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搞科研的料,算不算搞科研的人,但实实在在属于被科研搞的人。近期经历,有些感悟。
关于纵向科研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评审结果,先后公示了。有的是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有的在申请过程中与我有过一些交流,提过一些参考意见。遗憾的是,有我影子的,全部未中。我“审读”了评审结果,或多或少有些感悟。有1项为国家社科项目,可能属于申报人所在单位高手云集,一个学科类有四项立项,且两项为重点,两项为一般,我觉得即便进入会议评审环节,也有可能被平衡掉了,毕竟是竞争性资源。有1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为现实意义较强的课题,但从立项结果看,有可能评审专家多为“学院派”,没被看上,其实该项目的研究基础是比较扎实的,项目负责人已在CSSCI来源刊发表了系列论文,项目申报整个环节也是高度重视、做足功课的。当前的导向,项目级别项目经费很是重要。牵涉到导师的招生名额、职称评审硬件是否够硬,影响到绩效考核、岗位聘任等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年前,已采取了限项申报措施。我认为,立项与否,实力加运气,正确的态度是:胜不骄,败不馁。
关于横向科研项目。我自身接触横向科研项目较浅,但这两年,也可以感受到科研政策的导向。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纵向项目经费的争取是难度挺大的,横向项目可以结合地缘优势,有一定的可为空间。种种原因,横向科研项目在绩效考核、岗位聘任等环节,认可度或权重,“弹性”挺大,让人难以捉摸。
关于科研合作。当前的环境,科研合作不易。比如在科研激励政策、职称评审等重要场合,只认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第一单位(甚至有的机构只认独立作者),其余贡献者基本被忽略不计。对于有些具备一定级别的纵向科研项目,实际主要是考核项目负责人的成果,而且只认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科研项目申报时,通常是以项目组名义申报的,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任何合作,只有互利互惠,才有可能持久。
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科研经费的使用有许多条条框框,经费的报销有不少流程要走。比如某高校当前的财务系统中,人文社科项目与自然科学项目的预算模板是一样的,财务系统中的预算与项目申报任务书的预算不一致。项目负责人作为业余人员,难免存在不少困惑。
关于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当下,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缺乏应有的重视。许多科研成果属于应付式的,其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交差”。科研立项环节,通常需要大谈特谈研究意义、研究价值,种种原因,更多的是停留在“书面上”,行动上是比较薄弱,甚至是缺失的。我也参与过一些科研成果评奖,填报材料时,需要填写社会评价情况。对于人文社科类,社会评价,主要是“汇报”一下被引情况(著作类成果,可能还会介绍一下相关书评情况),至于深度的科学普及或者应用情况,涉及较少甚至缺失。
理想中的科研:因“可研”,方“渴研”,有趣有味有力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