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对丁肇中教授领导的AMS项目的一点评论

已有 3038 次阅读 2018-7-8 11:36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丁肇中教授领导的AMS项目的一点评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的AMS项目,首个安置于太空中的最强大、最灵敏的精密粒子探测装置,是目前唯一被永久安放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具有开创型的大型科学实验。AMS项目已经收集了1200亿个宇宙线数据,这被丁肇中教授视为AMS项目目前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而相应结果已经整理成数十篇学术文章,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世界顶尖学术期刊上。

最近一次发布五年太空实验结果是在2016128日。结果显示,该项目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测了宇宙线中正电子流强,正电子比例,反质子-质子比,以及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氦核以及其它核子的流强,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线的认识。

 

 

7月7日上午,在山东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介绍:

“这两年收集了更多的数据。两年以前,实验结果推翻了以前所有的理论,最近两年又推翻了更多的理论。”

丁肇中教授高度评价山东大学的热系统对AMS的贡献:

“没有山东大学热系统的贡献,AMS不会存在。”

据了解,当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周时,探测器外部温度在-40摄氏度和+40摄氏度之间不断变化,热系统是在国际空间站运行的AMS最关键的部分,因为AMS探测器的温度波动必须保持在1摄氏度之内,而热系统相当于给所有元件穿上一件“保温衣”。

丁肇中教授解释道:“有这种温度的平衡才能使我们仪器很精确地测量所有粒子的轨道。”。

丁肇中教授认为:

随着AMS项目的进展,到2024年,周期表上的元素可以推到什么地方,反物质最终结果是什么,暗物质的来源是什么,这些问题应该有决定性的结果出来。

 

    本博主的一点评论:

AMS项目,以首个,且是目前唯一安置于太空中的最强大、最灵敏的精密粒子探测装置,已经收集了1200亿个宇宙线数据,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测了宇宙线中,正电子流强,正电子比例,反质子-质子比,以及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氦核以及其它核子的流强,很精确地测量所有粒子的轨道。

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成果,为据以具体分析、探求各种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始资料。

本博主的博文:“创新弥补、纠正科学基础缺陷、错误,领跑科学革命

在【科学网】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111371.html 

其中,关于基本粒子演变规律部分,由基本粒子演变的各种已知实验、观测,已分析得到基本粒子组合、转变的一些与现在国际流行观点根本不同的基本规律:

(1) “‘电子’与‘正电子’逐次组合、转变为,中微子、各种轻子、各种介子、各种超子、质子、中子、各种原子、分子”,就得出“一切物质都是由‘电子’与‘正电子’逐次组合、转变而成”。

(2)各种正、反粒子,相互作用,都不是国际流行观点所误解的“彼此湮灭”,而是组成新的粒子,并辐射出相应的光子。

(3)没有反质子与反中子组成的反核子,因而自然界不存在国际流行观点所认为的“反原子和反分子”。

(4)中微子反中微子都只是唯一的一种,由于它分别与电子、缪介子、陶轻子,相互作用,而交替同时出现,而被国际流行观点误解为:“中微子有3种,两两间振荡”。

定能得到更具体的证实。

至于,反引力的所谓“暗能量”,就请见如下部分:

现代宇宙学按 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的 都普勒效应,观测、分析并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各星体光频率移动,错误地给出各星体光频率移动与其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而错误地得出所谓“宇宙膨胀论”,并推论出“大爆炸宇宙论”。

把偶然发现的低温,(等效温度~2.73K) “背景辐射”毫无根据地当成所谓“宇宙年龄约为10万年时,由光子退耦产生的”,而作为所谓“大爆炸宇宙论”的重要依据。

虽已发现各星系中心,存在巨大质量的黑洞,而按现有错误的数据计算尚远不能完全弥补所谓的“宇宙质量缺失”,以及采用惯性牵引运动公式,分析宇宙远处星体的红移超过了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的“都普勒公式”,现代的所谓宇宙学家,甚至,就得出更为错误的“宇宙加速膨胀论”,而导出可能存在所谓反引力的“暗能量”的错误结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122872.html

上一篇:补充强调:什么是“科学精神”
下一篇:美舰敏感时刻穿越台海峡国台办:台民众勿帮美国打“台湾牌”
收藏 IP: 111.196.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