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杨绛先生逝世后,开始读她的译著《吉尔·布拉斯》。主要是在路上读,偶尔也在厕上读。最近一次,航班延误三个多小时,完成了阅读的“临门一脚”。不过,书读完了,飞机还没有到,出门的悲哀莫过于此。
这是本出版于1715和1735年的法国十八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作者大致是伏尔泰的同代人,在小说中也捎带讽刺了伏尔泰的戏剧。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十七世纪西班牙菲利普三世和四世两朝,其实说的是法国路易十四和十五两朝。译本序中甚至还钩沉了主人公及其他主要人物在现实中的原型。正文译注中也有这样的钩沉,读小说能找到真人对号入座,确实也有些兴趣。
小说按主人公吉尔·布拉斯的成长而展开,偶尔也以其他人物口述的形式穿插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故事。局部看小说有些松散,其实整体上结构很完整,所有出场人物最后都交待了结局。
吉尔·布拉斯是个农村穷小子。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有了庄园,被封为贵族,娶妻生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译者在《译本序》中概括,“吉尔·布拉斯是个‘通才’(L’outl universel)。他出身贫苦,却受过些教育;没甚么大本事,却有点小聪明;为人懦怯,逼上绝路也会拼一拼。所以他无论在什么境地都能混混;做医生,做佣人,做管家、做大主教或首相的秘书,件件都行,哪里都去得。而且他从不丧气,坏运气压他不倒,摔下立刻爬起,又向前迈步。他又观察精微,做了事总要反省,对自己很坦白。(3页)”不过,我自己阅读的感觉,主人公在文章写作方面还是有些才能,因此能投不同的雇主所好。更主要的是,现实的教育,让他对人性有清楚的认识。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当然,主人公本性善良,也没有做特别过分的坏事。有些像《红楼梦》中的平儿。
我读小说,最关心的就是对人性的体认。人性总是趋利避害,只是时代变迁使得人们对利害的理解改变,而人智愚不等对自身利害的理解也不同。至于译者在序文中强调说明的反映时代等,在我看来只是小说附送的福利,让读者对那段历史有更直观具体的了解。
从理解人性顺应现实的角度,我把这部小说理解成为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古典版。职场小说与成长小说例如《约翰·克里斯多夫》不同,缺乏那种让人荡气回肠的崇高感,缺乏超越性的情怀。套用现在的流行语,讲的都是眼前的苟且,没有远方和诗。
小说有些细节也是涉笔成趣。如舞蹈教师要的酬劳是哲学教师的四倍。因为“我们比那起先生有用得多。一个人没经我们点拨,算什么东西呢?直橛橛的身子,还是未经琢磨的粗坯;可是跟我们学了几回跳舞,那身段体态就渐渐的出来了。总之,我们能教得他们举止文雅,气度尊严。(624页)”当年同学们去跳舞时,我只是在读书,现在悔之晚矣。
总之,《吉尔·布拉斯》是值得读的小说,或许还值得重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