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裕农:生物医学奖获得者中亚裔研究人员稀缺
诸平
Credit: 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丹·罗比茨基(Dan Robitzski)2022年2月4日在《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网站发表文章指出,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医学奖获得者中亚裔研究人员稀缺(Analysis: Asian Researchers Scarce Among Biomedical Award Winners)。一位研究人员认为,美国多个著名的生物医学研究奖项很少或从未授予具有亚洲血统的科学家,这表明美国研究协会和机构存在种族偏见。丹·罗比茨基是《科学家》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和编辑。他通常在新闻台工作,于2021年加入该团队。他有神经科学背景,并在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获得了科学新闻硕士学位。
詹裕农(Yuh Nung Jan)2022年2月3日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评论文章——Yuh Nung Jan. Underrepresentation of Asian awardees of United States biomedical research prizes. Cell, 3 February 2022, 185(3): 407-410. DOI: 10.1016/j.cell.2022.01.004. 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004-6.此文提出了数据驱动的论点,即尽管亚裔科学家共同为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但他们经常被忽视获得杰出的生物医学研究奖项。在美国,亚洲研究人员获得最高研究奖的频率远低于他们的白人同事。美国生物医学研究领域20%的研究人员是亚裔,但分析发现,90%以上的生物医学研究奖项都颁给了白人。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分子生理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神经学家詹裕农,收集了美国组织授予的15个著名生物医学奖项和奖项的数据,包括阿尔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Albert Lasker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ward)和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并统计了过去十年以及自每个奖项首次颁发以来有多少亚裔获奖者,并发现了他所描述的亚裔研究人员代表性不足的令人沮丧的情况。他发现历史上只有4.7%的获奖者是亚裔,而在过去十年中这个数字下降到了2.6%。
根据该论文,詹裕农采纳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亚裔的定义(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s definition of Asian):“起源于远东、东南亚或印度次大陆的任何原始民族的人,例如柬埔寨(Cambodia)、中国、印度(India)、日本(Japan)、韩国(Korea)、马来西亚(Malaysia)、巴基斯坦(Pakistan)、菲律宾群岛(Philippine Islands)、泰国(Thailand)和越南(Vietnam)。”
一张总结詹裕农研究结果的表格显示,其中两个奖项——1981年设立的美国遗传学会奖章(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Medal)和2001年设立的格鲁伯遗传学奖(Gruber Prize in Genetics)——从未授予亚裔研究人员。另外四个奖项——美国遗传学会的托马斯·亨特·摩根奖章(Thomas Hunt Morgan Medal from the 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ASCB) 的 EB 威尔逊奖章(E. B. Wilson Medal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发育生物学优生优育奖(March of Dimes Prize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和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已经有10多年来没有找到一位亚裔研究人员获奖。
总体而言,亚裔科学家仅占获奖者的6.8%。相比之下,詹裕农的评论引用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19年的统计数据(2019 statistics),显示亚裔研究人员占美国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31%、教职员工的21.3%和终身教职员工的12.3%。参见“政策制定者的有害反华痴迷(Opinion: Policymakers’ Harmful Anti-China Obsession)”
