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德媒:世界看好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已有 1226 次阅读 2017-10-1 14:18 |个人分类:哲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德媒:世界看好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在西方工业国家,对衰退的恐惧却在蔓延。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美国退出自由贸易。相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上宣告一个新的全球化时期即将到来。

2017-10-01 10:12:36 来源:参考消息网

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926日刊登题为《当国家和经济相统一时》的文章,作者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欧盟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格哈德·施塔尔。

文章称,世界正在变革当中。人们正在经历时代的转折。特别是在亚洲,以往的发展中国家成功融入世界经济。在西方工业国家,对衰退的恐惧却在蔓延。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美国退出自由贸易。相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宣告一个新的全球化时期即将到来。

中国因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而创造了一个成功的经济赶超模式。在短短3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贫穷、孤立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文章称,中国认为自己的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1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规定的15年过渡期内完成了市场经济自由化进程。但与此同时,这一进程不能对中国的政治稳定构成威胁。对于一个人口14亿且生活状况差异很大的国家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的政策仍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五年规划。它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确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导向。尽管这些计划十分详细,但中国经济并非计划经济。竞争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章称,由于这个庞大的国家幅员辽阔且存在多样性,各地政策存在很大差异。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有了一个历史悠久又与国际经济联系密切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且自那以来就实行“一国两制”。

所以,中国经济制度的首要特征是法规和行政管理上的多样性,其次是政界和企业在国家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密切互动。

文章称,中国在信息技术、网络和通信领域的产业政策尤其成功,通过支持措施和限制外国竞争者参与中国市场,已经产生了不少目前属于国际领先阵营的企业。华为公司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并且取代爱立信成为欧洲通信基础设施市场的引领者。该公司也是苹果和三星以外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之一。中国产业政策的成功例子还有阿里巴巴、谷歌的竞争对手百度和网络公司腾讯。

文章称,预计中国不会放弃其成功的经济和社会模式。在改变了的国际形势下,坚持对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天真理解、要求中国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并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已不再合适。

国际竞争不仅存在于企业之间。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中,竞争也发生在政策和调控制度之间。这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美国也通过政府采购、军事研发开支以及对外国投资进行安全政策审查来对经济施加有力影响。

文章称,因此德国和欧洲政界必须对这种政策制度的竞争作出调整,也必须向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学习。

专家:应对全球传染病流行应推广“中国模式”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愈发频繁的国际人口流动给全球传染病应对带来巨大挑战。专家认为,中国应将高效应对传染病的经验总结为“中国模式”,向全球推广,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

由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全球健康的前景与挑战”研讨会29日在北京举办。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全球健康项目主任程峰在会上说,全球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导致病毒的变异和传播加速,为全球传染病防控带来新挑战。中国经历了非典、H5N1等疫情,在应急指挥中心、医疗队等系统建设方面非常完善,经验值得借鉴。

清华大学全球健康及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考虑到商业利润,很多国家在传染病等公共健康方面的投入不如癌症等常见病多。而中国政府却可以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机制来达到公共健康的公益目的,应总结这种高效的“中国模式”,并向全球推广,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

美国乔治敦大学全球健康系终身教授黄志环在会上提议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外交”。她说,中国的疾控工作曾经受到美国和其他国际组织援助,而在非常快的几年时间,中国已成为国际疾控方面的贡献者。

“应提升中国参与全球卫生的发展能力,培养有外交能力的健康人才,能够把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外交’带进国际组织,并参与一些国际卫生条例的制定。”她说。

卫生领域专家普遍认为,传染病病毒一般发源于动物,从动物传到人需要一个长期演变过程,因此存在每100年出现一次传染病大规模暴发、每40年出现小规模暴发的流行病学规律。距离1918年欧洲大流感已过去近百年,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都在评估2018年迎来全球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风险。

针对这一风险,与会专家建议,全球须在意识提升、风险评估、疫苗研发、应急机制建设等方面做好准备。“即便这只是推测的风险,但也应像每日做天气预报一样提前预警。”张林琦说。他建议,打破只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机制,从公共健康和安全的角度,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共享相关资源,才有可能在全球范围与传染病的较量中,确保人类健康与安全。

