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列车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xz1963 快乐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为健康加油,为快乐加油,我为你加油!

博文

厉秋岳——我国著名油脂化学专家

已有 659 次阅读 2024-9-23 15:42 |个人分类:趣味人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厉秋岳——我国著名油脂化学专家

5fa17ec1aa524f5a88fe078f50c54f7.jpg

一、厉秋岳先生简历

厉秋岳,男,汉族,1937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夏溪镇,原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

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

1960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至北京原粮食部科学研究设计院;

1961年3月奉调至原粮食部武汉粮食工业学校(现武汉轻工大学)参加油脂专业教材编写工作,后任油脂专业教研组组长;

1969-1971年,“文革”受冲击下放到湖北谷城省直“五七干校”劳动;

1972-1979年调郑州油脂化学厂任技术员、技术主管;

1979年调入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所长、总工程师;

1996年退休,1997-2017年任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顾问。

 

二、油脂化学理论造诣深厚,油脂化学品开发经验丰富

厉秋岳先生具有深厚的油脂化学理论造诣和丰富的油脂化学品开发经验。

196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武汉粮食工业学校执教10余年,任油脂教研组组长,力主开设《油料生物化学和油脂化学》、《油厂副产品综合利用》和《化工过程设备》课程,并自编生化、油化和分析教材,一直任教这些课程。

他在郑州油脂化学厂工作7年期间,参与并部份主持了3条引进的连续制皂生产线的试车、投产工作,在轻工业部支持下,他组织全国近40名科技人员完成了对De-Laval制皂生产线全部设备的测绘工作,推动了国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当时国内制皂研究很少,他利用引进设备和国内资源进行制皂工艺试验,剖析相变规律,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和试验报告,受到同行普遍好评。

ead74b4c445761ee360280d5e246e45.jpg

厉秋岳先生(第一排红上衣)参加2021年全国樟树籽开发利用研讨会 

三、业内有名的查资料、选课题和定项目的高手,长于成果转化

厉秋岳先生是业内有名的查资料、选课题和定项目的高手,他提出和完成了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得到转化,效益显著,先后获国家和部省级奖近十项。其中突出的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首先将真空分馏技术应用于混合脂肪酸分离,并在浙江省海盐油脂化工厂建成了用桕油制取药用棕榈酸的生产装置,本项目荣获商业部、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后来该厂进一步将工艺连续化、大型化,并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油酸和固体酸,无需国家补贴还有一定利润,技术迅速在全国扩散,形成一个产业,现产能已超六、七十万吨,从源头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难题。

同期,他与杭州市油脂公司合作研制磺化油用作皮革加脂剂获得成功并投产,确保了当时皮革制品质量,推动了我国皮革工业发展;稍后他又率先开发出比磺化油性能更优良的磺化磷脂作为皮革加脂剂;后来又推动SO3气相膜式磺化油脂/磷脂的研发并获成功,成为上市公司赞宇科技(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的改制企业)当时最赚钱的拳头产品之一。这些成果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中碳链甘油三酯(MCT)具有“3快1不积累”的吸收代谢特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调入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时,MCT的研究在国内还是空白。当时浙江省土产公司每年有七、八百吨樟树籽油无法利用,只能拨给制皂厂,很不受欢迎。他发现樟树籽油含50%癸酸,故首倡开发,并主持了浙江省科委“樟树籽油制取MCT”项目。经过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制备工艺、扩试、质量标准和小鼠、兔子与狗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和药理试验,后因猴子慢性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的经费缺乏等原因,项目被迫中止。但其核心技术被浙江海盐、建德等地企业用于椰子油生产MCT,满足了我国MCT的基本需求,广泛用于香料、化妆品、医药中。MCT是现在很热门的功能油脂,在生酮饮食、特医食品和药品中都有重要应用前景。

β-谷甾醇经发酵制得ADD和4AD中间产物,是制备甾体药物的最佳路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厉秋岳组队配合中国科学院进行科技攻关,首先在国内开启了米糠油制取高纯β-谷甾醇的工作,成功研制出满足生物制药要求的高纯甾醇,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等逐步扩散至多家企业,后被用于以脱臭馏出物为原料生产植物甾醇,有力支持了我国甾醇药物的发展。

