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已过世的东北大学的陈昌曙先生讲过几句非常精彩的话:“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后来他的学生陈凡又加了一句“没有开放就没有进步”。
1.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
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其一,就是站在前人的肩上,站在巨人的肩上,这一点毋庸置疑。其二,更重要的是,真正把前人、巨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基础。
1981年年底,我到了东南大学,一开始让我上的课是到药科大学去上自然辩证法,每星期只有两节课。对于这两节课,我要准备六天半的时间,写成可以上两节课的教材。两节课上完之后,肚子里就全空掉了,回来再备六天半。用六天半的时间,一定要在这两节课里讲出我自己的东西。当时借了很多参考书,大概有几十本,从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每一次课的内容都要准备到可以发表论文的程度。通过对新意的追求,打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基础。
经典著作一定要读懂读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吃透精神”,变成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基础。
2.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
“特色”,指什么?一般情况下,特色,就是当有人在闲聊中说起吕乃基时,有人会回答,哦,我知道,他是做科技哲学的。再精确点,是科学与文化的关系,或者中国社会转型,还有知识论……。“特色”,就是在学术上,或者说在“业内”,别人在第一时间会怎样提起你。
特色不是刻意而为,而是在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正如我们说,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中国特色体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特色不是预先设定的,中国在不断的变迁和发展之中。如果要问我的特色的话,那就是从科学技术本身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它。
特色会有所变化,譬如说由科学与文化的关系,转移到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扩展到全球化,深入到知识论。
再进一步看,可以看出在背后支撑特色的东西,主要是价值观和方法论。价值观是,为什么是这样的特色?关注中国的现实,同时把中国的现实放在历史潮流和世界格局之中。
方法论在于,特色是怎样形成的。
我学术研究的另一个特点:交叉。因为研究领域的扩展,往往可以从一个领域看另一个领域,发现如果单独看时发现不了的问题,这有点像“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从而既举一反三,又融会贯通。不仅是横向交流,而且是纵向。既有哲学视野,又立足于现实;前者保证不致一叶障目而迷失方向,后者使研究始终具有事实的基础,并且与时俱进。
3.“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
这里“应用”的含义很宽,可以是课题,邀请讲座的单位出题,刊物约稿,学生和听众的需求也是重要方面。生活在社会中,“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有把自己的研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4. “没有开放就没有进步”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开放”,其一是空间,横向拓展研究领域,譬如由化学-化学史-科学史-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WTO等。其二是时间,就是与时俱进。2001年接触WTO也可以说是时间上的拓展。还有2008年关注金融危机。
在适应社会需求和开放的同时,必须保持自我,不至于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倾听内心的招唤。在开放的同时,注意找到越来越大和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甚至相左的内容,背后深层的一致性,随时加以整合与提升。现在,知识已经成为我统一各种领域的“基础”。
“没有……就没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述方式?双重否定。类似的表达最著名的大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有不少人专门讨论孔子为什么不说“己所欲施予人”呢?现在世界上的乱象或许有一半就是因为“己所欲强施予人”吧。
一句话怎么表述,其形式几乎与内容一样重要。“没有……就没有……”,这样的表述意味着前者是必要条件,不见得“有了A”,就一定“有B”。还需要有充分条件,譬如说“听从内心的呼唤”,以及整合自己的知识库。
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经典,只有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成为基础。
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特色,非特意而为。在外部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必须与社会,尤其是个人身处的小环境兼容。
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面对应接无暇的需求,要倾听内心的召唤。
没有开放就没有发展。在开放之时,要有一致的基础,融为一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