2017-06-29 22:03:01

外媒:“中国模式”引领中国稳步前行

参考消息网101日报道

外媒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种经常被称作“中国模式”的迷因让中国在国际上最常发表的例外论得到普遍接受。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928日报道,2011年,香港大学研究员班志远的中国传媒项目发表了对支持这一迷因的一些观点的思考:“随着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继续发布经济高速增长的数字,中国以外的学者试图撬开中国的秘密,结果是对已有的所谓‘中国模式’重新燃起兴趣。根据这种说法,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一套可能会让我们所有人得到启发的独特的政治和经济手法。”

风险投资家李世默2013年让“中国模式”的说法更上一层楼,称中共是一种贤能政治。随着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出版《中国模式:政治精英体制和民主的局限》一书,这种“中国是贤能政治”的说法在2015年底得到了进一步宣扬。

中共的立党思想是马列主义,而率先提出当前这种“中国模式”迷因的是外国人。不过对于中国人而言,最近30年来的经济发展则要重要得多。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中国让众多老百姓摆脱了贫困,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

据拉美社929日报道,虽然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低迷,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但中国领导人和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

报道称,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刻一体化的中国经济发展正在减速,但仍然维持稳定增长。以6%7%的年增长速度,中国经济每年增加的产值相当于一个中等经济体。但是中国政府强调,中国经济仍需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因为每年农村地区有超过1400万人加入劳动力市场。此外,中国需要打赢反贫困战争,中国还有大约5000万人生活在贫困中。

为了维持中高速增长,中国政府正在推动供给侧改革,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新挑战的创新对策,这是适应当前经济增长放缓但是质量提高这一新经济形势的选择。

中国在最近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源于改革开放,在当前经济结构重组和现代化过程中,改革开放依然重要。面对经济增长减速和经济问题堆积,中国领导人和分析人士相信,结构改革将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依靠出口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极限,产能过剩和高负债、世界需求起伏不定等新问题的出现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报道称,有鉴于此,中国正在转向以创新为主导的新模式,发展绿色、开放和共享的经济,这些都将为良好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支持和保障。

此外,中国政府推出的另一项战略也令人瞩目,这就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趋势,旨在满足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求。

报道称,有很多例子说明,中国推进改革和维持中高速增长的决心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希望和稳定。中国经济现在更加平衡,更加倾向于消费而非投资带动。

2016-10-01 11:31:15

高原明生:中国模式对跨越“陷阱”至关重要

我本人不太认同“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这一概念本身就存在一些争议。古希腊时期斯巴达与雅典的关系,也并不能完全与后来的近现代国家体系相比较。不过,近期对这一概念的讨论,主要反映了部分人的“担忧”或“思考”:中国作为后发的崛起大国,是否会与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发生冲突?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确实是有现实意义的。

中美并非必然发生冲突

我认为,中美之间并没有“必将到来”的冲突,这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时代背景的变化。如今并不是一个大国冲突与战争的时代,而是大国以合作寻求共同利益、以协商解决分歧矛盾的时代。

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世界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很多,而且相互交织,在相当程度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使是世界一端的局部经济危机,也可能会影响到世界另一端的主要经济体。在此情况下,大国之间更关心如何共同解决各类问题,而非相互之间的争斗。

同时,核武器的出现、各类现代武器破坏力的加强,以及现代经济的脆弱性,都使得战争不再是大国之间打交道的理性选择。冷战及其以后的历史证明,战争既非解决国际争端的最佳手段,亦非解决国际争端的唯一手段。

其次,中美之间并无不可调和的矛盾。中美之间确实有分歧,有矛盾,但也有诸多合作和共同利益。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分歧与矛盾虽然有安全层面的成分,但并未达到必须用战争解决的程度;另一方面,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了切实的利益。从媒体角度来说,可能会更多报道带有“冲突性”的议题,这有时给人一种中美之间“剑拔弩张”的感觉。但实际上,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政治上其实也一直在保持沟通,这是中美关系的基本面。

