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编自:涂志芳,徐慧芳.国内外15所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内容及特点[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04):29-36.
数字学术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是将新技术、数据分析工具等应用于学术研究的理念,在电子科学、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学术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数字学术既是一种数字技术、学术产品概念,又是一种学术交流模式、教学研究范式,构成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学术环境。
图书馆是数字学术的孵化器,能够为数字学术的理念推广、研究讨论与实践探索提供良好的人才、空间、设施设备等条件,尤其是在数据服务、可视化技术及数字出版领域有力地推动数字学术发展。数字学术是图书馆的新引擎,数字技术的应用、学术交流新模型的构建、教学模式与研究范式的转变、数字学术产品的丰富,驱动着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与时俱进,塑造着图书馆空间、资源与服务的新形态。数字学术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员核心能力的拓展,数字学术为图书馆的发展创新与转型变革赋能。
数字学术服务内容:
(1)物理空间。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包含物理空间的成分,如数字学术空间、数字学术实验室、数字学术中心等;数字学术服务大多设有空间服务,如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视觉室、研讨室,纽约大学图书馆的研究共享空间,俄勒冈大学图书馆的可视化实验室、数字实验室、学术设计/创新实验室等。数字学术空间不仅代表着图书馆以自我发展和用户服务为导向的空间格局变化,本质上也反映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的转变。
(2)数字科研工具。数字时代的科学研究有赖于软硬件工具的辅助,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也在最大能力范围内保障研究人员对软硬件设施设备的需求。
(3)研究数据服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服务基本覆盖了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数据管理计划咨询服务;元数据服务;数据仓储与保存服务;数据出版服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服务。
(4)学术交流与数字出版服务。图书馆是学术交流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字学术环境下的图书馆,在承担学术交流角色的基础上,还具备了数字出版的功能。图书馆的出版服务以开放获取为理念,主要进行学术性出版物的出版(包括数据、图片、代码等非正式出版物)。
(5)数字人文服务。数字人文是数字学术范畴内的重点内容,图书馆提供数字服务的同时将数字人文服务作为一项专门的服务重点推出。
(6)数字学术研讨与培训服务。数字学术对研究人员利用数字工具、方法有较高的知识或技能要求,为此图书馆也相应推出了关于数字学术的工具、方法、内容等的研讨或培训服务。在工具方面,以图书馆提供的软硬件工具的培训、推广为主;在方法方面,主要以数据管理、学术出版、项目申请、项目管理方法的咨询为主;在内容方面,以数字学术、数字技术等的发展趋势的研讨为主。
(7)数字技术支持服务。数字学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图书馆在提供数字学术服务时也考虑到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学术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以上服务外,还提供音频/图片/文档数字化、视音频编辑、学术社区教育、在线展览等服务。以上各项服务并无明确界限,不同服务项目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内容。
数字学术服务中的馆员角色:
在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也扮演了多样化的角色、承担多样化的职责。整体而言,图书馆员的角色是依据学科背景、专业兴趣及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学科而定的,叫法也多元化,如学术交流馆员、数据分析馆员、数字化服务馆员、物理/天文与数学学科馆员、元数据/编目馆员、在线出版设计师、开发工程师等;不同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团队的规模也不同。
数字学术服务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有图书馆业务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具有多学科背景或多种数字技能。数字学术环境要求图书馆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数字学术服务能力也是图书馆员能力应有的拓展。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是图书馆适应不断发展的数字学术环境的外在动力,也是图书馆提高用户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借鉴国外做法,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提供满足用户教学、研究需求的服务,从空间出发,以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创客空间等为基础,对计算机软硬将设备进行合理的维护与升级,逐渐融合知识咨询、数字存储、学术出版、学术传播等研究支持服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