二十八醇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当获知日本即将产业化后,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内首先研发米糠蜡二十八醇,完成了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扩大试验等工作,获得了95%以上纯度产品。该技术后扩散至多家企业,产品出口日美。目前,米糠蜡二十八醇已被我国列入允许使用的功能因子目录和新资源食品目录。

在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他先后提出和主持了10个科研项目,广泛涉及油脂化学品、新油源、油脂及副产物工业利用、脂肪伴随物等领域,大都属于国内或国际首创,价值颇大,其中除樟树籽油MCT和二十八醇未曾在他自己手中转化外,其余均实现了产业化。有些项目的生命力很强,如八十年代初投产的油剂栓剂基质,现在每年仍大量生产。

 5d60125304354d3f023a19a161c6c2b.jpg

现任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何东平(右)给厉秋岳先生颁证

四、长期从事科技管理工作,领导油脂综合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在担纲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10余年间,厉秋岳先生在科研立项、人才梯队建设、仪器设备升级、实验厂运行、科研生产联合体筹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带领该所的油脂综合利用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声名鹊起。

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与浙江海盐油脂化工厂成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曾是浙江省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典型之一,广受赞誉。

1984年浙江省试行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选择了6家较佳单位作为首批试点,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即列入其中,并于1989年被浙江省政府授予科技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当时国家科委曾对全国7000多家科研院所进行综合评估,评出300强,全国粮食系统仅2家入围,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位列200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联合国粮农组织拟在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成立“联合国大米开发中心”,并拨款58万美元予以资助(后因经费它用未挂牌运行)。

厉秋岳先生不但长期从事油脂领域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还积极投身于科研型生产企业的创建与运行。1987年,浙江省粮食局在他的努力下从联合国争取到58万美元拨款,与我国台湾旺旺公司在杭州成立合资企业从事米饼生产,乃如今旺旺集团前身;

1992年,他创建了中外合资杭州亚泰食品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专业从事新型油炸食品生产,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退休后,厉秋岳先生受聘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顾问,提出课题、争取立项并热心指导科研工作,推动该所转制并成功上市;同时,他还曾兼任丰益全球研发中心等公司的高级顾问。

 a3ee2eaa301b66b556be6742348b2b7.jpg

厉秋岳先生研究地沟油科学利用

五、热心社会工作,坚持科学真理,毕生贡献油脂科技发展

厉秋岳先生是早期“中国油脂学会筹备组”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1985年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学会在北京西山成立时即被推选为副理事长,并连任3届(1985-1999);期间他积极参与顶层设计,把脉我国油脂科技发展,组织多次油脂化学研讨会议,活跃学术氛围,为学会站稳脚跟和发展壮大尽责尽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油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中国科技大学“多维营养油成果”的科学性与真实性,中国科技界展开了一场震动高层的大辩论。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学会王瑞元理事长的领导下,厉秋岳先生作为组织者之一,自始至终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剑拔弩张的重大学术论战之中,他与田仁林、曲永洵、丁福祺、毕震、许大申、汤逢、曾守中、肖家捷等全国油脂界的同事们团结一致,立场坚定,勇于斗争,终于捍卫了科学真理。

当时,有关部门对该项“成果”相当重视,要求迅速予以推广,但商业部和很多资深油脂科技人员并不认同。为此,厉秋岳先生受命率专家深入合肥、安庆等地,调查“多维营养油”生产工艺和市场销售实情,撰写调研报告,在报刊杂志上撰文予以批驳,并在各种会议上大胆表明态度。经过油脂界近5年的不懈斗争,论战终以国家科委(88)126号文认定“多维营养油”没有重大创新而画上句号。

通过这次学术论战,不但避免了重大科技丑闻和经济损失,也展示了油脂界的集体力量和团结精神,凝聚了人心,并催生了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学会的诞生,功莫大焉。

改革开放的80年代,国内油脂科技资料十分缺乏,他提出翻译世界油脂经典名著《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第四版)的建议,并力邀秦洪万先生为主译,自己和谢锡怡先生任副主译,组织了国内油脂界10余位专家进行译校,很快付印出版。

他还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多名欧美国家油脂专家来华讲学交流,邀请日本油脂化学会会长阿部芳郎担任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顾问。

 

六、退而不休,坚持初心,为推动油脂行业健康发展出力

厉秋岳先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见解独到,即使退休后他仍时刻关注国内外油脂科技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出力。