第三,中美之间并不是过去意义上的“权力转移”关系。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重要前提是崛起大国要取代守成大国的位置。但是,中美之间并不是这样。中国确实在迅速发展崛起,但中国目前并没有要当世界霸主,也没有要在世界事务中取代美国,这是中美关系与冷战时美苏关系的重要区别。中美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权力转移”,不如说是“权力对比”的变化,以及权力的合作与制衡关系。不仅中美如此,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可能均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美之间的矛盾,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大国矛盾相比,我更担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反全球化趋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族群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其背后涉及复杂背景,不能简单地用“文明冲突”这样的概念去概括;一些国家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等情况。类似这样的问题,才是从根本上影响世界安全与稳定的因素,也是很多表面上的“安全问题”的根源。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用传统的“安全”或者“经济发展”等工具,还必须从全球治理的高度去看问题,而这恰恰需要大国之间的合作。正是在共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大国之间又可以加强共同利益,建立相互认知和信任,并形成大国合作的机制与氛围。

总体来说,今天的世界与19世纪“王朝战争”时的世界不同,与20世纪前半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世界不同,与20世纪后半期冷战时的世界也不相同。不能用传统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世界。

争霸并不符合中国利益

在讨论中国崛起与对外关系时,比较多的讨论偏重于“大国博弈”。但实际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等国内因素,对于中国的对外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能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假如这一陷阱确实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国内因素决定的。内政与外交的这种关系,不仅是中国的特点,也是很多其他国家的特点。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很大成绩。有些人据此认为,中国在国力增强后,必然走上对外争霸的道路。但我们应当看到,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还有很多内部的事情要做。而要处理好这些内部的事情,就需要建立一个与过去传统大国不同的对外关系。这是中国的发展模式所决定的。

从中国的长期发展出发,如果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必然需要开放、创新,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的和平环境,在国内则需要建立法治体系和市场经济规则,并解决很多触及深层矛盾的问题。这都是国家完成良好内部治理的基本前提。

比如,中国的国土面积极为辽阔,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如果用日本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中国对于土地的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要大幅提升利用效率,不仅涉及城乡“土地”问题,还涉及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分配等制度设计层面,涉及“人”的发展与现代化问题。这些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又如,中国的市场虽然广阔,但内部的整合还有待完成,各地之间的制度差异、文化差异还很大,建立统一国内市场需要很长的过程。日本企业会发现,在中国不同地方投资,面临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中国企业实际上也面临同样问题。而在美、日等国家,内部市场整合已经完成,企业运行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较小,投资可以在各个地方相对自由、灵活地流动。这一内部市场整合的过程,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与之类似,在人口结构、创新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层治理等方面,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中国领导人已经看到,中国的很多问题相互关联,错综复杂,需要全面的、综合的、深层次的、相互配套的改革措施。而这一改革并非易事,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

可以想象,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稳定的周边关系、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密切畅通的国际交往,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也许有人认为,与外部的冲突有利于加强内部一致,但这只是短期效果,中长期的负面效果极大。中国提出要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这实际上意味着统筹使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自然就需要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

中国领导人提出打造“命运共同体”的说法,是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一种思路: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并且相互之间以共同利益密切相连。在一些地区,大国甚至可以为小国付出一定的自我牺牲。这是与过去传统国际关系不同的思路或模式。只要中国坚持这种发展模式,就必然不会走上争霸道路,因为这条道路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发展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能否实现理想中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能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冲突将使日本受害

在上述宏观层面之外,避免大国冲突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大国之间建立信任,管控危机。

回顾历史,大国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或是围绕具体问题出现对立,并非罕见情况。但是,矛盾与对立未必一定要升级为摩擦、冲突甚至战争。在冷战期间及结束之后,大国之间积累了不少处理矛盾的经验。其中,建立信任和管控危机都有重要意义。

在建立信任方面,主要涉及大国对于彼此的认知。在此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十分重要,不仅是学者之间应当加强交流,相关的事务部门、一线人员之间也应当加强交流。正如生活中一样,如果人与人之间有一些基本了解与信任,那么有些事情也就不会引发误解或误判。

在管控危机方面,大国之间会出现军事力量的接近和对峙,但这并不等于双方想要一场战争。大国之间要避免爆发意外冲突,就需要在危机预防、危机管理等方面下工夫。就具体技术层面而言,海空力量之间的相遇、意外情况下的联络热线等都有积极作用。中美之间也有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等机制或文件,这显然有助于双方避免意外。

