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编辑吕秀齐老师《业内杂感之一:小众的科普,小众的出版》,我跟了一条评论“出书这事,滋味杂陈。……”。吕老师的杂感侧重的是乙方(出版方),我从甲方(作者)侃侃。
预计今年出一本书,这本书的出版从2008年开始联系出版社,机缘促成2011年6月同出版社达成出版意向,2011年8月底基本定稿,目前出版合同已签、出版费已支付。我是希望年内能出版出来,出版社告知校对人员挺忙,估计要到2012年2月份,争取年内出版。《图书馆报》约稿让我写写该书出版背后的故事,应该说故事很多,但现在故事仍在继续中,当下时机不宜。滋味是淡淡地,不悲不喜。
笔者2009年出版过一本书,重在学习。出版的背景是期刊上发表过一些东西,领域内多家期刊刊文将笔者列为“高产作者”之后,寻思做点像样的研究。脱产上了3年学,应该说这3年是围绕学位论文过的,而且一开始就打算将学位论文出版出来。虽然该书很稚嫩,但本人是全力以赴的,而且着着实实希望该书的出版有现实意义。有点“心想事成”的意思,学位论文中的几篇论文在期刊刊发(有几篇没收取版面费,甚至有的还给稿费),按学校的科研政策得到一笔奖励,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一些随笔在《图书馆报》刊发有点稿费,再算上该书出版之后学校的奖励,出版费基本解决了。我不知道出版社印了多少本,卖了多少本,我自个“为书找人”,想方设法送出了400多本,还基本是“签名本”。有段时间是频繁出入邮局,国内覆盖范围比较宽,最远的是送到美国。两年后,该书颇为意外的获得了学校出版资助,而且还得了一个市级成果二等奖(政府奖)。目前,该书授权给了超星公司,可以通过读秀平台检索与利用。作为个人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有这样的“艳遇”,真是谢天谢地,感谢所有给予过关心和帮助的人!尤其要感谢我的爱人,出版费于我们家庭算一笔“巨款”,投入之初是没想也未料有任何回报的,她的支持于我很重要。至于个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在出书的过程中,与多家出版社打过交道,也同若干师友就图书出版有所交流。给我的感觉是,作为作者,基本皆为不悲不喜,甚至略显苦涩。在“三不朽”中,“立德”有赖于见仁见智、众口难调的外界评价,“立功”需要跻身官场且往往非一介书生的能力所及,文人每以“立言”为第一要务,以求不朽。世易时移,“立言”需求不朽,前人出书不易,今人出书也并不简单。
相关资料:
1 吕秀齐.业内杂感之一:小众的科普,小众的出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8991&do=blog&id=506723&cid=1329978[17]libseeker 2011-11-12 09:32
出书这事,滋味杂陈。根据个人的观察,科普书处境尤为尴尬,因为:其一,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科普类图书不给“工分”;其二,出版科普书,作者出工出力之余,很可能还得贴钱。有出科普书的精力,也许还不如编教材。其实个人认为,不少科普书属于优质科研成果,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价值。关于送书这事,为书找人,最理想的境界是送者愉快,受者开心,送个几十本也许挺轻松,送个千儿八百的就是苦差事了,因为其中估计有不少,受者并不一定高兴,甚至反感,送还不如不送。另,有个选题建议,就是能否将科学网上的科普文章,精选一个或数个集子出版?也就是编科普书,群策群力,或许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模式。投石问路,假如效果还可以,可以由贵社定选题或科学网博主共同定选题在科学网上征文,至于出版经费,兴许有关方面乐意赞助呢。
博主回复(2011-11-12 23:56):您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可以更多交流。至于您说的集科学网上的精品于一书或数书,我也一直在考虑,我们苏社长也提过很多次。我更多考虑的是着眼点,或者说作为书的看点、卖点,毕竟网上阅读与图书阅读有不同的要求。这方面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我们可以专门交流。现在,吴宝俊的大作出来了,梁教授的也快出来了,还有我可能不知道了,合作会逐渐展开。
我一直有这个想法,与科学网上的网友好好合作一次,可否有能力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什么时候聚到一起谈论一下这事。
2 新月.按需出版在徘徊中前行.http://a.xhsmb.com/html/2011-11/04/content_35957.htm
“ 很多编辑都面临过这样一种选择,有些学者花了毕生的经历想出一部学术著作,但是因为不是畅销书,没有卖点,出版社出于成本考虑,只能拒绝他的出版要求。想着老先生的一生心血却不能变成铅字,很多编辑都甚感惋惜。”
“在国内的传统图书出版业,收入分配通常是发行商及批发商各自分得零售价格的15%,零售商分得零售价格的40%,而出版社实际上分得零售价的30%。出版社的30%里面还包括印刷成本、运作成本和作者的版税。按需印刷的出版社为了降低图书的零售价格,同时又获得一定的利润,将给零售商的零售价格折扣定为30%~40%,同时省去了发行商和批发商的增值服务。但批发商和发行商一般担任着促销、宣传的义务。”
“国内的图书出版实行的是审核制,而国外实行的是登记制。我国的审核制首先需要对图书的选题进行立项,如果一本书只是印制几十本,很难通过立项,没有书号,图书就无法正式出版;出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按需出版的发展。目前国内个人出书的需求非常旺盛,如凤凰数码印务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有个人出书需求的客户,但是个人要想出书,就必须办理一次性准印许可证或申请书号,费用高昂且程序复杂,这使得很多个人出书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按需出版的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507464.html
上一篇:
钻在套子里的人下一篇:
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推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