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读到一则讯息。某高校馆馆长带领12名馆员到馆员们的母校,告诉老师们:你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图书馆无法用。结果是馆员们的母校愿意考虑馆长提出的改革方案,馆长所在高校愿意承担馆员们的母校教育基地的任务。
笔者读后,有所感触。对于图书馆学(还有情报学)专业毕业生,多少年来,不知多少图书馆曾有同样的抱怨。但那则讯息算是新闻,因为属于“牛馆”与“牛校”的“较量”,所采取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前所未闻。
我是一名在图书馆工作有些年头的馆员,也是一名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试着思考为什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没法用?
从教学单位来看。从师资方面,教师学历方面博士所占比率愈来愈高,但是教师具备图书情报工作经历的越来越少。即便有部分教师曾有相关工作经历,但是很可能未在“保鲜期”或“保质期”内。笔者听过一个项目验收答辩会,专家组中有图情专业名教授,提出的质询问题,可以看出对图书馆实际工作的不了解,专家组来自图书馆方面的专家急忙岔开。教师们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其中的研究问题大多与图书情报实际工作相关性低甚至零相关。从教材看,当前的教材有的太旧了,有的太泛了……
从用人单位来看。当前“去职业化”的特征愈来愈突出。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空间愈来愈窄。比如传统的编目专业性比较强,随着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等的进步,这块有的馆整个就外包出去了;信息加工,编信息简报、做信息标引等等,这些活儿,不少图书馆就没有这个活……前些年,好些馆迫切需要懂计算机的技术馆员,近年由于管理模式变化(比如图书馆没有机房,服务器统一由学校的信息中心管理),电子阅览室功能弱化,甚至有不少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消亡”了,这样技术馆员的需求也小了。此外,高校图书馆进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门槛愈来愈高,有的图书馆若干年根本没有进人指标,有的图书馆即便是名牌大学博士也只能以人事代理方式进人。
简而言之,教非所用,用非所学。用非所学,可能在图书馆体现的尤为突出,事务性工作偏多,专业性工作偏少。
当前,同样是图书馆,各方面差距还真不小。“教育基地”模式,也许是一种进步,但能起到多大作用亦属未知。也许作为“对口培养”、“委托培养”、“按需定制”的效果不错,但不见得能通用,可推广。笔者知道有的“教育基地”让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做科技查新,但这个技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假如有机会去了图书馆,图书馆是否有法用,也是未知数。因为不少图书馆根本不需做科技查新,想开展科技查新,得具备相关条件(比如得拥有若干数字资源、被有关方面授权、有科技查新需求等)。
如何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更有用?供需双方需要精诚团结,密切合作。真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希望拙文能有点滴帮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