在讨论中美关系与“修昔底德陷阱”时,也会涉及日本的问题。我知道中国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希望中美之间的矛盾加剧,或是希望看到中美爆发冲突。我想,在日本也许存在此类观点,也许还有人从外交博弈的角度出发,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制衡中国,但这不意味着日本希望看到中美冲突。从理性的角度可知,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冲突,日本一定深受其害。日本在战后长期享受和平发展的红利,而且正是在和平中成长为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体。恰恰是在和平道路上,日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冲突动荡的外部环境、可能“殃及池鱼”的大国战争,都绝非日本外交的目标。

正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日本更希望中国能够稳定发展。在过去数十年,中国的发展惠及日本,而日本提供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对于中国而言也有积极作用。这种互惠关系为两国的众多国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外,中日之间也存在建立信任和管控危机的需求。在处理矛盾时,中方认为日方的一些人是“两面人”,不可信;日方也认为中方的意图不透明,很让人担心。实事求是地说,要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确实还需要时间。那么在此过程中,可以首先把危机管控的工作做好,避免发生意外冲突。中日之间应当用谈判和协商解决问题,而不要“动手”,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作者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东京财团高级研究员、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本文由本报记者刘华采访整理)

2016-09-13 13:54:00

国务院侨办举办国庆“为侨服务日”活动

新华社北京929日电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29日联合在北京举办“为侨服务日”活动,来自五大洲83个国家和地区的537名侨界代表人士欢聚一堂,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

活动现场播放了《侨胞情民族梦——中国侨务巡礼》专题片,通过“党和国家亲切关怀”“和谐侨社你我共建”“华文教育留根筑魂”“文化中国四海传扬”“华文媒体携手合作”“万侨创新+‘一带一路’”“维护侨益关爱侨胞”“全球华侨华人网上家园”“中医关心你健康”等9个分展台40余块展板,全景式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侨务工作在各专项领域为侨服务的政策、举措和成果。

在活动现场,多个特色服务区吸引了大家驻足咨询。服务区内通过实物展示、咨询答疑、慈善义卖等形式,为到场的侨胞提供华文教育、文化交流、经济科技、华文媒体、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服务。在“中医关怀”咨询问诊区,专家现场把脉、解疑释惑,深受侨胞欢迎。

服务日当天,还为第四批15家“华人华侨互助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2017-09-29 17:52:26

首都机场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客流高峰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从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随着国庆长假来临,首都机场即将迎来假期出行高峰。9月28日至10月11日期间,首都机场运送旅客预计达到394.57万人次,日均28.1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85%,其中10月1日至8日客流量为224.4万人次。

据预测,9月28日至10月11日期间,首都机场进出港航班约2.4万架次,日均1712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7%。从9月28日开始,首都机场整体客流量将出现显著增长,日客流量均突破28万人次,并在9月30日达到高峰,进出港旅客约29.88万人次。10月1日将迎来航班高峰,进出港航班约1760架次,10月2日之后客流量逐步降低,日客流量维持在27万人次以上,10月9日预计将再次出现客流高峰,进出港旅客约28.3万人次。

今年适逢国庆、中秋两节叠加,旅游、探亲旅客热情高涨。据预测,国内热门目的地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西安、三亚、南京,境外热门目的地为曼谷、新加坡、普吉岛、吉隆坡、巴厘岛、悉尼等。

首都机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假期期间,广大乘机旅客可能会携带月饼或大闸蟹馈赠亲朋好友。携带月饼礼盒乘机前一定要打开检查礼盒中是否有刀叉或者红酒,如果有的话需要办理托运。此外,如果携带活体大闸蟹,根据民航局规定,活体动物禁止携带或托运乘机,需提前与航空公司联系了解具体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017-09-28 17:39:47

港媒:中国发展令旁观者感到意外且屡屡超出预期

自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用自身发展令旁观者感到意外,且屡屡超出预期。

2017-10-01 10:23:09 来源:参考消息网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30日刊登题为《68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继续超预期》的文章,作者为美中政策基金会主席王冀。以下是文章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01日迎来成立68周年之际,我不知不觉地回顾起中国共产党的数十年统治及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意义。

