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综述摘要:中美高校图书馆员再认识

已有 693 次阅读 2025-3-22 12:34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图谋摘编自:顾健. 中美高校图书馆员再认识[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5(2):137-144.  (注:本文由“文心4.5”自动生成。原文1.8万字。要求“请写一篇综述摘要,2000字以内。”)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府的重要学术机构,其馆员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学术交流模式的变革,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和职责也在不断变化。本文综述了顾健在《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5年第2期发表的《中美高校图书馆员再认识》一文,旨在探讨中美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建设、岗位设置、职业资格、教师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二、中美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认识和概念变迁

1. 美国高校图书馆员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员的认识逐渐清晰,但也存在一些混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界通过参观学习和翻译美国相关文献,开始了解美国高校图书馆员的特征。早期访问报告指出,美国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多为学术上有造诣或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训练的人员,工作人员分为图书馆专业人员(要求拥有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和非专业职员(一般为大学生或高中毕业生)。然而,随着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发现馆长往往是经验丰富、受过图书馆学教育的专业人员,但也有极少数是学术名家。

       如今,美国教育部统计中心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等行业组织对高校图书馆员的定义较为一致,即图书馆员是受过图书馆学、档案学或信息学专业教育的专业人员。美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被认为是从事图书馆员职业的入门资格,也是最高学位。

2. 我国高校图书馆员概念的变迁

       1978年我国开始施行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图书馆员作为专业人员开始有明确的职称序列。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概念逐渐从单一的职称称呼转变为包含多种岗位和职责的专业人员。特别是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将图书馆员分为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国内图书馆业界和学术界对馆员的认识仍存在模糊之处,如“专业馆员”这一说法就有多种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进程。

三、中美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差异

1. 美国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

       美国的图书馆学教育通常起步于硕士,其硕士学位被视为从事图书馆员职业的入门资格和最高学位。这种学位被称为“职业资格学位”(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强调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常在毕业前需要完成在该领域的实习或课题任务,获得广泛的在岗培训。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的硕士学位是图书馆员职业合适的学位,大多数雇主对专业岗位的要求也是这一学位。

2. 我国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进入21世纪后,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教育体系,学术性很强。然而,面向非图书馆学学士学位生源的图书馆学专业学位硕士项目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型目标不明确、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落后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图书馆学硕士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四、中美高校图书馆员的岗位设置

1. 美国的岗位设置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岗位设置较为完善,涵盖了从馆长到各类专业岗位和辅助岗位。美国学院和研究图书馆协会与美国学院和大学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协会合作,定期评估更新图书馆的岗位描述和分类,并调查各岗位的薪资水平。这些岗位描述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我国的岗位设置

      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岗位设置也在不断完善,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图书馆学术界对美国图书馆员岗位设置的研究逐渐丰富,但多数论文集中于某一特定岗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此外,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岗位设置和招聘过程中往往存在校内调剂、学历与岗位不匹配等问题,影响了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五、馆员的职业化

1. 美国的职业化进程

      美国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化进程较为成熟,学生依专业申请学校图书馆学项目,并在毕业后大概率从事图书馆工作。馆员的馆际流动性较高,有利于个人通过竞争流向同一方向的更好岗位。此外,美国高校图书馆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这也促进了其职业化的进程。

2. 我国的职业化现状

      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化进程相对滞后。一方面,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往往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招聘和人事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馆长的专业背景多样、馆内人员的频繁调动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化进程。

六、馆员的教师与非教师地位

1. 美国的教师地位

       美国高校图书馆员在学校教育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些高校甚至赋予馆员教师地位,给予教授的称号和相应的待遇。美国学院和研究图书馆协会等组织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馆员教师地位的标准和声明,保障了馆员在职称、提拔、终身雇佣制等方面的权益。

2. 我国的教师地位现状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员和教师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在政府政策层面上享有同等地位和待遇。然而,在实际管理体系中,图书馆员往往被归口于行政部门,与教师在话语权、职业发展机会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此外,一些高校在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时,图书馆员的标准往往低于同等级的教师。

七、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建立职业门槛:明确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和学历要求,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化水平。

细化岗位职责:制定详细的岗位描述和分类标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完善教育体系:改革图书馆学教育项目,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保障平等地位:提高图书馆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待遇,赋予馆员与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国际交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建设的经验,加强与国际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中美高校图书馆员在专业化建设、岗位设置、职业资格、教师地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这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傅平.再谈终端学位与美国学术聘用制度:为什么 MLIS 是学术图书馆工作的必要条件?.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6383-1478714.html

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学术界,终端学位(terminal degree) 是指某一学科内能够获得的最高学位,通常是博士(PhD),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艺术、图书馆学、社会工作等,终端学位则可能是硕士(如 MFA、MLIS 或 MSW)。终端学位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标志,也是从事高校教学和研究职位的基本资格要求。本文将探讨终端学位在学术聘用中的作用,并特别讨论为什么 MLIS(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是学术图书馆工作的必要条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78801.html

上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价值的思考
下一篇:EBSCO新用户界面迁移之后的信息服务(续)
收藏 IP: 114.237.221.*| 热度|

3 刘进平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IP: 120.235.238.*   闁搞儳鍋涢ˇ锟� | 閻犙嶆嫹 閻犙嶆嫹 +1 [2]婵湱濮撮惀澶嬑涢敓锟�   2024-11-16 09:53
  
IP: 211.86.52.*   闁搞儳鍋涢ˇ锟� | 閻犙嶆嫹 閻犙嶆嫹 +1 [1]婵浜g换宥囦沪閿燂拷   2024-11-15 23:06
  

1/1 | 闁诡剚妲掗锟�:2 | 濡絾鐗犻妴锟� | 濞戞挸锕g粩瀛樸亜閿燂拷 | 濞戞挸顑勭粩瀛樸亜閿燂拷 | 闁哄牜鍋婇妴锟� | 閻犲搫鐤囧ù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4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