詹裕农说:“我对亚裔的代表性严重不足感到惊讶。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研究人员众所周知的问题。我怀疑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程度的偏见,这是美国对亚裔的低估这个更大问题的体现。”
倡导组织OCA-亚太裔美国人倡导者(OCA-Asian Pacific American Advocates)的执行董事 Thu Nguyen通过电子邮件告诉《科学家》:“几十年来,亚裔美国研究人员经常发现自己失去了获得重要奖项,甚至被视为论文的共同作者或贡献者的适当认可。即使在今天,在不是由有色人种首席研究员领导的实验室中,也很难被听到和认可。这些发现——虽然仅限于生物医学研究奖项——证实了一个令人失望但并不令人惊讶的现实:亚裔研究人员,尤其是亚裔女科学家,被低估了!他们的工作大多不为人所知。”
进展缓慢(Slow progress)
詹裕农告诉《科学家》(The Scientist),在听说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SCB)改变政策以允许自我提名 EB Wilson 奖章(E. B. Wilson medal)和其他奖项后,他有动力查看主要获奖者的统计数据。虽然詹裕农称这一变化是“一项值得称赞的努力,以开放奖项并增加ASCB授予的候选人的多样性”,但他表示,他决定更广泛地研究奖项的获得者,并对获奖者的白人占主导地位感到震惊。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家威廉·贝门特 (William Bement) 是2020年成立的ASCB工作组(ASCB task force)的主席,负责解决获奖者多样性问题,他告诉《科学家》杂志,引入自我提名是迄今为止他采取的几个步骤之一。希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促成更大的渐进式变化”。
该工作组是在ASCB进行内部审核后成立的,并得出了与詹裕农相似的关于谁获得了高级奖项的数字。在此之前,威廉·贝门特表示,该协会没有人花时间检查谁获得奖项的人口统计数据,以及这种细分是否反映了ASCB的成员资格。
参见“科学与种族主义的政治(Opinion: The Politics of Science and Racism)”
除了允许毛遂自荐——威廉·贝门特说,“可能有些人值得获奖,但可能会犹豫是否要求某人提名他们——特别工作组还简化了申请流程,使研究人员更容易获得没有行政团队的支持提交审议,还增加了更多的“公平裁判(arms-length referees)”作为过程中的公正法官,以确保奖励委员会的研究人员不会简单地投票给他们的同事。
最后,威廉·贝门特表示,ASCB将在未来收集更多数据——直到最近才记录了获奖者的姓名,但没有被提名者的姓名——这使得能够追踪其进程,以更多样化、更有代表性的奖项提名和获奖者群体为对象,包括亚洲研究人员和其他代表性不足的群体。
威廉·贝门特说:“我们绝对不想让一个代表性不足的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对抗。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其评选过程进行监控。我们期待未来,获奖者的理想构成反映美国社会。”
格鲁伯基金会(Gruber Foundation)执行董事A. Sarah Hreha通过电子邮件告诉《科学家》(The Scientist)杂志:“格鲁伯基金会的目标是遴选顾问委员会、提名和获奖者名单,以反映奖项领域的广度和在其中工作的人员的多样性。所有格鲁伯评选咨询委员会(Gruber Selection Advisory Boards)在选择获奖者时以及在评选会议之前审查提名候选人时都明确地解决了多样性(性别、种族、地区、重点领域)问题。我们将继续修改流程和程序,以确保公平,因为我们努力争取有代表性的候选人群体。”
虽然自2004年格鲁伯神经科学奖(Gruber Prize in Neuroscience)设立以来获得该奖的八位亚裔研究人员占该奖项历史上获奖者的28%,但同年开始的格鲁伯遗传学奖(Gruber Prize in Genetics)从未有过亚裔获得者。
除了威廉·贝门特代表ASCB发表的评论和格鲁伯基金会的声明外,《细胞》(Cell)杂志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的所有获奖机构均未回应《科学家》(The Scientist)对其获奖者多样性发表评论的请求。
詹裕农在论文中表示,亚裔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代表人数和获奖者之间的差异不太可能是种族主义或偏见的结果。相反,他引用了亚裔研究人员面临的独特挑战,包括相互混淆以及他们的努力被其他研究人员掩盖,他们在参考过去的工作时,可能会在论文中使用类似于“韩国群体(Korean group)”的语言,而不是列出科学家的名字。
詹裕农告诉《科学家》( The Scientist):“让该领域更加意识到偏见是重要的第一步。我认为在减少科学领域的性别不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是一个很好的先例。一旦让科学界更加意识到性别不平等,就会取得重大进展。这些还远远不够,但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上述介绍,仅供参考。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