当我还是一个小孩时,中国处于混乱之中。在内部,中国正在为国家的未来而斗争,人们对于后帝国时代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意见不一。在外部,中国正在应对日本的威胁。抗日战争和内战构成了我童年的画面。最终,日本被打败,国民党逃到台湾,中国共产党宣布成立“新中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久,我移居到美国。当我开始在美国的生活时,我试图想象新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在我的记忆中,中国是一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为了生存而奋斗。

当毛泽东去世时,中国面临一场危机。国家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道路。毛泽东的继任者邓小平的选择是聚焦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在成立人民共和国时,毛泽东宣布中国已经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屈辱历史。邓小平的目标则是要走得更远。中国不仅要结束屈辱历史,还要在经济上发展起来,重新获得它曾经的地位。

我依然记得自己在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与他的短暂对话。他对我说,革命的目的是让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好。邓小平的改革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2008年,北京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对许多人而言,那次盛会被视为中国的亮相派对。这个国家终于以一个全球强国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强到足以与其他世界强国平起平坐。中国达到了我1972年在北京时所无法想象的发展水平。

邓小平的经济政策被证明是成功的,中国已经在应对下一步该怎么走的问题了。除了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中国还有其他新问题要解决,比如污染、收入差距和腐败。中国应该如何运用自己新确立的全球影响力也是个问题。

面对上述挑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努力再一次重新定义中国。他发起了一场反腐败斗争,以恢复人们对共产党的信任,并正在采取措施扩大中国在亚洲和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一带一路”等雄心勃勃的计划不但被视为刺激经济增长、也被视为扩大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努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国庆之际,这个国家也在筹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届时将确定未来五年党的领导班子。这些重要会议应该能够让人们对中国及其领导人为国家规划的走向有所了解。自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用自身发展令旁观者感到意外,且屡屡超出预期。我看好中国在未来能够再接再厉。

英媒:科技公司助中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拉大与日印差距

参考消息网810日报道

英媒称,上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成了官方媒体报道的主角。中国以阅兵的方式进行了庆祝,并展示了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最新武器装备。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9日报道,在技术的军民两用程度不断提高之际,中国在研究机构和民营企业的帮助下正推进本国武装部队的现代化。民营企业的强大技术实力和无与伦比的人力资源,加上政府的决心和充足的资金,意味着中国打造尖端军事能力的抱负并非空洞。

报道称,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的并非中国一家。实际上,整个亚洲都在以类似的方式增加军备开支。在推进军事力量现代化的过程中,其他国家也在放弃传统承包商,转向民营科技企业。

具有军事用途的重要技术正日益影响亚洲的战略格局,拉大中国与地区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和印度)之间的差距。中国在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努力,可能很快对美国构成挑战。

得到红杉中国投资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第四范式的创始人戴文渊,只是相信中国在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方面正缩小与美国差距的诸多科技创业家之一。

比如,在对深圳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的一次造访中,看到了该公司展示的民用无人机。但无人机也有军事用途,而且中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还在培育国内半导体行业,中芯国际等公司成为相关开支的受益者。

另一方面,百度等集团以及较小的科技创业企业,都日益瞄准政府合同。百度正努力从一家以搜索引擎而著称的公司向人工智能企业转型。

比如,百度正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合建一个研发人工智能的实验室。在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指出,百度已在人工智能开发方面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同时,印度在军民两用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原因在于风险资本不足,以及缺少能够探索此类技术的处于前沿地位的本土企业。

总体而言,“印度制造”已变得更多的是一个口号,而不是一种现实。但是,这项造势宣传有机会产生影响的一个领域,是在降低印度对进口军事装备的依赖程度方面。

阿达尼、巴拉特铸造公司、马恒达和塔塔的武器都进入了市场。但转型最彻底的是阿尼尔·安巴尼旗下资金紧张的信实集团。安巴尼正努力让他的公司转型为像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等跟政府存在密切联系的公司一样的军事承包商,并帮助取代来自俄罗斯等国的产品。在过去,这些国家是印度军队装备的主要供应者。

报道称,日本在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方面也处于落后,部分原因在于,软件和操作系统在很多情况下比硬件更重要,而日本一直在硬件方面做得很好。

报道称,中国拥有另一项优势。在中国军方与民营部门之间紧密合作之际,美国军方、大学研究机构和硅谷公司之间一度类似的深厚纽带却有所削弱。此外,美国的许多科技集团对于跟军方合作变得很矛盾。相比之下,在太平洋这一侧的中国却没有此类烦恼。

2017-08-10 00:21:01

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中国发展“国字号”企业出路在何方?

