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生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SHuang

博文

值得重点推荐的Dagstuhl学术交流模式 精选

已有 13982 次阅读 2012-6-1 04:19 |个人分类:科海拾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技环境, 学术交流, 科学研究, 计算机科学

    作为一个学者,自然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能够同国际上的许多学术大师当面交流,而且有足够充裕时间讨论各自所感兴趣的学术前沿问题。特别是,能够窥嗅到学术界前沿在近两年到五年中可能产生的新的研究动向,这将是一个充满乐趣的科学体验。

 

    国际计算机学术界久负盛名的Dagstuhl高峰论坛以它独特的学术交流模式,对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最近所亲身体验的一次Dagstuhl高峰论坛,把这种学者所期待的学术交流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为所有的参会者营造最有效率的学术交流环境。 整个学术会议过程都是为学术交流的效果最大化而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风景优美的德国城堡 + 远离闹市的会议中心, 营造专注的心灵环境

 

   Dagstuhl位于德国的西南部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庄。会议中心是由一个具有七百年历史的德国城堡改造而成的。周围环境优美安静,离它最近的城市就是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Trier),这也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这种远离闹市的会议地点为参会者营造了专注于会议的心灵环境。在整个会议的四天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踏出城堡区一步。大家总是兴致勃勃地在城堡的各个角落聚集,从早到晚,乐而不疲地交谈。

 

 

   学术大师的汇集 + 多种学科的综合, 提供最佳的学术氛围

 

   我这次参加的是《语义网认知方法》(Cognitive Approaches for the Semantic Web)高峰论坛,被邀请来参会的是三个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语义网,认知科学,与地理信息学。整个参会人员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在这三个相关领域都有多位顶级的专家来参加。在语义网及计算机领域,有著名的Frank van  Harmelen教授,来自法国的Jerome Euzenat教授, 来自爱丁堡大学的Alan Bundy教授等。在认知科学领域,有来自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Dedre Gentner教授,Kenneth Forbus教授。 在地理信息学领域,有来自于德国的Christoph Schlieder教授等。多学科的交互,为参会者营造从不同视角的科学问题的审视与碰撞,以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简短的个人学术报告 + 多样的学术讨论方式,产生深刻的科学拷问

 

   虽然大多数的参会者都被要求作一次学术报告,但每人报告的时间不得超过8分钟,而且不允许报告那些已经被自己成功解决的问题,而要求侧重于报告自己还没解决或者是希望去解决的问题。当然,由于被邀请的参会者大多数是国际学术界认可的专家,对于这样一个面向未来的学术研讨会,不会演变成像某些民间科学家所专注的那些被认为属于“潜科学”的或者是包含着太多臆断的学术报告。

 

    每天大概有八个专家的简短报告。在听完这些简单报告后,马上集体讨论列出一系列科学前沿问题,然后,让所有的参会者选择其中的一个前沿问题,参加其对应的讨论组。这个讨论组通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讨论,形成初步的看法,做出幻灯片。然后,大家再聚集一次。各个讨论组报告自己的初步解决方案。

 

    这次高峰论坛的第一天是让八位认知科学家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形成多个语义技术的基础问题,分成对应的讨论组。第二天的议程是让多位地理信息学的专家报告,形成的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是涉及认知科学与语义技术相关的用户交互方面的问题。第三天的议程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报告,形成的问题却是认知科学方面采用语义技术的试验方案。这种从一个领域的专家报告中形成另一个领域的解决方案的办法,改变了传统的科学研究的思路,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从而发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特别是那些大牌教授同大家一样作为讨论组的成员,完成同样的任务。让你体会到同多位国际学术大师当同学的感觉。

 

  轮换的就坐方式 + 变动的人员组合,创造最大化的交流空间

 

    在会议期间,参会者午餐与晚餐时不能自由选择就坐的位置,从而避免参会者总是想同自己熟悉的人交谈的问题。每个餐桌上指定了就餐者的位置,每桌五人,让大家能够充分交流。每次的就餐位置组合都不一样,但做了一些人性化的安排。在头一天,总有一位你熟悉的人再加上三位可能不熟悉的人坐在同一个餐桌。以后,每次就餐时不断地轮换,使得在整个会议期间,你几乎会同所有的参会的人聊一遍。

 


   全面的信息服务环境 + 开放的居住设计, 促进良好的学术交流心态

 

   Dagstuhl学术交流中心具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计算机领域的图书馆,收集了到目前为止出版的绝大多数的计算机领域的学术著作,会议录以及博士论文等。每天24小时开放,无人管理。参会者可自由借阅。学术交流中心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

 

   城堡的许多角落都提供各种各样的饮料,食品,和酒等。你可以自由取用,无人管理。 自己在登记本上记一下,在结账时交付就可以了。

 

  尤为特别的是,所有居住的客房不提供任何钥匙,入住的人进入房间后可以把门关起来,但是,人出去后没有钥匙可以锁门。所以,所有房间的门实际上都是开放的。这种客房管理方式虽然是出于方便管理的考虑,但无形之中,是在鼓励大家以开放的心灵对他人充满信任。大家都是心安理得地把个人的东西留在开放的客房之内。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持续几十年,可见还是可行的。

 

  短短几天的体会,让人感慨良多。期待着中华大地也能有这样的学术交流环境。让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能体验到交流和合作的乐趣。那就是“合作”, “合作”, 再“合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1188-577220.html

上一篇:取熊胆就像挤牛奶, 喝毒奶如吃方便面 ---- 如此专家
下一篇:我国10%耕地遭重金属污染 东北黑土地或消失
收藏 IP: 82.156.31.*| 热度|

33 许培扬 刘进平 唐小卿 武夷山 刘光波 钱磊 罗渝然 高峡 黄华军 唐常杰 李来山 陈金华 彭友松 肖振亚 孔梅 黄富强 严明佳 黄秋华 张光银 盛弘强 刘凡丰 张玉秀 周华 翟自洋 支丽平 杨正瓴 谢爱华 陈宁 ggwwzka guoyanghuawu zhouguanghui xialooking cas40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6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