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统一场论(6)广义相对论

已有 3916 次阅读 2017-1-19 15:00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统一场论(6)广义相对论

1.广义相对论的的重要创新

广义相对论指出:对于非惯性(即有力作用的)牵引运动,会产生时空的弯曲。

由于时空的弯曲特性,通常欧基里得平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已不适用于时空中的各点。

通常就不得不放弃使用矢量。

现有理论都仍按爱因斯坦当初的做法:

采用曲线坐标直接表达时空各点的位置,再利用黎曼时空的度规张量各“元”作为参量,类比由库伦静电定律转变到马克斯威尔方程组的变换规律,而由牛顿引力定律转变建立起相应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

爱因斯坦用此引力场方程,处理一些按牛顿引力理论与实测结果显著偏离而长期未能解决的(例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或者分别按牛顿和爱因斯坦,两种理论,其结果有显著差异,且可提出实测检验比较的,精细天体运动引力问题(例如:光子在引力作用下,频率的红移和运动方向的偏折),后经实测检验,都是广义相对论的结果与实测很好地相符,从而证实了它的正确性,这3项结果也就成为广义相对论的“3大验证“。

2004年10月,由各国科学家和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观察了所发射的。绕地球旋转的,两颗卫星(LAGEOS  1和2)后,发现:它们的确随着地球拖空间发生了偏转,首次发现了地球自转时拖周围时空的直接证据。

说明:“地球在旋转时确实在拖时空,离地球越近,扭曲的幅度就越大” 、“时空的这种扭曲也称框架拖,以前从未直接观测到过”、“这是首次找到真实、有力和直接的证据,说明旋转天体能拖时空”。

因而,广义相对论最本质的重要创新就在于:考虑到非惯性(即有力作用的)牵引运动系时空的弯曲特性,把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系、平直时空的狭义相对论扩展到放弃使用矢量,而能处理非惯性牵引运动系弯曲时空的引力问题。

2.广义相对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由此造成的严重错误

但因时空的弯曲特性,广义相对论不得不放弃使用矢量,而采用曲线坐标直接表达时空各点的位置。

现有理论的这种处理方法也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广义相对论现有的这种处理方法,虽已能解决牛顿引力理论与实测的偏离,却由于没有相应的矢量表达和矢算工具,使得处理惯性与非惯性牵引运动,欧基里得与黎曼时空,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问题,从基本逻辑结构开始就采用完全不同的两套方法,造成它们彼此孤立,割裂的错误印象。

作为广义相对论重要基础的爱因斯坦场方程也只能带有猜测性地由分析度规张量各“元”表达的能量动量张量的特性而得到,并不能演绎地导出。

且迄今仍仅限于在“引力”这唯一的领域内应用,这也正是“引力”尚不能与自然界的其他各种力彼此统一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非惯性牵引运动系各类多线矢的微分,偏微分还都产生与时空联络系数 (黎曼-克利斯托夫(Riemann-Christoffel)符号) 有关,且各有确定的不同取向的相应组分,现有的各种数学工具都不能确切地进行4维时空各类多线矢和矢量场间统一的,连续、演绎的代数和解析矢算,不能连续、演绎地导出时空联络系数的具体数值和方向。

因而,不能有效地,矢量地,研讨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各种物理问题。

甚至,因为放弃使用矢量,类比由库伦静电定律转变到马克斯威尔方程组的变换规律,而建立起的“引力场方程”,就因引入了“电磁矢量”的特性,而由它可导出实际不存在的所谓“引力波”,即:爱因斯坦所谓的,“更多的东西”,却又不能具体证明这种错误。

由于没有建立适用于各类多线矢的矢算,无法解决,其它各力非惯性牵引运动的方程规律。

现有宇宙学就误用仅适于惯性牵引运动的光谱红移的“多普勒公式”确定远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各星体的相对运动速度,由此得出“相对运动速度与其相对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进而错误地得出,所谓“宇宙膨胀”、“宇宙大爆炸”,又因观测到远处某些星体相对运动速度超过“哈勃定律”的程度,而错误地得出所谓“宇宙加速膨胀”。

并以得到的错误的各星体相对运动速度,按引力公式,计算宇宙相应区域的质量,对比实际观测到的质量,得出巨大的所谓“质量亏损”,而认为宇宙间存在巨大质量的“暗物质”。

   虽然,按此计算,也发现许多区域存在其引力足以使可见光都不能逃出其视界的巨大质量的“黑洞”,而所用的各星体错误的相对运动速度得出的质量仍显著地不能完全弥补所计算出的“质量亏损”,又联系到所谓“宇宙加速膨胀”,就又错误地认为:存在“反引力”的所谓“暗能量”。

   现有理论没有各种多线矢的表达和矢算的缺陷,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以及现有宇宙学的这些严重错误,必须创新弥补建立各种多线矢的具体表达和矢算,以及非惯性牵引运动各多线矢的时空变换,才能根本纠正、解决现有理论造成的这些严重错误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28611.html

上一篇: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必须公开负责地具体说明
下一篇:长途太空飞行宇航员的营养、排便、辐射影响仍面临挑战
收藏 IP: 123.112.68.*| 热度|

1 diancizhili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