央广网大连62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天(29日)进入最后一天。此次论坛围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题,共同探讨推动创新增长、包容性增长的方法,为世界经济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上,与会嘉宾不仅关注国际形势,更聚焦中国发展。针对当前国有企业面临多种不利因素,包括建筑热潮消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贸易萎缩等问题,昨天(28日)的论坛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字号”企业的出路在何方?

再过几个小时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就要闭幕了。八十多个国家、2000多位代表、200多场分论坛活动,仅三天的时间,可以想见此次论坛的行程安排有多紧凑。所以,每每走进会场,会觉得所有人都在身旁快速穿梭而过,各个分会场外很少有人停留。

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昨天(28日)下午一个会场门口儿就足足排了四十多分钟的队,几百人眼巴巴的奔着这个分论坛而来。而论坛也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国字号”的未来》。

在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和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2016年,宝钢和武钢开始进行战略重组。因体量巨大,重组后的宝武也被称为“中国神钢”。作为超大国企的领头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国强在“国字号的明天”问题上表示,要憧憬明天首先要认清现实,“中国的国有企业历史不长,从1949年开始我们才有真正的国有企业,逐渐的中国国有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从中央国企到乡镇国企;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类型的企业越来越多,当前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共同成长发展的状态。

马国强把国有企业分成两大类。一是公益类,二是商业类。他认为过去国有企业被赋予太多功能,而通过分类可以去除国有企业的多余功能,从而“瘦身健体、提质增效”,“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分类,使得国有企业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聚焦主业,比如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司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应该是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比如我们承担了职工家属宿舍的供水、供电、供气,还办了幼儿园、办了学校,这些在这一轮的改革当中都要还给政府。还有以前我们办的医院,我们也把它交给擅长做医院的比如中国医药,中国华润,由他们去做。通过宝武钢铁聚焦钢铁主业,把不该为的去除,未来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好。”

而同样面对“国字号明天”这个问题时,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则表示,对国企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到底谁来负责的问题,“监管的核心在于有效,而不在于复杂,现在的问题是复杂有余,有效不足。所以在国有资产的运营中还是出现大量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到底是谁对企业负责,如何给企业操盘手赋予强烈的使命感,如何赋能赋权才是最重要的。”

徐井宏也坦言,国有企业在运营效率上确实不如民营企业,如何实现突破,他给出三点建议:首先,当下推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仅仅是引入资本,还应该引入更加有效的机制,引进市场人才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在引进资本的同时引进机制和人才。其次,在监管层面,实行以审计为手段的监督机制。通过内审,审计企业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又因为混改最容易发生关联交易,还需要审计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同时对品牌进行保护。第三,推进考核及激励机制,要推进以增量为原则,让运营机制和企业股东层共同受益的机制。

对于徐井宏刚刚提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马国强也补充了自己的理解,“混改肯定是解决方案之一,所以中央为什么说要一混则混,其实在这一次全面深化改革之前混合所有制就有。这一次混改更多的是要从体制机制上,外界对中国的中央企业的内部的机制或许有一点点误解。我们有集团公司层面,比如我做董事长的层面我们更多的是管监督,我们下边的各二级公司,他们的决策自主权是充分授权的。我们对他们的激励也是充分的,包括现在的增量利润的分享,这种机制我们已经在运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通用电气的全球副总裁刘凤鸣也出现在此次论坛上,对于混改问题刘凤鸣认为引进机制比引进资本更重要,“通用电气与中航工业合资成立了合资公司,通用电气提供全部知识产权,在这过程中,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都与通用电气自身没有差别,这种机制的引进比资本的引进更重要。”

作为跨国公司领导者,刘凤鸣与国企打了多年交道,他表示所有企业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如何做大做强,国际化就是做强企业的标志,而“一带一路”便是好时机,“通用电气合作的企业中80%以上是国企,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个机会呢?因为通用电气和国企一起走出去,可以和国企进行互补,这是全新的合作方式。”

2017-06-29 09:46:01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刘世锦: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将回归常态

