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是民国以降对明清两朝紫禁城的称呼。天安门城楼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国人对天安门城楼都应该耳熟能详,至少我这代人如此。去年在大巴车上和大会堂前的广场上《天安门城楼一瞥》。不久前去故宫,近距离走过天安门城楼。人潮汹涌,我拍照善于躲人,依然无可奈何。
现在似乎不认为天安门是故宫的门。通常认为故宫有四个大门,南门是正门称为午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北为神武门。在天安门和午门之间,还有端门。
进故宫前,路过东华门。不能进入。东华门始建于1420年 (永乐十八年)。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三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门钉为纵九横九。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从外面拍了照片。西华门不仅没有走过,也没有见到。
东华门
进入博物馆的验票处在端门外。端门也可以认为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端门城楼也始建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建筑结构和风格非常类似天安门。据说可以购票登城楼,但我们去时没有开放,不知道是不是与疫情有关。
端门
过来端门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1420年(永乐十八年) 始建。后曾遭雷击起火焚毁并复建。1647年(顺治四年)重修,1801年(嘉庆六年) 再修。午门东西北三面以十二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正中有重楼,是九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十三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是故宫宫殿群中的最高建筑。据说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后在与皇帝大婚时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也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走东侧门,宗亲王公走西侧门。午门上部为门楼一座,两翼俗称“雁翅楼”,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这类建筑称为“五凤楼”。
午门
故宫包括外廷和内廷。进了午门,就是外廷的正门太和门,据说是最大的宫门。建成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时称奉天门。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门。1645年(顺治二年)起称为太和门。太和门面阔九间,进深三间。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门前列铜狮一对。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称宣治门)。奉天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清初的皇帝也曾在皇极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太和门
内廷的正宫门为乾清门。始建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重修于1655年(顺治十二年)。乾清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在此“御门听政”。
乾清门
内廷中路直达御花园。然后从正北的神武门离开故宫博物院。内廷东西两路有些没有开放,时间也比较紧,部分地方匆匆看过。神武门始建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当时称为“玄武门”。玄武为四神兽之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故帝王宫殿的北门多取名“玄武”。康熙年间因避皇帝名讳“玄烨”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过去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为故宫博物院正门,但常用作出口。
神武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