉状。

有关南海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曾表示,

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是历史形成的,并受到国际法的保护。对于同有关国家间的海洋争议,中方一直致力于与直接有关的当事国通过谈判和磋商解决。

 

2010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东盟十国和中国“10+1上合组织,亚投行,一带一路,的机制得到亚洲和世界,各国和人民,的支持,没有美国和日本,他们就要捣乱。现在的趋势就是美国和日本捣乱的结果,想要插一杠子,把这个东西拆散,把这个水搅浑。

现在看到南海周边是拉上了想要勾结域外势力对抗中国的,阿基诺的菲律宾,下一步还会拉上其他的国家,是要彻底将南海搅乱。

 

对阿基诺的菲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起的“攻势”,

菲律宾的媒体15日也发表了评论进行抨击。

  评论认为,菲律宾总统为了保住自己不断消逝的政治实力,力图在菲律宾制造一种氛围,即菲律宾应该与美国、日本在一起对抗中国,甚至与中国开战。

评论同时指出,中国有意愿与菲律宾通过谈判来解决南海争端,但阿基诺并不接受这样的谈判,反而邀请域外势力卷入争端制造紧张,因此他的行为是一种危险措施。

 

美刊也称,

亚太整个地区、尤其是南中国海地区的局势极具争议。

这里涉及若干角色和矛盾,包括菲律宾与中国的矛盾。

去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把中国在南中国海的立场比作二战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这是不恰当的、不负责任的、煽动性的做法。

阿基诺曾在东京发表的演说中再次如此比较,这就近乎荒唐了。

阿基诺应当闭嘴。

 

随后美国网站67日文章称,

把南中国海比作苏台德地区表现的是惊人的无知,这种说法出自某个当事国的国家领袖也令人担忧。

那里的局势需要冷静的头脑,而不是叫嚣战争的鲁莽角色。

把纳粹德国与中国相比是荒谬的,经不起推敲。

中国领导人绝不是希特勒,南中国海也不是苏台德。

 

对于日本在战争期间和入侵中国的历史,安倍一直采取积极的修正主义态度。

把中国人称作纳粹显然会让希望世界忘记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曾是日本密切盟友的人感到高兴。

 

  阿基诺如果多读一点点历史就会发现,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在1942年至1945年入侵并占领菲律宾,在那里杀戮、折磨和强奸,并把成千上万名菲律宾妇女强征到日军经营的妓院充当性奴—日本人委婉地称她们为“慰安妇”。

 

也是日本人而非中国人下令进行“巴丹死亡行军”,使上万人死于疲劳、饥饿、疟疾和虐待。

上千万中国人为阻止世界被日德联盟统治而丧生,既包括战场上的士兵,也包括无辜的平民。

阿基诺发表这套煽动性言论或许是想转移菲律宾人民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去关注国家领导人和精英几十年来在经济和国家管理方面的糟糕表现。

   如此表现的里外不是人的阿基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902513.html

上一篇:美国国务院公开约2千封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时邮件
下一篇:外交部回应美国无理搅乱南海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
收藏 IP: 114.252.2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