菂园紫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qq 章启群随笔、杂文集

博文

说“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之伪(修订)

已有 4292 次阅读 2014-10-5 21: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说“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之伪

 

章启群

 

据昨日凤凰网报道,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92919时在长沙岳麓书院举行颁奖盛典。出席嘉宾不仅有媒体大腕、政府官员,还有学界名流。现场揭晓了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奖”的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以及其他奖项,让人们“共同见证了中华文化史上的国学盛事”。作为媒体为主举办的这项活动,对于引导大众阅读、弘扬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但是,稍稍回味一下,这个活动给世人的整体感觉似乎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活动。因为获奖的是饶宗颐、裘锡圭、余英时、李学勤、陈祖武、叶嘉莹、陈鼓应、汤一介、阎步克、陈来、刘笑敢等人,属于卓有成就的清一色的纯粹学者。其次,这些奖项“作为国学大典的主体部分,其评选秉持严密、专业、公平、公开的规则机制”,而且组织者特别指出,“其中国学终身成就奖和国学成果奖由专家评选”,这就自然引起人们联想起不久前台湾的“唐奖”等民间学术奖项。如果活动组织者具有这样的宗旨,则其中之伪显而易见。若是组织者没有此意,但社会效应已经如此,说说其中之伪大概也是有益无害的。

就从这次活动颁发的“国学成果奖”说起吧。组织者言:这个奖“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表彰的是2008年至2012年出版的优秀国学研究专著。”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把获奖的名单全部列入如下:

 

“经部之学”奖:《裘锡圭学术文集》、《孔夫子与现代世界》(陈来)、《集韵校本》(赵振铎)、《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蔡方鹿)、《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张涌泉主编)、《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刘笑敢)、《尚书学史》(程元敏);

“史部之学”奖:《商代史》(宋镇豪)、《中国青铜器综论》(朱凤瀚)、《中国文化史通释》(余英时)、《秦汉社会意识研究》(王子今)、《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阎步克)、《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王中江)、《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邢义田)、《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李弘祺);

“子部之学”奖:《中国儒学史》(汤一介、李中华主编)、《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梁涛)、《气论与仁学》(李存山)、《正蒙合校集释》(林乐昌)、《道家的人文精神》(陈鼓应)、《天命与彝伦:先秦社会思想探研》(晁福林)、《清代学术源流》(陈祖武);

“集部之学”奖:《中国诗歌通史》(赵敏俐主编)、《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陈尚君)、《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陈弱水)、《榆枋斋学林》(虞万里)、《王国维全集》(谢维扬、房鑫亮主编)、《殷墟甲骨缀合通编》(蔡哲茂)、《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清代学术源流》(陈祖武)。(皆引自凤凰网2014年9月30日报道)

 

稍通“四库之学”之士即可看出其中荒谬之处。

第一,获奖著作内容与四部分类不能完全吻合,有些著作甚至“不伦不类”。例如,就“经部”而言,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列入其中即是“不伦不类”。陈来《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大概与经学也无甚关系。而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如果与《周礼》研究相关,列入“史部”未必合适。将《裘锡圭学术文集》列入“经部”,而将《王国维全集》列入“集部”,也有点混乱。因为王国维也有关于甲骨文和周礼的论述,而裘锡圭也有关于历史文化的论述。至于陈祖武《清代学术源流》、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等置入“集部”,也令人莫名其妙。

其次,查《四库全书总目》可发现,仅“子部”下列的类别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包括占侯、数学、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艺术(书画、琴谱、篆刻、杂技)、谱录(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杂家(杂学、杂考、杂品、杂纂、杂编)、类书、小说家(杂事、异闻、琐语)、释家、道家等。其中“天文算法”类有《九章算术》、《几何原本》等。那么,仅就此而言,近年发表关于“孪生素数”论文轰动世界并获多项国际重大奖项的华人张益唐先生,是否应该获得此番“全球华人国学”之“子部”成果奖呢?推而论之,近年来华人在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成就(例如袁隆平)为何不能获得这项“子部”成果奖呢?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为什么不能获得“子部”(小说家)成果奖呢?

