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饶毅      

博文

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精选

已有 54493 次阅读 2012-10-11 12:49 |个人分类: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诺贝尔, 学习, 日本

 

有一种思潮,认为日本不怎么样;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需借鉴日本;


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瞄准美国。


本文的核心不是如何获得荣誉,是人们如何做出对国家、对世界有意义的重要工作,科学贡献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有共识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日本仍遥遥领先中国;日本有非常值得中国学习的优点;日本的顶尖大学是世界的顶尖大学,我们的大学不仅远离美国的哈佛、耶鲁和英国的剑桥、牛津,也长期落后于日本的京都和东京大学。


今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日本首次获得生命科学的诺贝尔奖。但是,日本在生命科学方面,已经做出多个值得获奖的工作,包括已故的蛋白激酶CPKC发现者Yasutomi Nishizuka西塚泰美1932-2004)和分子神经生物学先驱Shosaku Numa绍正作,1929-1992),以及健在的Masatoshi Takeichi(竹市雅俊,1943-)。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给了2007年解GPCR结构的美国科学家,而日本的Yoshiaki Kimura1997年解出细菌的视杆蛋白是同类工作,大体结构相似,如果化学奖委员会水平稍微高一点、工作认真一点就会有Kimura共享今年的化学奖。


历史上,日本在生物医学方面有过多个突出的成就,如Kiyoshi Shiga(贺洁1871-1957)早在1897年就发现导致痢疾的志贺氏菌(也称痢疾杆菌),对人类有贡献。


迄今,19位日本人获诺贝尔奖,其中17次基于日本本土的工作,16次是自然科学奖。


在中国本土科学奖还是0的情况下,中国科学界为社会污染而急功近利、为单位和个人局部小利益一盘散沙,增加的经费大量浪费,不让人痛心疾首才奇怪。


这时,必须承认,日本的科学界值得我们学习。


甲午海战失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赴日留学,我们今天应该更有学习日本和日本人长处的气度。


本文观点之一:一个国家科学发达的表现之一是,不非常聪明的普通科学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做好科学需要智力和认真。智力高的人认真少一些,可能有时也能做出杰出工作。但即使在外界认为需要脑力的科学和技术方面,其实,依靠严谨、认真和坚持也能做出重要工作。当然,单靠认真的人群做出非常突出工作的比例较低,需要较多的人认真工作才能产生少量非常突出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普通人靠认真而做到诺贝尔奖水平的工作,也就表明这个国家有很多人在认真做科学技术,反映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不仅发达、而且普遍。日本前几年有位非常技术型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最近有不是非常聪明的科学家获生理或医学奖,正是因为日本科技的普遍状况。诚然,正如我国早期享誉国际的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印度的Srinivasa Ramanujan (1887–1920)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等,日本早期物理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许不只靠认真,而很有创见。但就我所知的生命科学研究,日本科学家的主要特点是认真、执着。常常是思想已经有人提出、方法有人建立,日本科学家做的更多、更努力、更认真。可能日本在很多行业都给人们这种印象,在生命科学界,我们可以直接仔细研读他们的工作而验证这种印象。


本文观点之二:我们应该学习日本人的认真。当然我们希望发现和提高创造性,恨不得中国人都是天才。不过,迄今为止,中国人作为人群到底有多聪明不是很确定的事情,而我们需要努力改善教育体系,不继续压抑有原创性的学生、不毁掉学生的天赋,让有创造性的学生脱颖而出。不过,要发现、培养和支持创造性,谈何容易,需要多方面长期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认真却是可以很快做到的,无需改变遗传、也无需全面改变环境,每个单位、每个人,如果愿意,多半可以做到。而且事实上,我国近代史上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工作,认真都是其重要成分、甚至最重要成分,从袁隆平1964年到1974年成功研制杂交水稻、张亭栋1973年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屠呦呦和523计划的合作者发现青蒿素、到1987年王振义发现全反型维甲酸治疗白血病。他们不仅认真、坚持,而且条件都不如今天。他们的成就,说明我们中国如果很多人都认真工作,可以做出对中国、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科学和技术工作。


我们很多人从自然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知道:犹太人有创意;英国人很聪明;德国人很深刻;美国人有闯劲;日本人很认真。


中国以前为外界认为的特征,恐怕我们都不愿意继续;但并不很清楚,中国以后的面貌特征是什么?


