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是一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长期关注与思考图书馆职业能力问题。种种原因,我算是集多重角色于一身,包括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评价者,惭愧的是,样样涉猎,样样疏松。关于科研评价与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话题,有一些粗浅的观察与思考。
本文所说的科研评价与学术评价基本为同义词。科研评价正在蓬勃发展。“排名”“计量”“h指数”“影响因子”在学术界非常流行。政府和科研管理者希望使用定量指标来评价一切,包括对普通教师、教授、课程和大学的评价。文献计量学集出版物和引文于一身,在“研究”的评价工具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计量学”孕育而生。科学家们以及评价委员会的成员们普遍使用定量指标来评价其研究活动。当数据被操纵用以提升排名时,文献计量学的滥用就产生了。但随着科研评价中文献计量指标的滥用,暴露了对文献计量指标认识的不足和错误性理解。“从RG Scores,到Altmetric、SciVal、Author Rank,再到h指数——如今,要想成为一名学者,就要参与到狂热的指标追逐中,用这些指标对知识的价值进行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评判。”(让·弗朗索瓦·布兰切特(Jean-François Blanchette))
科研评价改革政策相关文件密集出台,科研评价改革势在必行。从密集出台的文件、评估评奖的变化和高校改革实践来看,相关指标调整巨大,科研评价改革并不否定计量方法的支撑作用,而是纠正计量指标过度、不当使用的“唯论文”倾向。对于以文献计量见长的学科分析服务而言,有必要探索新形势下论文评价实践中计量指标的选择标准、适用范围和有效程度。学科分析服务是指围绕学校的学科发展、科研评价和人才管理,采集多维数据、利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内容涉及ESI分析、学科态势分析、人才引进评估、期刊投稿指引、学科排名等,多以 WoS/ESI/InCites、SCOPUS/SciVal 等外文数据源为主,比较强调SCI论文相关指标的选取和应用。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该服务作为学科服务新的增长点成为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的服务项目。学科分析服务支持管理决策和学科发展。数据来源:多维数据,以论文数据为主。典型服务:学科评估、ESI建设与大学排行、双一流监测、绩效奖励、职称评定、奖项申报、导师遴选……(参考文献:刘霞,马浩琴,何汶等.学术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分析服务的转型探索——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3,42(03):44-51.)
“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评价与情报分析素养”“大数据赋能高校图书馆科研评价服务”等主题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近年,国内数字资源商亦已推出系列工具类数据库,比如中国知网科研评价与创新服务平台(CDAP)系列产品(包括:“学术期刊大数据分析平台”“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分析数据库”“中外科研基金信息库”)、维普学术期刊投稿分析系统、万方灵析-学术大数据分析系统、万方选题等。科研评价与创新服务平台(CDAP)为CNKI基于世界知识大数据控掘,面向科研成果及其产出的评价,打造科研文献情报分析与创新服务工具平台。包含以下子模块:学科发展分析;基金项目信息聚合分析;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分析;核心刊群计量分析;学术热点与学术趋势分析;专题文献主题建模分析;多维数据分析报告;学术期刊投选刊分析。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图书被引用情况报告(2022) 》,该报告的目的是便于大家观察和了解图书的被引用情况,为图书和作者的权威性评价提供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基本结论:被引用图书共计2306611种,占全部被考察图书的34.92%。数据基础:被考察图书包括自19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行且书目数据符合分析条件的6604832种中文图书,引用图书包括自19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行且全文数据符合分析条件的3383696种中文图书。统计方法:在引用图书中仔细核对被引用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年信息,核对正确则计入统计中。有被引用种数和引用次数两种指标,前者主要用于评价作者的权威性和用于考察年代、学科的分布,后者主要用于评价某种具体图书的权威性。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需要加强相关理论、方法、工具的学习与应用。
笔者的多重角色(或者说复杂角色)多少是有些帮助的。科研评价的常用方法为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法。笔者自身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我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该领域的科研活动我算是较为全面、系统地参与,从2016年开始担任审稿人角色(多家学术期刊及出版社)实际做一些同行评议工作。关于“文献计量学”,学艺不精,但算是在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我从事的“主业”或者说“本职工作”是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对中外文数字资源有一定的了解,较为重要的数字资源还须保持持续地跟踪,较为重要的评价类工具数据库有不同程度地实际体验。囿于精力和能力,个人深知——才疏学浅、学无止境。“有些帮助”具体体现的一种场景是我拿自身来做实例,比如有些科研评价类工具数据库提供有类似“学者画像”功能,我让他画我自己,画的像不像、准不准,可以有一个更为明晰的感知与认知。科研评价类工作通常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实践中,“用户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个性化、多元化……智能化。当前,借助相关工具,科研评价类报告(个人层面、机构层面、学科层面……)可以快速生成,但是读懂或解读报告也许并不容易,可以是个人知识能力和水平的原因,也可以是工具(或平台)本身存在缺陷的原因,还可以是其它特殊原因(比如实践中,许多事情是“事在人为”的,某项指标的权重是依据特定方法“计算”或“算计”而来。此外,全面掌握信息存在困难,若关键信息缺失,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
延伸阅读:
(1)叶继元.学术“全评价”体系论[M]._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网上书店:https://item.jd.com/13139335.html
