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高校从2018年开始探索“深层次学科服务”,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积极与科研处、院系及相关教师沟通与交流,开展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服务工作,进行深层次嵌入式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请有需求的老师填写“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服务工作单”。学科服务工作单中“定题服务”是指图书情报机构根据用户课题需要或研究需要,通过收集、筛选、整理信息,定期或 不定期地提供给用户,直至协助用户完成课题的一种连续性服务。囿于我们的资源与人力,2019年定题服务拟面向学科服务群内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3-5项开展服务,谁先联系谁优先。学科服务工作单中需求类型中的“其它”,包括各种论文查重方面的需求,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18年的探索算是较好地完成任务,因为实际启动较早(自2017年年底开始做前期工作)。2019年上半年由于学校的重心在忙大学创建相关工作。自2019年4月10日开始做宣传,在各种范围宣传,宏观面向全校、中观面向群体、微观面向个人。至学期结束没有意向。干脆待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果出来后再进一步做工作。2019年8月23日开学,自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主动出击,推介服务,8月24日“求来了”4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算是服务开张了。馆领导指示要认真做好后续服务。
关于“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已经提了20多年。各级各类高校图书馆在积极实践与探索。我自身在2010年就贴上“学科馆员”标签,算是馆内自定义的学科馆员。自2015年开始,我作为参考咨询部负责人,“学科服务”只是参考咨询部的一块工作内容,但算是馆内重要工作,馆长直接分管学科服务工作。结合所在高校、所在管的实际,积极开展实践与探索,做了一些列努力。其中一项努力就是建立学科服务群,办学科服务速递,大约为半月一期,已发布了55期。学科服务速递是面向所有教职工推送的,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下载。种种原因,效果难尽人意。
“深层次学科服务”对于研究型大学尚存在困难,对于我们这类省属地方本科院校,更多的属于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更是困难重重。受资源、人力的限制,“高大上”的服务(比如学科分析、情报分析、知识产权服务)很难持续开展。实践中,责、权、利的平衡很难做到。明星馆长、明星馆员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短期内有一定成效,但难以持续。
学科馆员角度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更多的是基于个体的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存在着诸多局限。学校的专业是67个,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不计其数。学科馆员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有着许多变量。研究人员角度,弄不清学科馆员有什么用?怎么用?“友情支持”“无偿服务”,偶尔用用还好,频次多了也不想欠这个人情。学科馆员、研究人员二者各有其主,许多场合是不能自主的,“磨合”有着许多不确定性,很多时候属于被动“关联”或“混搭”在一起,强扭的瓜不甜。
“深层次学科服务”的持续深入发展,还需要立足实际,夯实基础,边探索边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积累经验,扬长避短,久久为功。
延伸阅读:
学科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研讨培训班(第三期)专题访谈实录
https://mp.weixin.qq.com/s/9MukO04_dG7byPe5If5yIA
2018年5月11日下午,“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研讨培训班(第三期)”进行了一场以“学科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访谈。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芳、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范爱红、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宇三位业界专家,围绕图书馆学科服务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访谈和对话交流。会议对访谈进行了全程记录整理,向大家呈现并回放精彩内容。
以下内容为图谋摘录:
清华大学图书馆范爱红介绍:“我们的学科服务主要面向教师和研究生层面开展,初衷是架起图书馆和院系之间沟通的桥梁,建立起通畅的‘需求’与‘保障’渠道,从而促进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利用。同时着眼于大学的战略规划,紧密围绕核心工作,提升图书馆在大学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体现价值。直到目前,我们的学科服务的目的仍然如此,不忘初心,不断探索。在服务过程中我们也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学科馆员的工作非常辛苦,得到了院系和学校的认可,比如感谢信、用户的积极反馈以及后来一些主动上门的需求等等,都是学科馆员主动的个性化服务的成果。”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王宇介绍:“学科服务工作分成了三块,建立了学科服务中心、人文素养教育中心和信息素养教育中心。在学科服务对象范围方面,从原来仅仅上门为教师服务拓展到了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服务,从2008年开始为本科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等两门通识选修课,并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堂开展了嵌入式教学服务。近年来,我们看到985等全国重点高校都已经开始做学科分析报告,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下了决心要做,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学科的分析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李芳介绍:“学科服务主要聚焦在情报分析、教学与学习支持、学科与研究支持、创新支持四个方面。”“一是情报分析服务方面,上交大馆积极推动图书馆情报服务产品化进程,目前已经初步搭建起情报分析服务产品体系的框架,主要包括竞争力分析,领域态势分析和知识产权服务三部分。”“二是信息素养教育方面,交大馆目前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划归“教学与学习支持”,是学习与研究支持部的业务条线之一。名称的更改意味着该方向的内涵得以充实、外延得以扩展。自2017年起,交大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紧密围绕学在交大,深度支持教学与学习”,即要立足学校“学在交大”的要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展分层分类的服务。”“三是科学研究支持方面,紧跟学校发展战略,全面支撑学校的教学与研究,深层次满足院系学科发展需求。当前工作聚焦在院为实体支持、智库服务、学科评估与专业认证、院系联络、资源建设与揭示等方面。”“四是创新支持服务方面,上交大馆走访关注创新实践的校内单位、校外企业,建立合作联动机制;依托创客空间引进并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新研讨会等活动,激发校园创新创意;积极支持创新实践课程、各类竞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知识探究的能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