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8月,编制了《张厚生先生年谱初编》初稿,希望群策群力,花数月乃至数年时间,将其完善起来。同时,供该阶段编撰纪念文集参考,比如可以考虑先行编制一个“简谱”放入纪念文集中。算作抛砖引玉。
2013年5月,受命将年谱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再次去了一次张先生的书房,并带回一些资料。其中工作日记共7册,涉及以下时间段:1983年1月6日至1983年2月2日;1985年9月11日至1987年9月11日;1987年11月4日至1991年4月14日;1988年1月6日至1989年6月30日;1991年3月5日-1993年1月13日;1993年1月13日至1994年1月24日;1994年2月25日至1994年6月13日。根据我目前掌握的情况,张老师那极可能保存有东大图书馆工作全部时间段的日记或笔记,只是暂未找全。如果工作日记也算日记的话,很可能会是1963年开始至2006年7月不间断。
浏览这批工作日记(笔记),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张老师为东南大学图书馆及东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所倾注的心血。
张老师是一位历史感极其强烈的人,其书房图书馆学、目录学、图书馆学史及图书馆史气息格外浓厚,留下大量珍贵的史料。张老师1966年12月15日至1967年2月27日参加长征。张厚生期间写有长征日记,几乎每天都记。主要记载行程等。日记本上留有“中国共产党湖南区委员会旧址参观留念”、“参观毛主席旧居茅坪八角楼留念”、“参观革命摇篮井冈山纪念”、“参观中央苏区瑞金沙洲坝毛主席办公处红井留念”等印章。此外,张厚生保存了“红色接班人长征队武汉大学第一分队”红旗。其书房资料,由于搬迁之时,是在治疗中,经历了频繁的放疗与化疗,身体状况已经相当糟糕,尽管如此仍严格按照目录学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组织。张老师对战胜病魔始终抱定信念,甚至对康复后(同时亦为退休后)的生活进行了规划,其中之一是利用手头收集的史料,继续深入研究洪有丰先生等。
这样一位学者,为年谱的编撰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种种原因,任务仍属艰巨。除了时间因素,还需要对图书馆史及图书馆学史等方面有一定基础,识读相关史料确实伤身劳神。尤其是与工作相关部分,还需对其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目前我还未能接触到有关张老师的档案资料。张老师的爱人对年谱编撰工作很支持,但所能提供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不多。比如我希望能够获得家谱等相关资料,想了解家庭出身等情况,迟迟未能如愿。因此,即便定稿,我觉得题目仍沿用“初编”二字比较合适。
年谱编制“花絮”
为了年谱的质量,年谱定稿的时间宜为书稿内容基本确定时。为此“争分夺秒”的做些前期准备工作。
为方便查阅有关档案,即使将“当前版本”发给有关老师。一是便于核实(据我掌握的情况,种种原因,档案中的信息不见得准确。比如由于历史原因,武汉大学1963级本科毕业时间通常填写的是1963年7月,那是有关文件认可的毕业时间,实际上他们是1968年8月份之后才离校。),二是希望有更多信息可以充实。
尤为令我感动的是,我将年谱发给了张老师的本科同学孙先生。孙先生眼睛刚刚做了白内障手术,我并不知情。孙先生读了年谱之后,发现有失实之处。又是打电话又是发短信。数条长短信长达数百字,我因为陪小孩还一再“怠慢”了孙先生。昨晚11点多通了一次电话,进一步介绍了一些情况,并一再嘱咐:如需帮助,及时相告。他不仅个人会尽力相助,如有需要还将联系老同学相助。
我的编制思想与孙先生是一致的。囿于种种原因,困难重重:就说“日记”及“工作笔记”的识读,时隔数十年(最长的达50年),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书写,字体的颜色也多种,再加上特殊历史时期等因素,有些内容“语焉不详”,有些内容作了匿名处理。
在当下,名人辈出,灿若繁星,然而,张老师是值得纪念的。首先是因为有史料有真相;其次是亲友支持,张先生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其书房基本被家人保持原样(时不时提供服务);再次是任职单位东南大学图书馆的重视,数年来积极开展纪念与传承工作。
孙先生提供的信息:
1 张进武大的时间是1963年8月底,9月上课。(张展舒是9月7日左右到校,因为长江发大水晚报到)
2 1965年3-5月武昌印刷厂劳动(学工)一个月。张分在“铸大车间”(同时参加的是6700和6800共100人左右,我分配帮厨,结束前到各车间走马一趟。印刷厂位于文华旧址不远处。不知此内容为何入谱?为何1964年武昌县学农(5月),1965年7月学军不写?)
3 1966年2-3月毕业实习(当时规定,大学生提前一年完业,最后一年参“社教(四清)”。实习分两班四组,6701两组分别在省馆和湖大;6702班我记不得了,张是2班。)
事情认识可以不同观点,但时间必须尽力准确。还有毕业时间和单位归宿问题,这是特殊历史,时间也是个麻烦,我以为是“清清楚楚的糊涂账”,本人清楚,(有关)记录糊涂。
图谋说明:我的编制原则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再此基础上,尽可能的通过相关资料加以证实。“文革”资料的入选,基于尊重史实,留下史料线索这一考虑。编制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