当然,一个足够大的国家什么人都有,以上一般印象来源于对总体估计(和偏见),犹太人有创造性的人比较多,美国人雄心勃勃的人比较多,而这样的人在其他族群和国家也都有,中国也有,只是不清楚是否比例高到犹太人、美国人的地步。


有才华、有环境,我们自然应该推崇创造性;一般的人,我们都可以认真工作,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可能在其他各行各业。


如果一个大如日本的国家依靠认真就能做到国富民强,也许,在我们尚不清楚中国人创造性高度和深度的时候,先做到认真和执着。


这,应该不是特别难。


(注:利根川进Susumo Tonegawa获诺贝尔奖的免疫学研究工作在瑞士做,得奖时他任职美国MIT,所以,是日本人的奖,但没有算成日本的生命科学方面的奖)



2012年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1409.html

上一篇:旧文重读《一个可能的诺贝尔化学奖》
下一篇:饶有性趣(2):失恋之后…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195 许培扬 高绪仁 王善勇 贺飞 王伟 曹聪 孙志方 任胜利 邸利会 王恪铭 高建国 褚海亮 陈志刚 陆俊茜 刘用生 孙凌 蒋新正 朱晓刚 王志坚 张冠军 雷蕴奇 褚昭明 李土荣 杨斌 戴小华 王涛 徐光远 卢翔孟 段洪涛 彭畅 陈理 张波 杨民力 夏铁成 丁大勇 许海云 陈晨 张钫 王琛柱 陈明 刘光波 刘艳红 戴德昌 郭胜锋 刘立 丁邦平 孔梅 李泽波 黄理 柳顺义 庄克琛 秦川 杨连新 郝彦双 成宝芝 李汝资 贺乐 肖文戈 梅钢 蒲生彦 胡传圣 魏武 韦玉程 于全耀 张启峰 徐长庆 林清峰 苏力宏 孙静宇 刘金宁 梁英杰 姜泽东 李双双 严少华 李天成 邵忠 汪晓军 马国林 陈国文 刘煜 李刚 刘龙奇 石磊 马磊 陈杰 谢飞博 牛凤岐 周迅 余皓 韩健 杨宁 李毅伟 张星元 孔维文 李延勋 范杰 刘淼 熊李虎 刘建国 蔡志全 袁方 何鑫 赵凤光 翟自洋 张乐 陈智文 郭薇 何新东 茹永新 李伟钢 刘欢 陈祖昕 陈冬生 何红伟 蔡小宁 王江超 黄卫华 高清松 李培光 王伟林 程向明 程柯仁 范威 邱泽华 杜向军 李贻奎 张溢 唐清 蒋兴鹏 唐白玉 赵志立 李永冲 钟灿涛 张建平 胡友俊 王飞 马瑞 俞立 汤欢娜 穆齐锋 ddsers fansg yxlong2000 shaopu yyfy105 lingling101 crossludo aichengzhang thubwli davos zhouguanghui ywh222 qianxun1991gmai BrianUSA hnczf213 eggyolk swyswy lyg823 a8246794613 westmidlands hengy tianyuthu hacherboy ZXFWDQN woshileizhao yophi shiqf guoqiangm minnongda huxuanlai aliala Zeng010Bing abang caihuayuan brightfuture gshq Wanmingfu wangyiyan phage energeticfan heshuisheng tianbj hangzhou gistian speedy 小木虫 lilojoan silentyf ahmen Sevil zizelantk yby007 qiaov007 biewandong bashxi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8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