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大学里,考核起重要作用。而美国大学中,评议起重要作用。
所谓考核,就是有某种数量化或等级化的标准,通过比较参与者的得分,决定取舍或者优劣。所谓评议,就是听取同行的意见,经过讨论作出决定。高校之外的例子,体育比赛本质上都是考核,而文学艺术都是评议,所以文无第一。考核的可观赏性更强,喜欢体育竞技的人估计远多于喜欢文学艺术的人。从中国历史上看,战国出现的军功爵制,在唐代肇始和成熟的科举制度,都属于考核;而汉代的察举制、两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都是评议。都在正常情况下,如评鉴不徇私,考试不舞弊,考核更有益于社会流动,而评议偏于保守。更近的例子,77年恢复高考后按分数择优录取就是考核,此前几年的推荐制则是评议。
从争取上大学开始,中国的中学毕业生基本是一考定终身。各校完全不看分数的自主招生举步维艰。美国入大学虽然也看中学成绩和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但不是唯一甚至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大学毕业在中国主要是考核,美国当然也是。中国的本科毕业生读硕士,仍然是考试为主;硕士毕业读博士,仍然要考核,是需要满足的毕业条件,虽然不再是充分条件。获得学位通常要满足发表论文等必要条件,也就是接受考核,通过才有资格接受评议。美国的研究生录取和毕业都完全是评议。高校教师的基本活动,如申请项目和发表论文,中美相同,都是评议为主。但中国高校有年度和任期的考核,晋级也要很多考核的成分,至少要满足必要条件。
考核的优点是公平,在数量面前人人平等。被考核者和考核者都便于操作。评议的优点是贴切,给天分高的人更大的发挥空间,具有马太效应。因为中国高校考核为主,所以学生水平的均值可能比美国学生高,但方差要小得多。当然,水平均值比美国学生高只是我的猜测。是否成立要看怎么比。中国和美国在校大学生约2400万和1700万,如果从中国在校大学生中前面1700万与美国的学生比,我相信均值应该要好些。
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都是好的情况下,评议的效果远远优于考核;都在差的情况下,考核应该还是优于评议;差的评议,可能不如好的考核。如果是这样,就意味着除非是很好的评议,否则就不如考核了。因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考核仍然在中国高校中大行其道,主要是好的评议实在太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