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桥因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而闻名,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究竟为何并无定论。有人如沈括说是有或曾有二十四坐桥,也有人说二十四桥其实是一座桥因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名,也有人说二十四桥只是泛指桥多。我个人觉得最后的说法最有说服力,毕竟诗人不屑当会计,没有数字概念,尤其是杜牧,喜欢泛指,如“十年一觉扬州梦”或“南朝四百八十寺”;而且正因为桥多,处处明月,韩绰都不知道在哪里教人吹箫了。
景区的设计者认定二十四桥是一座桥,并且真正造了座拱桥;两边各用12根栏柱,算是对“二十四”有个交待。既然如此,二十四桥就是打卡景点了。如果不留照片,未免对景区的设计者太不尊重。
入景区后,先远望二十四桥,中间还隔着水幕电影放映。远景和拉近留下几张照片。后来又走到近前,也拍了几张照片。
灯光如此绚丽,以至于完全不见月光。“明月夜”也是扬州的风物,如徐凝《忆扬州》所谓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因此发朋友圈时吐槽
二十四桥秀灯光
玉人何处觅明月
引起位前辈留言,“81年细雨中游过瘦西湖,那时朴素的黑白色调远胜于当今浓妆艳抹的彩色!”这其实可以理解。过去那是文化精英欣赏的诗意,现在这是普罗大众喜欢的热闹。“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