央广网北京627日消息

在今天(27日)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我国消费增长潜力巨大,预计三到五年会倒逼出现在全球很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将回归常态,接下来需要“多管齐下”促进楼市健康成长。

今年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2%,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2个百分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时,消费也在转型升级,特别是服务性的消费发展很快,去年过境旅游1.2亿人,创造收入76百亿。中国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对中国培育品牌很有利,它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将倒逼中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预计三到五年内会出现在全球很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今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刘世锦判断,房地产投资今年下半年会回归常态,为了保证百姓住有所居,接下来需要采用包括房产税在内的政策,多管齐下促进楼市健康成长。

刘世锦谈到,“一是房地产调控需要在需求方面做适当限制,重点推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把住宅用地比例提高,提升到40%以上;二是农村的集体土地改革需要加快,包括宅基地如何逐步流转起来;三是城市结构要转变成核心区加周边小乡镇,小镇有产业支撑,轨道交通把它们连接起来。另外,房产税不能拖。”

2017-06-27 19:22:01

外媒:技术创新重塑中国政治经济管理方式助力社会进步

西方国家政府往往看起来对数字革命无动于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的所有重大发展战略都依靠以大数据为推动力的解决方案。

2017-10-01 10:20:41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陈雪莲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30日刊登题为《大数据重塑中国的治理方式》的文章,作者为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韩博天。

文章称,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中国领导层正全面重塑其经济和社会管理方式。

技术创新也许正在使政治经济管理模式之间的系统性竞争逐渐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

文章称,中国共产党抓住了这个机会,正给该国政治体系配备数字转型所赋予的硬件和软件。在这个经过重新配置的体系中,中央协调与控制——习近平领导班子称之为“顶层设计”——要成为技术创新、经济增效和政治稳定的一个有利条件,而不是制约因素。

借助大数据,中国领导层致力于消灭体制的缺陷。在苏联,由于缺乏价格信号和对供需情况的可靠反馈,行政计划制造了短缺经济。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认为,大数据将弥补国家经济协调中的这些不足。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和共产党中央领导层一样怀有“规划和预言市场”的雄心。

文章称,西方国家政府往往看起来对数字革命无动于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的所有重大发展战略都依靠以大数据为推动力的解决方案。“健康中国2030”着眼于扩大在线健康服务,依托大数据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国各地方政府大力投资于运用信息技术来提供公共服务。

目前正在建立中的社会信用体系将评估公民和企业从支付诚信、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或环保规定到网上聊天记录的各种数据,目的是鼓励公民和企业遵纪守法。

中国领导人比欧美领导人拥有更大弹性来尝试未来技术。中国作为一个数字超级大国的成功并不是必然的。体制是否有能力进行合理的经济和社会规划取决于它所用数据的质量、整合与加工,但也取决于政府的反应灵敏度,那是利用来自数据分析的反馈所必需的。

另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929日报道,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谈论人工智能让人想起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设想。马云表示,计划经济将在未来30年经历回归。“因为数据的获取……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可能被我们发现。”他指出,未来30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

报道称,实际上,人工智能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信仰。中国的精英们预言,这一技术将能解决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带来的一切问题。

人口超过100万的100座中国城市面临交通崩溃?人工智能将排除道路拥堵。中国社会面临老龄化?机器人将替代不断减少的工人。中国的生产力下降,债务增加,空气污染继续加重而非缓解?一切都可以通过海量数据解决。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机器将以大数据为基础创造完美世界。

报道称,不只中国政治领导层这样认为。中国各大网络技术公司,从阿里巴巴到腾讯,都已设立了人工智能部门。

首届中国节能环保创新应用大赛开幕:以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央广网北京721日消息为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首届中国节能环保创新应用大赛今日在北京启动。大赛将面向企业和创新团体征集节能环保技术,并促进其产业化应用。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在大赛发布会上提到,当前,我国环保技术持续快速发展,一些新技术已推广使用。但总体而言,我国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创新能力不够强,尤其缺乏基础性、开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一些成熟技术未得到产业化应用。

