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之后可不可以做“诗人”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诗人,特别是专业诗人,特别是已经成名,有很多粉丝的诗人都有一个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总体看来,诗人比普通的人更敏感,更多愁,更聪敏,这容易受环境影响或接受不宜于健康的暗示。
诗人是很多精神疾病的易感者。诗人所需要的素养代表了一类“人格”特征。
考虑到诗歌需要特定的写作要求,比如诗歌注重意象、幻象的画面塑造,这些形成惯势就可能发展成精神幻觉...诗歌的情绪必然是诗人主观心理的一种反应,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看在中医学者的眼里是“病因”上述七情致病。越是成功的诗人越要注意平衡情绪...
再比如,诗歌的语言追求凝练,而语言直接影响思维习惯,可塑就思维定势...这也要注意适可而止,一不小心成了习惯,改不了的话,会被人看作异类,产生沟通障碍,并可因此衍生心理和精神等健康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有很多忙了一辈子退休的老哥哥老姐姐不会安排生活。我觉得他们应该尝试养成一种“有益健康”的爱好,比如写写画画...
我本意是想劝一些退休之后感觉孤独寂寞或有其他心理适应问题的朋友写写诗歌,消磨时光,丰富生活,所以我就考虑了“诗歌创作”是否有益于养生。我试着查阅了诗人的“寿命”,发现越是成功的诗人就越鲜有“长寿者”,原因已经在上面论及...这个调查尚不好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我越来越觉得“写诗歌”不如学音乐、书法、绘画等其他爱好。
所以我要提醒“诗人”和有意愿写诗歌的朋友注意诗歌影响情绪的问题。
很多事情表明,健康长寿的人心胸宽,豁达而不多愁善感,越是能装聋作哑越是有益于稳定情绪...而情绪的波动对老年人,特别是心血管问题困扰的老年人没有任何好处...
60岁以后“返老还童”
退休以后把自己调整去学习“做个孩子”,老小孩儿。
这在国内有很多类似的说法。吃好、喝好、玩好...就象照顾小孩儿一般对待自己的身体...
心理上也调整惠小孩状态,学会懵懂、不较真儿...
有个头痛脑热就去看医生,象自己关心孩子那样...
做到这些我觉得有助于活到80岁(平均年龄)...
我觉得退休之后最好“还童”,已经退休了嘛,不必要再“老有所为”去拼“事业”,更不能去攀比,如果改不了攀比的惯性,最好不能比官大钱多...应该比谁更健康,活得更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