内容提要: 本书构建了以六大要素、三个维度和六大推论等组成的学术“全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六大要素中,评价目的是龙头,制约其他五大要素。任何一种评价,都可以分成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个维度。评价目的制约论、同行专家主导论、评价制度保障论等六大推论,对于评价实践具有很强的解释性、指导性和预测性。本书为新的评价体系建立奠定了学理基础,高度契合中央有关反“四唯”“五唯”“SCI至上”的精神。
(2)索传军.学术评价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 网上书店:https://item.jd.com/13315084.html
内容提要: 本书将学术评价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重在探索学术评价的演变发展规律。从宏观上对学术评价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学术评价中存在问题,及亟待研究的问题;探讨学术评价系统及其相关要素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学术和信息环境下的发展趋势;从微观上考察学术评价本质、内涵与特征,探讨学术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自身的运行机理,及其内部要素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数据环境下学术评价的范式——基于数据的学术评价范式。
(3)黄锁明. 多维视角下高校学科发展与人才评价研究[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22.12.
内容提要: 开展学科评价和人才队伍评价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本书就“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如何开展学科评价及人才引育评价给出了多维的视角。首先,从ESI、综合指标体系、第三方学科榜单等三个视角对高校的学科现状进行跟踪分析及对未来进行动态预测,同时对第三方榜单的公信度进行分析研究;其次,从对不同层面人才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人才引进的团队识别分析、第三方学者榜单等三个视角探讨人才引育过程中的评价,为高校人事部门开展人才及学科跟踪提供可行的方案。本书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供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学科建设部门、高校图书馆等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4)张岩,朱艳硕作. 基于文献计量大数据的科技人才评价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12.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涵盖确定研究主题,论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并提出本书研究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及方法。第二部分为本书的核心研究内容,即模型构建部分,主要运用文献计量、替代计量、统计学、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构建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为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和结论部分,选取山东省学科人才基本科学计量数据和替代计量数据为原始数据,对比分析了K-means聚类机器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方法和本书作者提出的BPNN-GA三种评价方法的实验结果。最后从政府、高校和社会几个层面提出对于科技人才评价和管理决策的相关结论和建议。本书可以作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人才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也可作为科学计量学专业读者的参考图书。
(5)伊夫·金格拉斯.大学的新衣: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研评价的反思[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网上书店:https://item.jd.com/13350732.html
内容提要: 目前,科研评价正在蓬勃发展。“排名”、“计量”、“h指数”和“影响因子”在学术界非常流行。政府和科研管理者希望使用定量指标来评价一切,包括对普通教师、教授、课程和大学的评价。文献计量学集出版物和引文于一身,在“研究”的评价工具中占据主导地位。与17世纪科研论文首次发表以来使用的同行评价等“主观”和直观评价相比,文献计量指标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定量测量方法,因此被称为研究水平的“客观”评价标准。伊夫斯·金格拉斯在书中围绕文献计量方法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探究了大学急于让无效指标影响科研战略的缘由,并在的分析维度上提出了建立有效指标的标准。《大学的新衣: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研评价的反思》将为科研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科研政策研究者以及研究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6)王玉秋.大学科研评价全景考察与范式转换[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网上书店:https://item.jd.com/12723082.html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大学科研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与个案分析,展示了大学科研评价研究的基本走向、主题、热点以及学科渗透状况,从中洞察大学科研评价研究在主题、技术、应用、方法、政策之间的共进关系,同时发现漏洞及问题,精准定位知名专家、经典文献、重要观点及创新景气,为我国大学科研评价改革提供理论和证据支持。作者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基础、评价标准、评价模式、评价方法、评估文化、网络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科研创新评价六维模型”;结合对国内外大学科研评价活动的比较研究、大学科研创新生态研究以及大学科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提出了我国大学科研治理的对策与路径。在科研管理上,强调科研评价的语境性、生态性和全景式管理,将生态性、实践性、社会性、学生科研及办学特色等指标与学术性指标一起纳入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将引文分析与同行评议、问卷调查、访谈、叙事、人类学考察等方法相结合,推动科研评价范式的转换。
(7)图情会.第十四届全国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研讨会会议议程(6.23-25,太原).https://mp.weixin.qq.com/s/echf7Y6O00Aowhwsa2ltig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