孙晓华表示,举办本次大赛的目的在于发掘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成果,增强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活力,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改善环境中来,解决我国紧迫的资源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宏春介绍,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超过10个百分点,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赛推广新技术,以市场化途径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他还提到,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能够降低企业生产和环境治理成本,将环境保护需求与技术供给相连接,促进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提高我国经济的绿色竞争力。

2017-07-21 22:07:00

“复兴号”首对高铁列车即将始发:技术创新复兴号的“中国造”

央视网消息:从引进德国、日本和法国的技术到今天中国标准动车组上线运行,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自主化,这也表明我国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

目前,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经在动车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就包括核心技术之一---牵引动力系统。牵引动力系统就好像是人类的心脏,汽车的发动机,它驱动列车前进,为列车提供动力。它把25千伏的电压引入车内后,通过变流器将其变为三相交流电,驱动牵引电机前进。

2017-06-26 15:23:01

媒称中国技术创新正赶超西方:美国低估中国将付出代价

参考消息网615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不仅在电子产品制造方面奋起直追,并且已经在移动支付以及物联网等许多方面领先。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说,去年12月华为手机销量超过了苹果。对此许多评论说,这足以令西方竞争者警醒。

据英国广播该公司网站614日报道,此前一段时间里,中国一度被当成仿造西方市场各种产品的技术“山寨大国”,但美国电视网CNBC发表评论说,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智囊学者胡鞍钢表示,中国技术创新正在经历从局部赶超到全面赶超的过程,去年,中国技术创新方面的积累存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百万,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

中国欧盟商会最近对欧洲在华公司做了一项调查,60%的在华欧盟公司认为在2020年前中国公司会缩小同欧洲的创新差距,这个报告提醒欧洲公司要小心中国的技术创新挑战。

报告说,这种创新最有可能发生在服务业,在工业界的创新突破需要更长时间。根据调查,近半数在中国的欧洲公司认为他们的业务在2016年遇到更多困难,而其中70%的公司都是在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公司,但在航空和宇航以及民航业的欧洲公司则认为在中国的业务运营并没有大改变。

报道称,中国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方面令外部观察者印象深刻。消费技术协会的总裁格里·夏皮罗在谈到中国技术公司的时候说,中国人正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创新。CNBC科技通讯记者阿尔琼·克尔珀尔称,除了具有百度、华为、京东商城这类大型技术公司,中国的先进创新还体现在新技术平台运用和客户消费方式上面。

克尔珀尔称,最近苹果把支付手段同苹果的通讯工具iMessage整合,Apple PaySamsung Pay这类移动支付都受到很多关注,但实际上中国早就在移动支付方面领先,例如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和支付宝,据说他们有多达4.5亿的用户,让大量中国人享受到了不用现金和卡支付的便利。

此外,拥有中国社交平台微信的腾讯也有自己的支付应用软件,而且微信支付还包括了其他许多功能,包括把支付和打车软件滴滴出行结合,改变了中国城市出行的方式。克尔珀尔说,微信平台已经成了一步到站包罗各种服务的网络平台。

中国科技公司创新迅猛发展,按照时代国际执行编辑钱科雷的解释,是因为中国有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这三大互联网公司,还有华为,小米和中兴等大型制造商,这些公司彼此竞争,而且致力于在中国和海外投资。

科雷还认为,由于中国有不同于西方的隐私文化,中国公众申请手机账户、旅行和入住都必须要使用身份证,中国人对提交个人信息并不像西方人那么介意,因此许多利用个人资料的鉴定识别技术和在中国发展特别快。例如蚂蚁金服的4.5亿用户能通过手机自拍登入他们的网络钱包,百度、中国建行以及滴滴出行都对雇员和客户使用脸部识别技术。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美国在创新方面低估了中国,除了中国社会广泛使用无现金支付令人震惊,中国在互联网数据和物联网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也令人印象深刻。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时代,中国7亿人每天用移动网络做海量支付,这意味着海量信息,搜集这些信息又有助于把握潮流,并能刺激新的人工智能业务的发展。

弗里德曼称,美国往往把中国的增长归咎于不平等贸易做法,低估了中国的技术创新,美国会为此付出代价。

2017-06-15 00:16:0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78658.html

上一篇:GW170814仍然既非引力波又非双黑洞合并的光波
下一篇:境外媒体:中国成功发射一箭三星提振航天信心
收藏 IP: 114.246.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