出现这种离谱的荒谬现象,原因是组织者用“国学”等同于“四库之学”,并且试图把现代学术体系纳入“四库之学”中。可见,在如此重大的媒体活动中,由于对“四库之学”常识的缺乏,就会造成十分荒诞的结果。稍有不慎,“播下龙种,生出跳蚤”,可以谓之也。

简而言之,“国学”名称的出现原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在上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学术及其体系几乎全盘引进中国,于是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倡导“国学”,试图以此与“西学”分庭抗礼。与“国学”名称相应的还有“国医”、“国乐”、“国术”等等。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学”概念日渐演变,今天很多人用“国学”来专指研究古代中国的人文科学,即文学、历史、哲学、考古、语言学等学问。然而,这只能是一种模糊的划分、一种“大概齐”的说法而已。如果试图用“经、史、子、集”的分类来重新界定“国学”的内容,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提出基本方案。一蹴而就、拍脑袋做决定,一定会贻笑天下。因为,这里面除了关涉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性质等问题,还涉及当代全部知识分类的问题。如果用“经、史、子、集”的传统分类方法,那么,今日所有的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知识都要列入其中,而不能仅仅是文、史、哲等人文科学。正因为如此,虽然近20年来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都成立了国学院,但是,其教学和研究基本上还是延续现代学科分类进行。就是说,几乎所有这一类“国学院”的课程设置、专业方向以及学位授予等活动还是按照文学、历史、哲学、考古、语言学等学科进行,否则无法想象教学和科研活动如何展开。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经呼吁设立“国学博士”学位,表明了他在这一方面的无知,结果他的要求也被教育部所否定。

“四库之学”与现代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还可以从另一面来看其复杂性。今日中国所有的学校(小、中、大)和科学研究机构,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的科学分类实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所有古代中国的“经、史、子、集”知识也被分解而纳入其中。上述“子部”之《九章算术》、《几何原理》自然就纳入数学之中。从“四库之学”到现代西方学科分类的转换,自然科学相对简单,人文科学的这种转换则极为困难和复杂。例如今日之中国古代哲学学科,不仅涉及“经、子”二部,与“史、集”二部也有关系,例如《汉书》中的“志”、《昌黎先生集》、《刘禹锡集》等都与哲学有关。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什么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其核心含义也与此相关。文学也不能简单等同“集部”,“史部”与今日之历史学也不能等同。

如此复杂的学科分类和学术问题,在此次“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活动中被简单、粗暴地处理了。尤其是活动组织者突出此次活动的学术性和公正性,强调“国学成果奖的提名作品超过一千份,最终获奖的这30部作品,是由海内外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推选、经评委会、组委会表决评议后,最终确定的”,这就极为容易在学术界混淆视听。

我之所以撰写这篇博文,是深深有感于当下中国媒体对于中国学术产生的负面效果。简而言之,中国媒体所生产这一类与学术相关的产品,最大的问题是鱼目混珠,即以学术之名而行非学术之实,因而产生很大的社会欺骗性。例如,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央视“百家讲坛”,是贩卖假学术的典型。虽然走上“讲坛”的也是学者,但所讲内容大多与自己专业无关。于丹教授专业是大众传媒研究,却正襟危坐教授《论语》;易中天教授专业是美学,却眉飞色舞大讲《三国演义》;而戏剧专业的余秋雨教授似乎什么都可以侃侃而谈,包括敦煌学、中西历史、文化;入季羡林门下的钱文忠副教授,除了偶尔提到梵文,也是以讲《三字经》蜚声中土。简单说,“百家讲坛”的特点就是非专业、非学术的,与旧时的“说书”无甚差异。但是,主流媒体的这些节目既无明确定位,也无应有说明。以至于国人皆以为此即为学术、此即为知识。而出版界也立即跟进,书店内这一类读物铺天盖地。这种由媒体炒作出来的“学术”的巨大影响力,终于渗入高校。这些“学术明星”于是不仅成为高校,也成为整个学术界的风云人物。导致很多学者追求此道并以此为荣。中国学术界的混乱由此亦可见一斑矣!

极而言之,如果说官本位是从外在的方面,即制度层面制约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那么中国媒体的这种负面效应则是从内在的方面,即人的精神层面慢慢消解了学者的学术自律。因为,媒体产生了民间和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在全民的视觉、听觉中留下了顽固和深刻的印象,造成学术的等级和差别。每个学者的内在定位和社会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因此受到剧烈而持久的冲击。因此,当下时期的中国,对于坚持纯粹的学术研究、守望学术良知者来说,则是一个十分孤独而又艰难的时代!

此次活动的主持人之一王鲁湘,是我的同学和好友,正宗的北大哲学系出身,受过严格而系统的学术训练。他也站在这样的位置上,不禁让我感慨万千。于是思之再三,草成此文。

呜呼,哀哉!

 

 

 

 

 

 

甲午国庆日上午,一气呵成于京西菂园,天色如铅

105日改订,秋色浓如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486-833266.html

上一篇:说“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之伪
下一篇: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收藏 IP: 111.196.1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