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国首批图情硕士研究生”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先后有知名情报学、图书馆学专家提出了质疑,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信息,给予了无私的帮助。非常感谢!在此,根据近日的学习与思考情况,作一简要汇报。正式汇报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人才疏学浅,准备随时修正错误。恳请学者先进不吝赐教。
我国首届图情硕士研究生有4位。他们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目录学专业张厚生(学号78001),乔好勤(78002),倪晓建(78003),惠世荣(78004)。导师为均为彭斐章、谢灼华。他们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请注意我的表述是“我国首批图情硕士研究生”。张厚生先生1978年10月入校,1981年11月图书馆学系目录学专业毕业,“文凭登记武研字第000181号”,授予文学硕士学位,证书编号:810147(证书上的时间是1982年元月)。
先介绍一下我国的学位制度。1935年4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曾仿效英美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对学位授予的级别、学位获得者的资格和学位评定的办法等做了规定,这是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开端。由于旧中国教育落后,这项制度最终没有得到认真施行,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仅有232人获得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1950年即招收研究生。1950年至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2700多人。从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12年之久。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立即恢复了招收培养研究生制度。1980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于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81年 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制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学术标准,中国学位制度从此建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此有了长足发展。
我曾介绍过:“‘文革’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较为落后,到1966年总共才招收过两名研究生——侯汉清和张涵,培养单位为北京大学,1964年入学,导师为刘国钧,研究生学历迟至1980年方承认, 承认1967年研究生毕业。侯汉清1979年再次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78年武汉大学率先开始招收图书馆学研究生,南京大学亦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1978年招收两名图书馆学研究生卢贤中、顾志华,导师为钱亚新和施廷镛。”。为什么我没将侯汉清、卢贤中、顾志华先生列入?因为侯汉清先生的情形很特殊,是1979年再次考入,获得硕士学位的具体时间亦未知。至于卢贤中、顾志华两位先生,他们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时间是1983年7月(见相关资料6)。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自1978年招收首批情报学专业研究生”表述不太准确,大概属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性质。因为这批研究生也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信息科学系”,且为“信息科学硕士学位”。1978年招收了30余位“情报学”研究生,“这届同学的课程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几乎并轨,所以他们名义上拿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学位。 ”(见:相关资料1)。其代表人物如:段瑞春,1967年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198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硕士;许立达,1978——1981,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信息科学硕士学位。还有一个史实,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获得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1984年。如果将这批研究生也归入“我国首批图情硕士研究生”,也许很不合适。如果换一种表述“我国首批图情研究生”,那大概只有侯汉清和张涵,这样倒简洁明了,且符合史实。
虽然张厚生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书苑园丁”,但自张先生1963年考入武大图书馆学系直至2008逝世的45年时间里,始终心系图情。我有幸亲密接触张厚生先生45年积累下来的“史料”,于我们的图情研究非常珍贵。我觉得我有义务踏踏实实做点事,边学边干,我确信,这也是张厚生先生非常乐意看到的。
相关资料:
1 武夷山.我所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三十年漫忆.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40823
2 图谋.求证“情报学首批硕士研究生”问题.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41494135.html
3 图谋.变化中的图情教育.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41494120.html
4 图谋.改革开放与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41018729.html
5 中信所教育培训概况.http://www.istic.ac.cn/tabid/333/default.aspx
6 杨海平、张厚生.钱亚新先生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J].新世纪图书馆,2004(3):17-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