早在2006年他就对食用油过度加工现象予以提醒,并与王兴国、金青哲教授合作撰文,剖析过度加工弊端,倡导适度加工。

针对近年来媒体关于地沟油的失实报道,他及时建言“科学全面看待地沟油”,指出地沟油的风险不容忽视,但并未达到剧毒的危害程度,将各种劣质油、下脚油、废油等同于地沟油,并对从事其生产、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横加干涉,绳之以法的现象应该避免,加强源头管理,并积极鼓励地沟油的工业利用,变废为宝,才能真正解决地沟油问题。

面对我国不断趋高的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和方兴未艾的MCT商业浪潮,他多次向高层写信,建议以举国之力发展樟树籽油,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局和国家林业局高度关注和支持,并以85岁高龄两次赴江西省南昌市,促成了“全国樟树籽开发利用研讨会”于2021年6月12日的胜利召开。

1029f77e0d91d358eef2982b8b9c4975_a37a5a95a44d4269961c5bced67b4b9b.jpeg

 

七、参加的学术组织

厉秋岳先生曾兼任1985-1995年三届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学会副理事长、油脂化学组组长、浙江省科研院所长联合会秘书长、杭州市食品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八、发表的主要论著和学术论文

厉秋岳先生长期坚持科研实践活动,并撰写了许多学术著述,先后发表油脂科技论文(译文)近百篇,撰写专著(译著)6部。

1、学术论文

[1]厉秋岳.扇牌洗衣皂的晶相测定.日用化学工业,1974(4): 37.

[2]厉秋岳.肥皂的相图及其应用.日用化学工业,1975(3).

[3] 厉秋岳.肥皂的相图和应用(续完).日用化学工业,1975(4).

[4] 厉秋岳.连续皂化塔.日用化学工业,1976(3):11.

[5] 厉秋岳.肥皂整理的恒组份控制系统.日用化学工业,1977(5):22-29.

[6]厉秋岳.连续皂化碱溶液浓率的选定——肥皂相图应用之一.日用化学工业,1978(4):29-33.

[7]厉秋岳. 洗衣皂真空出条工艺和冷却出条工艺的技术经济对比.日用化学工业,1978(4):42-45.

[8]厉秋岳.连续皂化塔循环比和混合比的选定——肥皂相图应用之二.日用化学工业,1979(5):42-45.

[9]厉秋岳. 固体肥皂的晶相. 日用化学工业, 1979(2):9-19.

[10]厉秋岳.合成脂肪酸的连续皂化.日用化学工业,1980(1):21-22,9.

[11] 厉秋岳.具有抗菌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香药皂.日用化学工业,1980(3):10-13.

[12] F.E.SulliVan ,厉秋岳.水蒸汽蒸馏法精炼油脂.油脂译丛,1980,5(3):23-26.

[13]厉秋岳.Jojoba:一种可人工栽培的高经济价值的新油源.油脂科技,1981,6(3):63-68.

[14]厉秋岳.国外工业用油新油源研究简况.油脂科技,1981,6(4):49-53.

[15] 厉秋岳.贝雷奖和脂质化学奖,油脂科技,1981,6(3):89-90.

[16] 厉秋岳.樟树籽核油制取中碳酸甘油三酸酯,油脂科技,1981,6(增刊):534-544.

[17] 厉秋岳.菜油的工业应用.油脂科技,1982,7(2):1-13.

[18] 厉秋岳.芝麻素及其有关化合物[J]. 油脂科技, 1982,7(6): 6-13.

[19] 厉秋岳.再谈菜油脂肪酸的工业利用.油脂科技,1983,8(2):1-4.

[20] 厉秋岳.婴幼儿理想的营养油——中碳酸甘油三酸酯. 食品科学, 1983, 4(11): 40-42.

[21] 厉秋岳,殷跃成,邵树范,何如星.以樟树籽核油为原料制取羧酸银盐的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4).

[22] 厉秋岳.对粮食部门当前发展油脂化工事业的一点浅见.油脂科技,1984,9(增刊):259-270.

[23] 厉秋岳.中碳酸甘油三酸酯——一种前途广阔的优质营养油.粮油食品科技,1984(4).

[24] 厉秋岳.对“多维营养油”的一点浅见.油脂科技,1985,10(3):31-38.

[25] 厉秋岳,陆业华,王寿泉,金关章,季奕民(“多维营养油”学习组).关于学习多维营养油的情况汇报.油脂科技,1985,10(3):12-17.

