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点、原则与类型

已有 22224 次阅读 2014-11-25 09:28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

摘编自:何星亮、杜娟.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点、原则与类型.新华文摘,2014(20):21-24(摘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一、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点
1、长期性。从事人类学研究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通常要求初次做田野工作的人居留在调查点一年或半年的时间。
2、参与性。“参与观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最大特色。
3、深入性。人类学者长期参与被调查者的生活和活动,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把自己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里,亲身体验当地的人文风情和日常生活经验,详细观察其行为,深入了解其社会系统的运作过程,细致体会其心理活动。
二、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
  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科学认识社会和文化的一种方法,它虽然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调查不同,但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调查也有共同的原则。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一般性原则,通常有四大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既不“唯己”,也不“唯他”;既不
固执己见,也不唯他人马首是瞻,在事实面前敢于否定自己和他人或权威的错误理论和看法。客观性原则要求在田野调查中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杜绝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捏造、伪造和弄虚作假。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结论的逻辑性和普遍性。科学性原则要求调查资料具有信度和效度。一个具有信度的调查研究成果,无论该项调查研究过程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实践操作,其结果总是一致的或稳定的。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研究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效度是调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亦即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效度与调查研究的目标密切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与客观事实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3、系统性原则。任何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都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元素所构成的系统。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事物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
4、尊重性原则。尊重被调查者,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习俗。
三、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类型
  五组基本类型。
1、综合调查、专题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综合调查通常是对社会、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既调查其物质文化,也调查其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即调查其自然环境,也了解其与其他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既调查其文化的功能和结构,也探讨其变迁和发展。
   专题调查即集中调查文化的某一个部分而不是文化整体,也就是对一个或几个群体或地区做专题调查,以了解某一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或用以验证、检验某一理论的真伪。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总体中有意识地挑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较有特色的地点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以达到了解整体的特征和本质的调查形式。
   个案调查是以某一个特定的社会单位作为对象而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
2、无理论假设的调查、有理论假设的调查  
3、无问题取向的调查、问题取向的调查
4、一点调查、多点调查
5、历时性调查、共时性调查
   历时性调查主要是根据当地文字记载、家谱或族谱、口耳相传的历史、家族史或个人史、文化交流和传播等,重构当地的历史。
   共时性调查主要围绕当地文化现状做静态的调查,包括调查文化的结构、功能或象征意义等。


   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关于田野调查的方式和方法争论较多。当前和今后的田野调查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面面俱到的综合性调查不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带着问题有利于撰写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带着理论建设调查有利于检验理论、修正理论或创建新理论;多点调查有利于归纳理论或法则。

 

 

延伸阅读:
王子舟.田野调查: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6):12~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标志性的科学方法,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科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田野调查法的原则、技术可以移植到图书馆学研究之中,适用于研究图书馆事业的边缘地带,从多方面说明研究对象,展示原生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寓意。现有图书馆学的田野调查实践,也证实了人类学方法与图书馆学交叉是有效的。图书馆学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丰富自身方法论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学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46088.html

上一篇:2014年圕人堂年度奖评选办法
下一篇:图书情报档案类学术期刊投稿信息辑录
收藏 IP: 210.28.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