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三辩
既然写了《贰臣辩》,索性就写个《小三辩》吧。我有小三吗?没有。布衣一个,上班靠走路,配有小三吗?可是,没有吃过猪肉难道就没有听过猪叫?
“小三”时下是被谴责的对象。为了明确“小三”的含义,防止被人偷换概念,我特别定义小三。小三指与一对夫妻或者事实夫妻的一方发生了爱情关系或者形式上的爱情关系并且具有某种性行为的第三方。通常有稳定恋爱关系的一对男女在这里可被视为事实夫妻。这里形式上的爱情特指涉及这个感情过程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因为非相爱原因选择了对方。
从上述定义看,柳如是曾经是小三,宋庆龄也曾经是小三,甚至杨开慧都曾经是小三。比较这三个案例,柳如是是因为学术热情与艺术观的趋同,选择了作为学术大师的小三的地位,事实证明,他们的爱情是真实的,尽管柳如是曾经有过不贞行为。宋庆龄则是政治理想和事业导致的共同价值追求。杨开慧不同,她追随是社会对一个腐朽的反人性的婚姻制度的反抗潮流,是社会变革的文化选择,同时也是其父亲去世后她得到毛的鼎力相助的生存选择,毛,因为英雄主义情结和对杨父的崇敬选择了自己的行为,这就让杨感到毛的可信,作出了生存选择的爱情;在这里杨的选择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她们有共同的价值选择和文化基础,到死,她“唯望润之革命成功”,这就是志同道合的价值选择,他们的获赠的爱情诗歌,映证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基础。在这些典型案例中,小三不存在任何道德缺陷,并且从感情生活来说是幸福的。柳型是精神型的,宋型是事业型的,杨型则是生活型的。它们的存在从进化论的观点看,是优化的,合理的。
社会应该抵制的是那些具有“形式上的爱情关系”中的小三,无论他或者她是否真心。如果作为第三方的他或者她本身不具有爱情原因与另一方保持情爱关系,这个“小三”本身有道德缺陷甚至是犯罪行为,社会应该反对和防范。事实上,如果小三本身有爱情诉求,而另一方仅仅以玩弄形式对待他或者她,这个小三行为也应该受到社会抵制,因为这种行为对作为社会一员的“小三”带来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有时候是巨大。从人道主义角度社会应该抵制这种小三行为。更严重的,“小三”一旦成为政治人物或者准政治人物,小三因为受到的感情伤害可能会发生病态,在事实上危害社会。这种例子在中国台湾并不少见。所以社会已经是必须反对这种“小三”行为。
小三的产生很复杂,观察表明,有的小三最初实际上是被强奸的结果。被强奸或者强迫后,他们(她们)对地方产生了性依赖,这在女性中常见。女生所以在被强奸或者强迫后有时会爱上对方,可能是一种进化选择。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女性在体力上处于弱者地位,而且一旦怀孕,弱者地位更为突出。女性一旦怀孕就需要被保护,所以进化选择了女性在具有可能被怀孕的行为后,试图获取地方的保护,而爱往往是获取保护的有些手段。这就演变出被强奸后反而爱上对方的现象。然而在现代文明中,由于一夫一妻制成为了人类的最优选择,被有偶者强奸后往往不能获得对方的爱,而强奸者在现代文明让仍然实施强奸说明他道德本身有缺陷,不会也不愿意给被自己强奸者有效的保护。结果导致,被强奸而爱上对方的人往往遭到遗弃、欺骗等不良后果。因此,社会最应该反对的也是最应该以各种方式抵制的是这一类小三。
许多男性小三是被感情欺骗后发生的,女性因为遗传需要爱,男性更可能因为奋斗中的孤独感也需要爱,在进化史上,男性发现作为一个进取者,他的生命充满危机,结果他直接的“应急管理”方式是获得女性的爱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作为一种进化选择,导致进取心的男性渴望被爱,并且具有成为“小三”(或者是“大三”)的潜意识,这是进化的不幸。
上述两种情况,都是进化导致的一种人类选择,而且没有这种选择,人类可能已经绝灭,所以大多数小三是值得同情的。据我观察,他们的感情可能是很痛苦的,有时会痛苦而出现反差行为,人们可以宽容。但是,作为小三本身的人,为了生存,自己需要提醒自己用理智克服进化的本能,更要节制自己不要伤害社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其结果自己留下的是千古骂名。
在我前面提到的柳型、宋型、杨型的小三类型里,小三现象具有符合人性美的意义,社会应该理解,甚至支持。如何成为小三的人,应该检查自己属于柳型?宋型?还是杨型?感情被欺骗的小三,往往被对方用“红颜知己”不断的欺骗着,这是也要用三种型号对比一下。如何达不到这种程度,就回头是岸吧。
无论怎么说,小三现象可能会对“原配”导致伤害。所以小三现象的有利益冲突的两方,最优的选择是保持自己独立的地位,从而保障不因为婚姻或者爱情的变质而受到伤害;对自己,有时可以放弃。而社会,对这两方都应该宽容,但是对那个“受益者”要给予更多的道德约束。
哈哈,从进化论的科学精神上悟的,没有实际经验。如果你说不符合你的经验,就当佛说吧,悟的,不是经验证实主义的。仅供参考而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