[26] 许大申,厉秋岳.米糠深度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中国油脂,1986,11(2):8-16.

[27]厉秋岳,殷跃成,何如星.以菜油和菜油磷脂制取RCS型新颖皮革加脂剂.中国油脂,1986,11(4):2-9.

[28] 厉秋岳.桕(梓)油开发利用前景.中国油脂,1986,11(6):20-28.

[29]颜来达,厉秋岳.棕榈酸—油酸汽液平衡试验报告.中国油脂,1987,12(6):16-19.

[30] 厉秋岳,陆守诚.C21二元酸的研制.中国油脂,1988,13(5):11-19.

[31] 曲永洵,厉秋岳.谎言掩盖不了事实——关于多维油的争论.中国油脂,1988,13(6):2-5.

[32]厉秋岳,陆莲英,殷耀成,等.樟树籽核油制取中碳酸甘油三酸酯.中国粮油学报, 1988,3(2):35-39.

[33] 厉秋岳.ISF-JOCS世界油脂会议情况.中国油脂,1989,14(2):

[34]殷耀成,厉秋岳,何如星,石屹东. 菜油磷脂改性及其应用. 中国粮油学报,1989,4(4):31-37.

[35] 周宝兰,厉秋岳,崔杨棣,沈华.我国三种大宗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及其组成的调查(上). 中国油脂, 1990, 15(5):28-34.

[36] 周宝兰,厉秋岳,崔杨棣,沈华.我国三种大宗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及其组成的调查(下). 中国油脂, 1990, 15(6):20-23.

[37]厉秋岳.高档烹调油应大力推广.中国油脂,1992,17(4):3-5.

[38] 周宝兰,厉秋岳,崔杨棣,等.植物油脂在加工过程中甾醇的流向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国粮油学报,1994,9(4):25-36.

[39] 崔杨棣,厉秋岳,周宝兰,沈华. 短程蒸馏用于油脂皂脚中甾醇浓缩的初步试验.中国粮油学报,1994,9(2):47-52.

[40] 高慧,方银军,厉秋岳,陈海军.磺化大豆磷脂新型加脂剂的研制和应用.皮革科学与工程,1999, 9(3):48-52. 

[41] 金青哲,王兴国,厉秋岳.直面油脂营养误区,大力发展“健康”食用油.中国油脂,2007,31(2):12-16.

[42] 金俊,卢梦瑶,厉秋岳,吴正章,张鹏,冯文欢,常明,金青哲. 以甾醇为底物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10):205-209.

[43] 厉秋岳.参与Pinolenic acid 资源开发工作的联想.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08.9.

[44]厉秋岳.催生食用油加工业升级换代的奠基之作——评《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与实践》.华夏时报,2020-03-21.

[45]厉秋岳.解决我国食用油资源严重短缺难题的一条创新之路——论樟树籽的开发利用.中国油脂,2021,46(2):3-6.

0674af22bb10784362f66df3744745b.jpg

2、论著(译著)

[1] 夏纪鼎,郑富源,厉秋岳合译.洗涤剂制造,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6.

[2] 厉秋岳编著.油菜籽综合利用,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7.

[3] 秦洪万,厉秋岳,谢锡怡等合译.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第四版),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1.

60139bd5d3c31321bd8330d9cb7c053.jpg

3、专利

[1]厉秋岳,殷耀成,石屹东.菜油磷脂制取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88108559.

[2]崔杨棣,厉秋岳,周宝兰,沈华.一种制取牙周宁原粉的生产方法,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同,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89100849.

[3]厉秋岳,王根凤,石屹东.一种脂肪酸混合酯的制取方法,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79502A.

[4]张余权,李磊,周盛敏,厉秋岳.一种再生废白土的方法,益丰(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3182299A.

[5]方银军,高慧,邹焕金,李莲,厉秋岳.大豆磷脂SO3膜式磺化制取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86602C.

[6]许荣年,鲍忠定,秦志荣,厉秋岳,郁听.一种脂肪酸或其甲酯蒸馏黑脚提制植物甾醇的方法技术,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0910100787.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79-1452314.html

上一篇:对“大秦岭牛伯伯”品牌核桃月饼的印象和建议
下一篇: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现实意义
收藏 IP: 222.90.140.*| 热度|

2 郑永军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